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国际标准制定过程,谈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

2013-09-27 03:24胡万良李祥文张秀兰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3年10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数控机床成员国

胡万良 李祥文 张秀兰

(①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宝鸡 721009;②北京机床研究所,北京 100102;③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北京 100165)

1 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情况介绍

2012年9月,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笔者会同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机床研究所标准化室李祥文主任、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牟文平等一行三人组成的工作组,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瑞典Sandviken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机床技术委员会“金属切削机床检验条件”分委员会(ISO/TC39/SC2)第74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成员国有美国、瑞士、德国、意大利、英国、荷兰、瑞典、日本及我国等9个国家,代表人员共26人。

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我国机床行业首次提出的《高档数控机床S试件检测标准》提案获得ISO/TC39/SC2通过。

SC2“金属切削机床验收条件”是ISO/TC39“机床”技术委员会下的最大的也是最为活跃的分技术委员会,负责机床检验、试验、验收等所有相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由其制定的国际机床标准达100多项,如在机床行业非常重要和广为熟悉的ISO230系列标准。成员国包括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瑞典、荷兰及我国共十几个国家,目前由瑞士担任主席国。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成员国分为3个级别:P成员国、O成员国和一般性的成员国。P成员国是指“Participating Member”(“参与成员国”);O 成员国就是指“Obersers”(称为“观察者”,连“成员国”的名字都不要加在后面)。根据ISO的投票规则,只有P成员国的投票才为“有效”,而O成员国的投票只有在其投出“No票”时才被计入(考虑),而一般性的成员国的投票,ISO只是一种“考虑因素”。

以往制造业尤其是传统机床行业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虽然是ISO P成员国,但由于很少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更没有提出过国际标准提案,因此,在ISO/TC39/SC2组织中没有引起重视,我国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严重阻碍了我国机床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从2005年以后,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主动出击,加大了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作为ISO/TC39/CS2中国代表,参加了ISO/TC39/SC2历次会议,多次向ISO/TC39/SC2提出了标准修正案,积极主动表达了我国的立场,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各成员国机床标准化专家的沟通与联系,提高我国在国际机床标准化组织的地位,经向ISO/TC39/SC2申请同意,由我国组织先后在北京和杭州承办了ISO/TC39/SC2第68次和第73次国际会议,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在国际机床标准化活动中作出的成绩得到各国专家的肯定,在国际机床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本次标准提案是我国在国际机床标准化组织中首次提出标准制定提案,是机床行业标准化工作者长期努力的结果,是我国机床行业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实质性突破。

我国提出的《高档数控机床S试件检测标准》标准提案,作为航空航天领域检测和验收机床技术要求,规定了5轴联动高档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精度要求,利用本标准,可分析检测数控机床动态精度性能,作为高档数控机床动态精度分析调整的工具,是一项高水平、实质性的ISO标准提案,《高档数控机床S试件检测标准》标准的提出,弥补了目前ISO机床检测标准中有关五轴联动高档数控机床检测方法的不足。

标准草案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在国内机床制造厂和国家04专项中检测应用,证明标准提出的检测方法科学、合理,可有效、准确地检测和评价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动态精度性能,为高档数控机床的重要用户、航空航天企业验收机床提出了经济、可靠的机床验收标准,也为数控机床制造企业提供了提高机床精度性能的手段工具。

我国提出的标准草案如果作为国际标准实施,短期内对于各国机床制造企业将是难以跨越的门槛。我国由于重大专项的实施,标准实施工作已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数据,标准实施对我国机床制造企业有利。标准提案作为中国首次突破性的提出具有实质性、高水平的国际标准提案,代表着中国在ISO机床标准组织中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各成员国对中国首次提出如此高水平的提案反应强烈,大部分成员国支持我国提案,但日本、德国、瑞士等部分机床制造强国考虑到本国利益,提出各种理由坚决反对标准提案的设立,因此,标准提案能否通过阻力很大。

