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都是“两面派”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护士柳欣

2013-10-19 04:4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两面派聋哑人神经内科

▲柳欣在为病人输液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护士柳欣31岁,2001年参加工作,出生在一个残疾人家庭,父母亲都是聋哑人。特殊的家庭背景培养了柳欣坚强、独立而富有同情心的品质,说起话来也快言快语。

记者:做护士好像是很多女孩的梦想,你儿时的梦想也是长大当护士吗?

柳欣:梦想谈不上,但我确实觉得学护理挺适合女孩子的,当时护校又包分配,所以初中毕业就报考了护士学校。一来我不愿意在学习上和将来找工作总让父母操心,因为他们是残疾人,有他们的困难;二来当时考个好高中也确实没把握。

记者:你这么健康,真看不出父母是残疾人。

柳欣:我父母小的时候也是健全人。他们都是由于小时候发烧用链霉素,因为链霉素的耳毒性副作用,使他们的听力越来越差,后来就听不见了,语言能力也就慢慢没有了。所以你看我很健康就不奇怪了。

记者:听别人介绍你,感觉家庭对你影响还是很大的。

柳欣:因为我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里,可能更懂得尊重、体谅别人吧。其实女孩子都有点小脾气,但我从来不向患者发脾气,不管多么难“伺候”的患者,我都不会抱怨。我的脾气都在家发,都是回家跟爱人、跟父母发脾气。这样也不是我一个人,很多护士都这样。所以我们的亲属们说护士都是“两面派”。

记者:父母对你的工作了解得多吗?

柳欣:以前他们也不太了解,我也不太跟他们细说。在同事面前,我也从没提过家里的情况。直到2011年冬天,我父亲生病住到了我们病房,同事们才知道我父亲是聋哑人,而我的工作情况也是父亲那次他住院后才知道的。

那天我发现有个病人总是情绪低落,吃的也少了,还老揉肚子,我查了记录,发现他好几天都没排大便了。他是帕金森晚期,习惯性便秘是个非常常见的并发症,一般给病人吃点缓泻药,打个开塞露就能解决,可这些办法都用过了,大便还是排不出来。我当时就怀疑可能是一块干硬的粪便堵住了肛门,就戴上了手套,伸进他的肛门把大便抠出来了。这件事正好被父亲看见,给他的触动很大。就为这件事,父亲跟我正式“谈”了一次。

记者:都“谈”了什么?

柳欣:父亲“说”的大概意思就是,他跟我妈妈都是聋哑人,生了我这么健康、漂亮的孩子,特别金贵,原来看我每天都乐呵呵的,以为护士很轻松,没想到我的工作这么辛苦还这么脏,他希望我换个工作,总之就是特心疼我。

记者:后来结果怎么样?

柳欣:结果是我父亲被我说服了。从那次“谈话”后,父亲就经常主动帮病友们打水、打饭,也时常替护士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有一次他还帮别的患者抠大便。父亲是这么想的,他多帮别的患者抠一次大便,他的女儿就少抠一次。每当想起这件事儿,我心里总是一阵阵发酸。

猜你喜欢
两面派聋哑人神经内科
老爸是个“两面派”
生活中的“两面派”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小鹦鹉从教记》之得意忘形不听劝
爸爸是个“两面派”
体验10分钟黑暗
多吉从师记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生活中的“两面派”
聋哑人犯罪管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