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各种资源上好中学语文课

2013-10-09 06:16武晴修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能力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武晴修

【摘要】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其思考后的成果,更享受由此而产生的过程。试想当思考成为一种学习的习惯,学生也不再刻意的去钻牛角尖,不用再去追求所谓的统一式的答案,那语文带给我们的将是一种思想上的,灵魂上的享受。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资源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15-01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趣味性,其不同于其它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语文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不能拘干一定的格式,否则的话语文课就成了一潭死水。由此,本觉得教师要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学会不断的更新教法,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去。

1、要使学生学会自主的阅读教材

阅读是老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沟通桥梁,自主性的阅读首先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通过阅读所得的心得体会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集思广义,最后教师参与其中,则是二者之间与作品的再次深度剖析。而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此过程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对教材的剖析不再以教师的准则为准则,学生的思想得到具体的体现。而教材作为三者中间的中介,亦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作为最重要的一点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才能让学生走进教材之中?并且让学生在教材之中能获得知识,其次是能更好的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及障碍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务必要做好组织和设计工作。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的东西,并非是消极的接受,而是其自身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去探究,甚至去创造所获取的结果,这种知识的获得对学生而言印象深刻。其实在指导学生进生阅读上,我认为现在无外乎有两种方式的产生,一种是本位主义,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在日常教学中屡见不鲜,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学生因为怕出错而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围着老师的思路转,最后是人云亦云,成为了教师最忠实的听众。另一种是发扬民主式的阅读,在学习阅读教材时,充分发扬民主,但不能放任自流,这是不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而言给予学生以必要指导和方法上设计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做好最基本性的,学生才能带着自己的思路走进教材之中。

2、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及作文能力

通过对语文的阅读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这是从阅读人手学习写作并能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通过阅读不仅能使学生思想得到积累得升,同时也帮助他们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去分析,去探究词语的运用,修辞的安排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思考的同时,如遇精美的语句适时的进行摘录下来,时间一久自己的语言就会变得很丰富,写作起来素材的选择性就大,而在此过程中,不知不觉间有些知识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了。

教师利用阅读使学生去体会语言的美,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样的作为老师而言也要善于阅读,并能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果教师者本身都把文章读得是吃力干涩的话,怎么会使学生产生兴趣呢?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这也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能锻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教材内容,以口述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平日里我们要让学生先说后写。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后写。培养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对语文课堂的提问要精益求精

课堂提问是对学生的潜能的激发,是使学生得个性的张扬和人性的发挥。能使学生感觉成就感和成功感的机会,并由此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为_了改变过去那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要特别重视创新式的学习模式。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组织教学能力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有鉴于此,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适时的抛出一些问题去引发学生的思考。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思维平台,如让其尝试利用换位思考等一些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创新教学带来的乐趣,而这种心理上的成功所带来的东趣,不在是来自于教师,而是来自于学生内心深处真正的满足和成就感。

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感觉兴趣时,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反之,则会漠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中学老师需要面对的问题,对待他们不能再像小学生一样了,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是大孩子了。而这一点恰恰被我们教师所忽略,此时的他们心灵是非常敏感的,稍有不甚就可能会使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要细致观察,区别对待。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用自已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感染学生,言传身教。学生能否对学习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者本人,如果学生对教师有好感,自然的对其所授课程就会产生兴趣,反之则不然。吕淑湘曾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的在那儿教,愁眉苦脸的在那儿学,效果决不会好。”确实如此,一名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张口流利的普通话,儒雅的风范,都能够对中学生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去模仿去学习,对语文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水平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体会生活,用心感悟,珍惜师与生间的每一次的心灵触动,鼓励学生的每一次灵感捕捉,给予学生信心,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会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逐渐提高。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