在瑞典会议期间,我国代表团成员以国家利益为重,利用一切机会,同其他成员国代表充分沟通,尽可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针对反对意见,整理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资料。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提供的会议资料详细、准确,具有说服力,会议辩论时,得到了意大利、荷兰、瑞典、英国等国代表的大力支持,日本、德国以及瑞士等国家虽然反对,但我们针对反对意见,给予的答复得到大家的认可,最终在投票环节以5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的绝对优势通过。同时我国获得标准工作组组长资格,带领意大利、荷兰、英国、瑞典、日本,美国等组员国共同完成标准制定。

国际标准制定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由成员国提出标准提案,获得委员会同意立项后:(1)成立工作组;(2)由工作组编制WD(工作组草案)提交委员会审议;(3)WD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成为CD(委员会草案);(4)CD经委员会审议形式DIS(国际标准草案);(5)DIS经审议通过后提交FDIS(国际标准最终草案);(6)提交ISO理事会批准;(7)形成国际标准;(8)公布出版。

2013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ISO/TC39/SC2)第75次会议,我国是以S试件标准工作组名义首次参加SC2国际会议,为此,国家标准委派出以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祥文为团长(S试件国际标准工作组组长)的5人工作组参加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成员国有中国、美国、瑞士、德国、意大利、英国、荷兰、瑞典、日本、韩国共10个国家,台湾省作为观察者也派出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人员共27人。会议在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AMT)总部地下会议室召开。

由于本次会议上要讨论审议中国提出的高档数控机床S试件标准草案,特别是该标准的制定,对以后高档数控机床的制造、检验及验收影响很大,各成员国特别是机床生产大国对该标准的制定特别关注,尽可能派代表参加,这也是本次会议参加国家及人数较多的原因。

为了保证我国提出的标准草案科学、准确、严谨,具有可操作性,体现我国标准技术水平,国家标准委为此特别成立了“S试件国际标准”国内工作组,召集国内主要数控机床厂家、典型用户以及高校代表,在多次试验验证,广泛征求机床制造厂及机床用户意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提交ISO会议讨论的工作组标准草案(WD)。

会议讨论我国标准草案时,代表团首先用文字、图片、实验数据向参会代表详细说明了标准提出的背景、意义、标准要求、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情况,针对代表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对于部分代表提出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建议,代表团提出初步改进方案。最后,会议要求标准工作组在对标准草案改进完善后形成委员会草案(CD),在下一次会议上提交委员会讨论审议。

经过2012年9月瑞典ISO/TC39/SC2第74次会议和今年美国第75次会议以及我国机床标准化工作者的努力,我国提出的标准提案正式成为国际标准草案,为我国首次顺利制定ISO标准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本次国际标准的制定,引起国际机床标准化专家的广泛关注,使我国在国际机床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国家争取了荣誉,也为我国争取在国际机床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做出了贡献。

2 国际标准化战略启示

2.1 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是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影响力的关键

国际标准是国际间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国际标准是各成员国协调一致的产物。各国在制、修订国际标准时,从本国利益出发,尽可能在国际标准中使本国利益最大化。因此,不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就没有机会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别的国家也不可能替你说话。只有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在标准审议讨论时多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引起委员会和各成员国的关注,争取和维护我国在国际标准中的利益,树立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定位。进而使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正是由于我国机床标准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我国在国际机床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得以提高,才能争取到这次国际标准的制定权。

2.2 争取标准制、修订权,是获得国际标准话语权的关键

标准作为相关方共同遵守的准则,标准制定者总是占有有利地位,国际标准制、修订时,先由制定成员国编制标准草案提请技术委员会审议讨论,标准编制国可以将对本国有利的要求写进标准,别的成员国有意见可以提出,但引起争议时,需要投票表决并获得2/3多数成员国的赞同票时才能修改。即标准制定国只要将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写到标准草案中,其他国家要修改,需要联合2/3以上多数成员国一致同意后才行,除非起草国同意,所以标准起草国永远处于有利方,其他成员国永远处于不利方,即有了标准制、修订权,就有了国际标准的话语权。这样,就能从别人给你设门槛转为你为别人设门槛,从规则的被动执行者转为规则的主动制定者。

