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3-10-09 06:16朱瑞彪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积极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朱瑞彪

【摘要】本文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245-01

1、信息技术课程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课也成为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新技术、新课程,从小学、初中乃至大学,哪一个阶段的教学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基础课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中光学不用、光用不学都是不可取得,只有在教学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的一体化教学,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使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都能够得到实用。但是从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多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都是在机房开展的,但是由于小学生本身好玩的天性,使得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处于一个玩的状态,而很少关注学习内容,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信息技术结合其他的技术手段来综合进行讲授,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认识都能够得到提升。

2、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在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主要有比赛法、激励法、展示法、简化法和激将法等。

2.1 比赛法

小学生天性好强,具有着很强的攀比和好胜心理,因此采用比赛法进行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大多数学校都仅仅在每个星期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程,使得学生在进入微机室之后常常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同时因为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因而在进入微机室之后经常大吼大叫,不但扰乱了课堂纪律,更是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通常都是采用分组进行教学,并且制定出有关的比赛方法和流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2 激励法

激励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激励和奖励两种。其中激励法主要的利用语言上的暗示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这样不但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更是容易形成学生相互竞争的气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凭借竞争气氛相互促进,从而掌握学习要点。

而奖励法则是基于激励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物质奖励方法。在教学工作中,口头上的奖励用的过多的话会让学生感觉到空白,而无法得到应有的实惠,这样不仅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不相信教师的激励,甚至是引发其他的负面影响。在这个时候,如果采用实际奖品的话,那么极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自豪感和动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3 展示法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认真的研究和学习,从而增加对未知事物的研究和学习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精心的设计出展示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感官上的愉悦或惊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有质量的学习才能持续展开。

2.4 简化法

信息技术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先由老师讲授知识,演示操作,然后由学生进行练习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很好的调动,因此也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少讲多练,能不讲的就不讲,能少讲的则少讲。设计出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探究的教案,配备辅助学案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喜欢自己多动手操作,不喜欢教师满堂灌。比如在讲授数字化图像的采集时,我们可以让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数码相机,让学生自己拍摄图片,然后通过扫描仪等方法导入电脑,通过那些方法导入电脑。如何使用扫描仪这些新知识,我们可以做成学案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为了将自己的作品快速导入电脑,就会主动、积极的去学习新知,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2.5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非常有成就感。但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设计时,结合学生的特点,可以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并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

3、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探究、取得成功的机会,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猜你喜欢
积极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