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数学对策

2013-10-09 06:16刘妍娇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成绩初中阶段

刘妍娇

【摘要】从小学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所改变,数学学科也发生着变化。此时,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极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一时期是学生从直观思维转换为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在课堂当中,由于有些学生还不能够形成这一种抽象思维,这就极大程度上导致数学成绩下降。本文就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进行主要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进行改善,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阶段 数学成绩 两极分化严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97-01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变化当中,但是由于有些同学转变速度过慢,就会使得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尤其是数学方面。在初二下半学期的数学课堂当中,更多的出现了立体几何方面的问题,而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学生并不能将直观思维能力转化为抽象思维能力,以致于分析不出问题,这就使得数学成绩下降。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了造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与对策来对这一现象进行改善。

1、造成分化的原因

1.1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对于一个初中学生而言,如果一门学科使他能够提起兴趣,并且可以有毅力找出方法来克服在学习当中面临的困难,那么该学生就会对学习充满积极性,反之,则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带来反面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某校284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根据分析表明,在这些学生当中,对于数学学科感兴趣的大约能够占到一半以上,在其中,属于直接感兴趣的有47人,占到感兴趣的15%,而只是因为某一个内容使学生感兴趣的达到85人,占到感兴趣的学生的30%;还有17名学生本来对于数学学科不感兴趣,但由于老师的更换而对数学感兴趣的;还有一些学生时完全对于数学不感兴趣的,大约占了49%,其中,属于直接不感兴趣的有20人,而还有大多数学生本身有兴趣,但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感兴趣的学生占到不感兴趣的学生的42%。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成绩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提不起兴趣,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应该使学生对学科感兴趣,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起学生的成绩。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坚定学生的学习意志,才能够使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实现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初中阶段的数学与小学阶段的数学完全不同,其中主要包括:(1)小学数学的知识量远远不如初中数学;(2)从教学的方式上来看,由于初中数学难度加大,这就使得课堂上思维转换过快,学生跟不上步骤;(3)由于课程较多,教师的辅导也就逐渐变少;等等。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克服困难,增强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另外,在小学升入初中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不同,使得适应能力也就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在学习中,由于一次失败以致于后面长期处于挫败失落当中,学习意志不够坚定,最后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1.2 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1.3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2、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2.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2.2 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2.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2.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3、结束语

通过上述,我们对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且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实际学习过程当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而在初中阶段学习难度不断加大,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这就导致了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极其严重。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能动性,教师以及家长就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学生做朋友,在生活当中帮助学生找到自信,慢慢将知识灌输在学生的思维当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数学成绩初中阶段
生本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
小议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