高档数控机床S试件国际标准的制定,虽然对我国企业来说短期内会增加机床制造难度,增加机床成本,但由于我国标准草案已经在国内企业试行几年,在我国机床行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S试件检测方面我国走在了其他国家前面,贯彻标准对我国有利。制定高档数控机床S试件国际标准,等于我国在国际高档数控机床市场设立了门槛,为我国机床行业在高档数控机床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时间,抢占了制高点,因此,日本、德国、瑞士等机床制造强国在国际标准会议上强烈反对我国提出的标准提案是正常的。但由于他们反对票在ISO/TC39/SC2成员国中只占少数,虽然是机床技术强国,但在该标准的制定上仍然败给我国,可见拥有标准制定权的重要性。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卖劳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国际市场,一流国家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永远站在国际市场的最前沿,主导市场的发展,永远处于市场竞争上游,其他国家,没有国际标准的制定权,永远受制于人,永远为一流国家打工。因此,积极争取国际标准制订权关乎国家民族的发展强盛。

2.3 改善标准化工作者环境,发挥企业标准化工作者的作用,是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基础

机床标准、源于企业、用于企业,制定机床标准离不开企业标准化工作者。而要成功完成国际标准的编制,必须要有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参与,这些人才应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背景,丰富的标准化管理经验,熟悉的专利代理知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及沟通和语言能力等。参加国际机床标准会议的各国委员和代表大多数都企业和高校的代表,因此加强企业高校年轻标准化人员的培养,改善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使有能力的年轻技术人员热爱标准化事业,愿意长期从事标准化事业。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

(1)从高校、企业培养外语好、专业水平高、有较好文字组织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充实标准化队伍,改变目前企业标准化普遍存在的待遇差、工作没前途、没人愿意干,标准化勉强维持应付的现状。使企业标准化工作成为发展空间大、待遇高、能出成绩、人人向往的职业。从而使标准化工作欣欣向荣,充满生机。

(2)从政策层面提供企业标准化工作者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企业标准化工作者的工资和经费由企业负担,因此标准化工作者必须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对企业没有直接的利益,同时还要承担一笔不小的费用,长期下去,企业肯定无法承受。笔者所在的企业在机床行业属于技术和经济实力很好的,公司领导支持标准化工作,从资金、时间和组织上全力支撑标准化人员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其他单位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员工工资都出问题,不可能再派人出国参加会议。建议完善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规则,扭转国际标准化活动经费不足,特别是对于一些标准的基础性工作支持不足的现象。或国家设立国际标准化工作专项,从政策、经费上支持标准化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

(3)对于担任国际标准化委员的代表人员,尽可能减少在其他方面的工作,使其有时间、精力全身心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作好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内相关标准化组织的联系及国际标准项目组织工作。有效地跟踪研究国际、国外标准,掌握其核心动向是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基础,只有掌握国际、国外标准的核心动向,做好必要的试验验证和标准研究,才能在国际标准化会议上代表我国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多提议案,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影响力。

2.4 借鉴国际标准会议作法,提高我国标准制修订水平及效率

国际标准化会议组织形式可以说将工作效率发挥到极致,从以下几点可以说明。

(1)会议形式简洁高效,是国际标准会议的保证。

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的代表都是来自各成员国的顶级专家,每次会议ISO/TC39主席、秘书长,SC2主席、秘书长都亲自参加会议,应该是很高级别的国际会议了,但我们参加的瑞典会议是在瑞典小镇 Sandviken,世界著名刀具公司SandvikCoromant(山特维克可乐满)公司总部一楼普通会议室,美国会议是在国际机械制造技术协会(AMT)总部地下会议室,会议没有条幅标语,没有领导指示讲话,也不是正式的圆桌,类似学生上课,设简单桌椅,随意放置,没有形式,与国内会议形式相比非常简陋(见图2)。

