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节能减排 提升创新意识——访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敏

2013-10-26 05:32本刊编辑部
人民交通 2013年10期
关键词:内燃机发动机产品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内燃机工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本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在北京顺利举行,进一步展示了我国内燃机制造技术的先进水平。作为展会的主办方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长期以来为振兴与发展我国内燃机工业做出积极贡献。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敏,请他讲述此次展会的举办意义,分析内燃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驾驶园》记者: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已经进行到第十二届,请介绍一下展会的历史及特色。与往届相比,本届展会有哪些新的亮点?

邢敏: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每年举办一届,今年已经是第12个年头了,内燃机行业展会的举办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技术的展示,每年都是展出最新的产品,特别是近几年来,围绕着国家的节能减排,突出的特色就是在节能减排技术上、产品上进行国际交流。首先内燃机的展会是一个产业技术展,而且还是一个国际内燃机先进技术展,国际上的巨头们,包括康明斯、博世、博格华纳、日野等等,国内的潍柴、玉柴、锡柴、云内、常柴、一拖,长城、奇瑞、一汽等,应该说这次展会是国内外内燃机巨头们一次聚会。

与往届相比,这次展会展示的不仅是用于道路、非道路的产品,还包括发电机组的展示,同时还围绕着为内燃机制造服务的装备机器人和生产线的展示。此外,国际内燃机工业协会年会也首次在中国举办,来自欧盟、美国、日本、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内燃机协会的会长、秘书长出席会议,共同探讨世界内燃机排放法规、产业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展会的重点突出表现在节能减排上,今后的发展方向仍然还是要把节能减排放在首位。

《驾驶园》记者:本届展会,国内外知名发动机及零部件企业悉数参展,您认为在展品上,有哪些亮点和值得一提的地方?

邢敏:这次展会是以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主导,比如说潍柴展出的节能减排蓝擎WP10、WP12 发动机,全系列全领域布局;玉柴的YC6MK、YC6L 均使用自主研发的ESI 天然气控制系统,技术领先。这两家企业都展出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产品。锡柴13 升的发动机已经很成熟,形成欧威、恒威、康威三足鼎立的品牌。云内动力在小型柴油机研发方面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此外,辽宁新风、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把中国品牌的高压共轨也进行了充分展示;无锡凯龙、威孚力达等展示了后处理系统产品成果。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执行国Ⅳ标准的同时,我们的产品已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目前内燃机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本次参展的企业当中,我们重点对85 家内燃机企业进行调查,其中拥有国家技术中心的企业占66%,拥有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占33%,这还只是我们调查的85 家重点企业,其实大概有200 多家重点的整机厂和零部件厂。企业拥有技术中心的情况和品牌影响力有很大的关联性。

《驾驶园》记者:国内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行业专家的角度来讲,您认为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邢敏:就内燃机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内燃机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等主要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比较大。我国具有国际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并不多。在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固定机械配置动力方面还存在一大批低水平、高能耗的产品。首先,我国跟国外最大差距就在于产品的平均油耗和排放高;其次,就是国内很多企业没有完全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产品设计开发时,我们更多是依靠合资外方或是咨询公司提供的图纸去做。所以企业需要弥补在核心技术和创新环节上的缺失,是目前我们发展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第三,在发动机热效率上与国外还是存在差距,现在国内最好达到40%,但是国际同行能达到50%—60%,最高能达到70%。如果通过技术上的交流和提升,我国能够达到50%,那么按照我们国家3 亿台的保有量计算,节能减排是十分可观的。

此外,国内企业在执行力上与国外企业还有一定差距。在国外,规定指标就会认真执行。反观国内,一是每当国家出台先进的排放法规,企业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感觉无法生存;如果国家没有严格执行排放法规,很多企业就不会在创新上下功夫,而是向国外购买一些中低端的产品图纸,导致产品缺乏新意、技术落后。希望我们企业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是我们企业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企业的任务更多是盈利然后便于生存,政府单纯用“提倡”和“鼓励”这两个词是改变不了企业的思维方式的,在执行法规方面必须强制,但国家现在缺乏这种强制性,造成企业长期忽视节能减排创新技术的研发。二是国内企业满足于中低端市场,认为行业已经成熟,技术已经掌握,没有任何发展潜力。其实中高端、高利润的东西都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所以要提倡让我们的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我国的油耗排放法规一定要和国际接轨,要着重培育和造就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驾驶园》记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的发动机制造水平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您认为,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邢敏:现在国内的内燃机节能减排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高性能、低消耗、少污染的机型不断开发,投向市场。在新材料、替代燃料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新的设计思想、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实验手段,也使内燃机发展面目一新,内燃机的电控化保持其运行参数最佳,功率、消耗、排放得到最佳平衡,使内燃机工业处在一个新技术的发展当中。

《驾驶园》记者:国家对内燃机行业的重视程度及扶持力度越来越高,您如何看待国产发动机产业的前景?发动机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邢敏:内燃机是我国消耗石油能源最大的主体产业,使用量大,范围广,因此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比较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内燃机节能减排。所以国产发动机必须要从传统产业转变成为一个高新的技术产业,经历从资源消耗型到资源节约型的一个蜕变。这次展览会的意义就在于为促进内燃机工业在产品和技术上的转型奠定一个基础,提供一个机会,促进内燃机整体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内燃机面向未来的核心技术,首先包括它的绿色制造、远程制造、全球制造、协同制造、生物制造等,这些都是内燃机面向未来的核心关键技术。其次,就是内燃机制造的数字化,包括管理的数字化、装备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以及产品设计的数字化,同时内燃机的高新技术的创新与汇集将基于更多的学科知识,涵盖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所以,四大技术的汇集与系统研究、节能创新,是内燃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当然我们也会建议关于国家出台更多的支持内燃机行业的发展的政策,建议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法规执行部门严格执行技术法规,同时建议国家在组织实施企业年度技改、对内燃机替代能源和关键零部件提升上给予支持,这样我国的内燃机行业会有一个整体上的进步。

猜你喜欢
内燃机发动机产品
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组织与实施
最高效和超低排放
——内燃机4.0 Highest Efficiency and Ultra Low Emission–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4.0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已初具规模
新一代MTU2000发动机系列
《国外内燃机》2014年总索引
新型1.5L-Eco-Boost发动机
间冷回热发动机简介
新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