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八个》:师兄师弟齐上阵

2013-09-26 07:30万珺之
电影 2013年1期
关键词:样片陈凯歌张艺谋

文/万珺之

《一个和八个》是被公认的“第五代”的发轫之作。这部由郭小川同名诗歌改编的影片本应拥有正统的主题来表达革命主义,但是在一群被“发配”到广西厂的年轻人手中,颠覆、反思、标新立异成了他们的使命,“第五代”电影人因此而接过中国电影的接力棒,带领中国电影一路突围,确立新的价值体系和国际坐标,直到现在,他们仍旧是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

1983年11月,北京电影制片厂标准放映室被电影专家、电影学院的老师和张艺谋等78级同学挤满了,大家在看一部叫《一个和八个》的电影。影片放映完毕,掌声雷动,同学们热泪盈眶地扑上来向张艺谋等人祝贺。“内心最激动最兴奋的时刻,还是《一个和八个》初次放映的那一夜。那是一辈子第一次,看见自己拍的电影受到那么多师友的肯定,百感交集!”张艺谋回忆道。

说到这部令“第五代”兴奋的电影,还得从他们毕业的时候开始说起。

1982年4月,北京电影学院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毕业生临近毕业,分配成了一个大难题。电影学院的党委书记亲自到湖南、广西做工作,希望潇湘厂和广西厂能够接收几个毕业生。广西厂领导商量后,决定接收13个毕业生。具体按四个摄制组建制:4个导演、4个摄影、4个美工,再加一个录音。

结果,毕业生们没有人愿意到偏僻的广西去。时任广西厂艺术副厂长的邓凡平如约到电影学院领人的时候,起初学校答应的13个人已经跑得只剩下了4个——他们是导演系的张军钊,摄影系的张艺谋、肖风,美工系的何群。看到几个人情绪不好,邓凡平当场允诺了五个条件:一、有好本子就可以独立拍片;二、去了每人马上分配一室住房;三、配偶如果愿意去,广西厂负责安排工作;四、到了广西厂合则留,不合随时可走人;五、户口愿迁就迁。

优厚的条件让这四个人心理有了平衡,并打定主意:要去一起去,如果广西厂领导的承诺能兑现,四个人拧成一团,小厂未必不能成大事。

到了广西厂之后,厂领导考虑到他们没有经验,于是就派他们到下面剧组去当半年的副手。结果,张军钊、何群下到了《港湾不平静》剧组,张艺谋下到了《白杨树下》剧组,肖风下到了《杜鹃声声》剧组。

但独立拍电影的想法一直在四个年轻人的心里蠢蠢欲动,到处寻觅可以拍摄的剧本,最后看中了著名诗人郭小川的长诗《一个和八个》。有了独立拍片的想法之后,张军钊等四人就来到副厂长邓凡平家。张军钊写了厚厚的导演阐述,张艺谋、何群也拿出了详细的摄影构想。邓凡平被年轻人的锐气打动,同意让他们四个来拍,只提了一点要求,必须让他们的大师兄郭宝昌来当这个片子的艺术指导。

然而,没有料到的是,郭宝昌断然拒绝了当艺术指导的邀请。原因在于,饱经政治运动的郭宝昌有着灵敏的政治嗅觉,那时候,刚刚打倒“四人帮”五六年,环境并不十分宽松,他怕的是这样一个题材会惹火烧身。但这样的顾虑却没能阻止年轻人的脚步,他们跑到了郭宝昌家,软磨硬泡,最后,郭宝昌应下来,但条件是:一旦拍完立即撤退,字幕上也绝不挂名。

1983年2月,厂里同意成立青年摄制组。3月31日正式成立大会上,张军钊等四人与广西厂签订了军令状:愿将《一个和八个》当作成败抵押,如果万一失败,甘当十年助理,永不再提独立创作之事。军令如山,立誓为证。

摄制组开赴到了河北、银川外景地艰苦拍摄,临走的时候,邓凡平给他们打气:“厂里投资40万让你们拍片,你们一定要拍好。成功了固然好,即使失败了,你们要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这40万就算是给你们交的学费。”

郭宝昌挂名艺术指导后,就忙着拍自己的戏去了。四个毕业还不到一年的毛头小伙,没有任何约束,玩命地干了7个月。对于一个“写土匪的,共产党的干部还跟土匪一块儿被押解”的题材,几个年轻人一致认同需要在拍摄手法上“反传统”,也就是“小布尔乔亚的东西咱们不能玩,要玩就玩点见力度的”。“力度”首先体现在形式:强烈减色的影调、将人物挤压到边角的画面构图、粗粝的人物造型;内容上的“反传统”,则是写土匪、逃兵这样的“坏人”内心深处尚存的善和正直。

影片拍完后,样片要发回南宁送厂里审,因为太过于另类,郭宝昌担心自己不在场,片子通不过。就随样片给生产办主任写了封信,他没回去之前,任何人不许看样片。十天后,郭宝昌返回南宁,样片果然纹丝未动。他陪着厂领导一起审看了样片,边看边讲解,样片放完,领导称赞不已,样片通过了。

但是,在1983年11月中旬,《一个和八个》送文化部审查时,非常不巧的是,当时正在北京召开全国故事片厂长会议,《一个和八个》与另一部影片,成了“精神污染”的活靶子,重点批判。郭宝昌急了,到电影局游说,能否请一些专家来会诊,看看片子,集中意见好一次修改完成。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故事开始的那一幕……

《一个和八个》一炮打响了。看着同门兄弟拿出了震撼之作,陈凯歌坐不住了,他主动要求离开北京到广西厂工作。1983年11月,张军钊等四人联名向广西厂推荐了陈凯歌,陈凯歌便暂时借调到了广西厂工作,他带来了自己的剧本《我们叫它希望谷》。但广西厂否定了这个本子,推荐给他同样是张子良编剧的《深谷回声》,也就是后来的《黄土地》。于是,由陈凯歌、张艺谋、何群等几个人组成创作小组再次出发,踏上了陕北采风的道路……

导演: 张军钊

编剧: 张子良 / 王吉呈

主演: 陶泽如 / 陈道明 / 卢小燕 /赵小锐 / 赵健文 / 翟春华 / 魏宗万/ 谢园 / 韩飞

类型 : 剧情 / 战争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3

片长: 87分钟

又名: One and Eight

猜你喜欢
样片陈凯歌张艺谋
一种新型示温漆标准样片标定方法研究
纳米级线宽标准样片的设计与制备*
基于线距标准样片的扫描电镜校准方法探讨*
别急着将陈凯歌投诉UP主视为“玻璃心”
70岁那年会在干什么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陈红、陈凯歌:他负责诗和远方,她负责米面和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