会议形式简单,但效率很高,会议开始后,SC2秘书长简单介绍了本次会议议程,各位代表自我介绍后,就开始进入主题讨论标准,讨论过程由议案提出人主持,将讨论内容打到投影仪上逐条说明讨论。这样,尽可能将会议所有时间,精力用在讨论标准议题上。瑞典会议5天时间,讨论审议了9个国际标准、21个议案共几百个议题,每个议题都讨论的非常透彻、细致,有些议题还有激烈辩论,正是由于简洁的会议形式,才是高效国际会议的保证。

(2)会议文件条理清楚,资料齐全,保证每次会议的质量和效果。

国际标准会议对每个议案都编号整理成正式文件(见图3、图4),以表格形式注明每条意见的提出国家、提出日期、理由、意见类型、意见内容,并在意见后面留有处理结果空栏,审议讨论时由议案提出国代表主持,逐条意见依次讨论通过,讨论结果由主持人直接填写到表格中。避免会议可能出现的漏项,由于会议审议过程记录完整,每个委员意见都有记录可查,避免了国内经常存在的后面会议推翻前面会议意见的情况。这样该议案讨论完,即可马上形成正式完整的会议文件直接保存和下发,减少了会后整理、编制的工作,提高了会议效率和效果。国内组织会议应该学习国际标准化会议的作风和会议细节,提高会议效率和效果,通过我国标准化的发展、强盛,促进我国机床行业的兴旺发达,使我国机床产品从世界最大走向世界最强。

3 参加国际标准会议的收获

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并负责标准起草工作,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纳入国际标准,可大大提高我国机床行业的竞争力。我国目前正在起草的高档数控机床S试件国际标准的制定就是我们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具体事例。

参加国际标准的技术会议,可获得有关国际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化发展动向的资料和信息,对我国企业产品的发展,技术的创新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例如:这次标准会议上讨论的 ISO/TC 39/SC 2 N1993 Machine tool spindles—Evaluation of machine tool spindle vibrations by measurements on spindle housing—Part 1:Spindles with rolling element bearings and integral drives operating at speeds between 600 L/min and 30 000 L/min标准,让我们前于标准发布就了解了国外相关工作的成果,了解了主轴振动评价的方法及条件,为我们目前从事机床可靠性研究,数控机床主轴测试平台的搭建及主轴振动评价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技术信息等。

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可以对需要制定的,制定中的以及实施中的国际标准及时提出意见和议案,反映我国相关行业企业的意见和要求,争取将意见和要求纳入国际标准,以维护企业的利益。例如:GB/T 4022.1 -2007《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精度检验第1部分:工作台面长度至1 600 mm的机床》,这个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修改采用ISO 1986-1:2001的标准。在采标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标准的有些检验项目与我们机床的实际情况不符,以及有些考核指标和测量方法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对这个标准进行了修改采用。同时在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时把这个信息带到了会上,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机床技术委员会“金属切削机床检验条件”分委员会(ISO/TC39/SC2)的重视,经过两次会议讨论,目前由我国负责ISO/FDIS 1986-1标准的起草工作。

4 结语

国际标准制定的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讨论,因为标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最后是各方博弈的结果。这里面不仅考验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有外交能力、游说能力及谈判能力等。我们的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差距是多方面的,所以要想以最低的代价缩短这种差距,积极参与、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是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

从我们《高档数控机床S试件检测标准》提案获得ISO/TC39/SC2通过及标准技术内容的讨论中,我们深刻地领会到国际标准制修订竞争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从争取一个标准的立项,直至最后颁布ISO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艰苦的过程,我们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攻克的难关还很多很多。因此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地做好技术研究及验证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尽可能多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这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必要条件。

实质性的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为中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用标准创新引领“中国创造”,努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这是我们标准化工作者的共同目标。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数控机床成员国
中医舌诊术语英译国际标准探究
腐蚀控制领域3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出版
中国主导制定三项腐蚀控制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北约成员国武装部队参与在乌克兰举行的2020年联合军事演习
非正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开发
数控机床的节能应用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PLC在数控机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