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体育锻炼动机的现状调查

2013-10-26 12:08李丕彦张向群胡永红吴建逊卢文彪贡兴满谢科赵文龙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韶关心理健康学院

李丕彦,张向群,胡永红,吴建逊,卢文彪,贡兴满,谢科,赵文龙

(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流,更是新世纪乃至社会未来的发展需要.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教育部于2002年制定并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把大学体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学校体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早在1996年,石鸿烈就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同年龄的其它青年人差[2];近年来邱远,张伟、翟寅飞和郭志平等指出:学校体育必须自觉地结合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来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3-6].这些内容都折射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尽管过去在教学和科研上做出了大量探索和研究,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时期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贫富差距的扩大,单亲家庭以及重组家庭的增加,势必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大心理健康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针对大学生现阶段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教学改革.

韶关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学校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一定比例,且招生的生源贫富差距较大.虽然国家教育部要求在全国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地方高校由于扩招,学生数量剧增,导致学校的心理健康师资力量相对不足.那么在高校的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如果能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诸如无私、谦虚,自信、信任等相关体育内容,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韶关学院2012级1 000名大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体育健康锻炼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信度为0.78,效度为0.71,达到问卷设定的要求.

1.2.2 问卷调查法和测量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体育健康锻炼调查问卷对2012级韶关学院1 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量法,用UPI量表对韶关学院2012级1 0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数量化的描述.UPI量表和调查问卷同时发放,各发放1 000份.回收后对无效问卷和量表进行删除,得到有效的体育健康锻炼量表934份,有效率为93.4%;得到有效UPI量表914份,有效率91.4%.

2 结果分析

2.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韶关学院2012级学生在对“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和“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这两个选项中达到38.1%,是所有选项中最多的,达到总人数的1/3还要多,见表1.其次“父母期望过高”达到34.0%,也超过人数的1/3;几乎1/3的学生认为“记忆力减退”,占总人数的32.1%;“缺乏耐力”和“情绪起伏过大”也占到总人数的1/5强;其中“莫名其妙不安”、“牢骚和不满多”和“缺乏热情和积极性”每项内容达到12%以上;还有11.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否不幸的”.韶关学院学生在对“感到自卑”和“觉得别人在自己背后说坏话”这两个选项中达到11.80%和11.5%;其次“容易动怒”和“不想见人”达到10.30%和10.00%,也超过人数的十分之一;9.90%和9.70%的学生认为自己“容易被人误解”和“过于依赖别人”;“悲观”和“厌恶交往”几乎占到了6.0%.韶关学院2012级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类型主要为:人格敏感、焦虑和缺少自信(见表1).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尤其是上团体合作项目的运动上时候,表现个人主义,缺乏团队配合;更有甚者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时,直接退出比赛或训练.

2.2 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日常生活存在着复杂人际关系,学生得不到班级或集体的认可,也许就会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甚至厌恶人际交往.除了少数的极端情况外,韶关学院2012级大学生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压抑、寂寞、空虚,有时甚至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同学之间彼此缺乏沟通,部分由于是外省学生由于文化差异和当地学生产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的刺激都可能引起激烈的反应,导致严重后果.当然,随着学习压力增加、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缺失、不敢面对挫折,成为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2.2.1 对学校的失望导致心理不平衡

在高考招生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使所有学生都能符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韶关学院这样的地方高校也不例外.作为广东省粤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校,在独特的人文地理条件下,缺乏的是一线城市的繁华和基础设施.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表现为牢骚和不满居多,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经常缺课,甚至赌博、看色情电子书和色情影片等.调查显示,由于父母的期望过高,导致学生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

2.2.2 宿舍室友之间的矛盾

在大学学习期间,班集体的影响远没有宿舍之间的同学之间的影响大.据调查,凡是宿舍同学之间关系自然和谐和的,亲和力强的,学习氛围浓,精神状况良好;上课认真,课后积极参加团体活动.有些宿舍学生不按时作息,经常酗酒闹事,深夜闲聊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有的同学对此反感,但不善于调整自己,负面情绪不断积压可能会导致心理危机的出现,甚至可能导致恶劣事件的发生.

