合肥市普通高职高专“三自主”体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3-09-19 07:10汪光胜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问卷教学内容

徐 辉,汪光胜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学部,安徽 合肥230601)

1 前言

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它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1],21世纪,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正改变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三自主”体育课教学,是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探索中提出来的,它将成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新的趋势。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都存在较大差异。当面对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和学生群体时,就要求体育课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否则会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三自主”体育课教学就是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良好体育个性品质放在了第一位,能有利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和特长,鼓励学生探索符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新目标,有利于形成运动爱好和体育专长;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2]。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合肥市35所普通高职高专开设 “三自主”体育课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国际互联网GOOGLE、BAIDU搜索引擎等的检索,搜集整理与普通高校“三自主”体育课教学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共调查普通高职高专35所,其中教师问卷发放210份,回收问卷208份;学生问卷发放800份,回收问卷791份,有效问卷760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5%,96%。问卷发放前,请6位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100%的专家都认为问卷是有效的。为了确保问卷调查的信度,在问卷回收20天后,进行了小范围内的再测法,对其进行了信度检验 (r值为0.82,0.80),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本研究目的和任务把影响合肥市普通高职高专“三自主”体育课开设的16个因素的调查有效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对这些要素做分析,对影响合肥市高职高专“三自主”体育课开设的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中因子分析的方法,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参数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所研究的学校“三自主”课程教学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合肥市35所普通高职高专“三自主”体育课的开设情况如下:

有9所学校是在二年级开设“三自主”体育课;有18所学校从一年级下学期开设 “三自主”体育课;有8所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三自主”体育课。从所研究的学校开设 “三自主”体育课来看,时间有长有短,时间不等,这些说明开设“三自主”体育课时间长短与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在校生人数、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因素有关。

3.2 “三自主”体育课的开展情况

3.2.1 “三自主”体育实践课教学内容的调查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课程价值的支柱。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在高校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学生原因各异,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所以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到以下几点:1.应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在分析不同课程内容的多种功能及对现实课程目标的作用基础上,科学地选择体育课程内容;2.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需要;3.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4.要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程现有资源的作用;5.要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运用[3]。下表是对所调查的安徽省35所高职高专院校“三自主”体育实践课教学内容的调查。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三自主”体育实践课教学内容的调查

从表1“三自主”体育实践课教学内容的调查一览表中可看出:各高校教学内容不太一样,但大同小异,过于集中在传统项目上,体育课教学内容满足不了学生课余锻炼的要求。

3.2.2 “三自主”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的情况 在对“三自主”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调查时(见表2),可发现合肥市普通高职高专“三自主”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按教学大纲统一教学为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再固守传统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了,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要向科学化艺术化发展,这样才能满足当今以及未来的需要。采用什么形式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需要和教学条件而定,做到因材施教[4]。

表2 “三自主”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调查

3.3 体育场地和器材情况

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5]。通过调查,35所院校里没有一所学校为了要开设体育“三自主”教学增建更多体育运动场地或购买更多的体育器材,体育场地器材呈现明显不足。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高职高专体育场地器材及经费来源情况调查统计表 N=35

3.4 .“三自主”体育课学生考评情况

目前普通高职高专“三自主”体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显示出随意性。据调查,85%的院校“三自主”体育课教师根据运动技能考试、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15.0%的院校“三自主”体育课成绩的评定与普通教学班体育课相同;0%的院校只考体育理论知识;0%的院校三自主体育课教师随意评定。从所调查35所院校中发现评价学生成绩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的课程评价标准来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3.5 “三自主”体育课教师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合肥市35所普通高职高专“三自主”体育课的院校中,共调查“三自主”体育教学的教师210人,其中有0位正教授,16位副教授,87位讲师,107位助教。年龄在25-40岁之间有188位教师,有22位教师年龄在41-60岁之间。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人数较少。

3.6 “三自主”体育课教师的培训状况

在调查的合肥市35所普通高职高专开设“三自主”体育课的院校中,只有8%的教师参加过“三自主”体育知识培训,43.4%的教师自学过体育理论,大多数教师都是因教学任务的无奈而上“三自主”体育课。只有5%的教师发表过与“三自主”体育课教学有关的科研论文,“三自主”体育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三自主”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制约着“三自主”体育课程的正常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三自主”体育课教学内容过于集中在传统的项目上,只传授一些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体育课教学内容满足不了“三自主”体育班学生的课余锻炼的要求。

(2)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人数较少,学校对“三自主”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进行培训的教师数量较少。

(3)“场地、器材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三自主”教学的进行。

(4)体育课成绩评定标准不科学,评价方法单一,体育课教学评价大多采用终结性评价,评价理念落后。

(5)三自主”体育课教学目标没有按照《纲要》要求设置,体育课开设的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学校而是为了开课而设置教学项目,选项上必然带有盲目性和片面性。

4.2 建议

(1)高职高专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全面实施“三自主”体育课教学模式,尽可能达到《纲要》的要求。

(2)加大对体育场馆、器材等教学资源的投资力度,以满足高校三自主体育课教学的需要。

(3)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学生需要的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队伍。

(4)构建普通高职高专“三自主”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标准,改革考核的模式 ,实行考评结合,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5)合理设置锻炼效果好和终身体育结合密切的运动项目,把新兴的、娱乐性强的、时尚的项目作为选课项目,丰富选课内容,以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1]季克异,孙麒麟.高职高专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建生.大学体育课“三自主”教学形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50-51.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3-1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课程标准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0.

[5]林立,吴燕丹 ,江芸.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的发展与创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3(2):96-99.

[6]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EB/OL].[2004-11-29].http://www.edu.cn/20041129/3122606.shtml.

猜你喜欢
体育课问卷教学内容
体育课
问卷网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