2.2.3 学习负担重

根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大学生到毕业几乎要修200学分,而在大四期间几乎没有什么课程.绝大部分课程在一到三年级完成,有的学生甚至一周40多节课,几乎是每周从早上上到晚上.大部分学生睡眠不足,84.3%的学生每天睡眠仅6个多小时,由于负担过重,导致大脑疲劳,以至于32.1%的学生出现记忆力减退现象,进而导致学生情绪紧张、神经衰弱、焦虑.

2.2.4 大学生贫富之间的差距

由于几十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贫富差距也不断加大.在高校由于物质生活上出现巨大差异,一些贫困生又不能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形成原因,往往将自身的贫困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平,政府改革的失误造成贫富差距,对自身弱势归因偏差.这种既成比较劣势,加剧了贫困生自卑妥协心理的形成.贫困大学生主观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归根结底,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对他人的成功,人们常常归究于外因,而对自己的成功,常常归究为内因.反之,对自己的失败,人们倾向于归究为外因.进而上升到意识层,产生抑郁、焦虑及行为障碍等,反之,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不少贫困大学生对自己定的目标过高,抱负水平偏高,而对挫折的容忍力又偏低,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形成[7].

表1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

2.3 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状况分析

韶关学院2012级新生体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复杂的,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存在明显差异(见表2).部分女生是重视拿到学分毕业,还有就是老师和家长的要求;男生则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和爱好,其比例达到一半以上,超过90%以上的学生对韶关学院大学体育课持满意态度,见表3.

表2 韶关学院2012级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

表3 韶关学院2012级大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的满意度

2.3.1 健身强体、为了拿到学分毕业

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了拿到学分毕业是韶关学院2012级男女新生体育学习的重要动机,居于第一位(见表2);说明2012级男生对体育学习的意义,重要性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女生则明显是被动的学习,这需要体育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使其热爱体育,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行为当中去.

2.3.2 塑身、吸引异性注意

男生有33.4%人希望在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时,希望被人观看;女生则在运动塑身动机上达到44.8%,说明现在的女性有健康意识(见表2).

2.3.3 社会的需求、展示自我

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和专业的不同,老师教育目标也不一样,导致学生在社会需求的学习动机不明显(见表2).男生和女生没有差异,在自我展示上,由于女性的矜持,自我表现相对较差.

3 建议

针对韶关学院大学生心理状况、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韶关学院大学体育教学应制定相关措施.

3.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论,只有各个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组织专家对其进行研究,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水平.此外,要制订符合广东粤北情况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

3.2 改善教学模式

快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没有心理负担,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和老师同学互动.另外就是差异教学,针对男女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不同,可以适当的进行教学调整.

3.3 塑形和塑志

很多学生都已意识到塑形的重要性,但塑志比塑形更加重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励志教育,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其心理状态.

3.4 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心理健康的内容的评价体系

必须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评价内容和评价体系,才能对学生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干预、并及时矫正.根据有关运动心理健康的论述和研究成果,结合粤北地区、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普查的结果分析、研究,制定出生长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为保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规范、科学并落实,还应建立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的监护制度,进行有效的研讨、监督、定期检查和总结.

3.5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分清轻重缓急,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基本部分,一些小的部分交给学生自己进行尝试完成.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改善身心素质,做体育锻炼的主动者.

[1]唐俏俊,马飞.高校体育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四川体育科技,2008,3(1):63-66.

[2]石鸿烈.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体育学刊,1996(2):94-96.

[3]邱远,闫虹.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30-1632.

[4]翟寅飞,郭敏刚,熊焱,等.测评选项体育课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应用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7,26(3)113-116.

[5]张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5):87-91.

[6]郭志平,李正中,刘劲松,等.师范院校大学生体育倾向性的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0):93-96.

[7]徐小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2006.

猜你喜欢
韶关心理健康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学院掠影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