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语言中战争隐喻的理据探究

2013-10-26 03:42李娟
参花(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理据体育新闻隐喻

◎李娟

(九江学院体育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一、体育新闻语言中存在的战争隐喻

体育新闻语言中常用的战争隐喻有:1.比赛就是战斗或者战役。常用的词汇有“决战”、“大战”、“保卫战”、“激战”、“血战”和“持久战”等。赛场上运动员的职责分配称作“阵容”、“阵型”;比赛时有“进攻”、“防守”,采用不同的“战术”、“策略”等。2.体育比赛的过程与结果同战争具有一致性。赛前的准备称作“备战”,比赛开始称作“开战”,比赛进行称作“展开厮杀”、“交战”、“交火”,比赛获胜称为“战胜”、“旗开得胜”、“力克”,比赛失败是“不敌”、“战败”、“全军覆没”等。3.体育运动员是将士。例如把某某运动员称作“老将”、“名将”等。4.体育教练是主帅。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常看到某某教练被“罢免兵权”、是“名帅”、是“主帅”等。

二、体育新闻语言中战争隐喻的理据

体育新闻语言中出现大量的战争隐喻是有原因的,是存在理据的,那些激发和促使体育新闻语言中战争隐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因素,都可以被称为理据,这些理据可以分为显性理据和隐性理据。

1.体育新闻语言中战争隐喻的显性理据

(1)体育、战争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首先,体育与战争在形式上具有相似性。一是二者都有明显对立的双方,都把击败对方作为唯一目的,竞争激烈;二是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胜败都具有偶然性;三是都有力量与智慧之间的激烈对抗。四是都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因素。体育与战争之间存在的这些相似性很容易使人们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其次,体育与战争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人类的自然属性中天然存在一种攻击性,也就是洛伦兹的“战斗热情”。战争能帮助人类宣泄心中的战斗热情,但是它充满暴力和毁灭。体育运动可以作为战争的等价物,在帮助人类宣泄情感的时候又不会造成危害。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战争隐喻恰恰是这种思想的明证。

(2)体育新闻媒体吸引受众的需要

体育新闻因为体育竞技的存在而存在,体育新闻媒体的发展更离不开受众的支持。体育具有的诸多特性,需要体育新闻媒体用战争语言才能恰当描述。在体育新闻报道中依据读者所好,满足受众,有利于新闻媒体吸引读者,获得市场,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用战争语言来描述体育赛事,效果强于采用普通语言的描述,能够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渲染体育比赛的竞争性,使体育新闻更加通俗、生动、形象、立体和易于接受。战争隐喻的使用能够带给读者更美好的阅读体验,满足读者的休闲需求。

2.体育新闻语言中战争隐喻的隐性理据

(1)战争情结

世界上几乎任意一个民族的人在进行体育新闻报道时都会不自觉地使用有战争隐喻的语言,不会脱离战争隐喻思维。尤其是在中国,把战争隐喻应用到了极致,这很明显地反映出中华民族内心的战争情结。

中华民族对侵略者深深痛恨。中华民族在近代饱受帝国主义侵略,中华儿女备受压迫,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这些让国人刻骨铭心,使我们对战争格外敏感。中华民族对战斗有崇尚心理。中华民族在推翻三座大山的道路上、在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在建立人民政权的道路上,战斗是重要的任务,被普遍接受,并形成了习惯,最后产生崇尚战斗的心理。

(2)审美需求

在历史学家和伟大的艺术家的作品中,对战争的解析,隐藏着一种不被重视的美学角度,当然,它也存在于现代的体育新闻报道语言中。这种美学观点认为,战争就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最高表现,人类完全可以在战争中更全面更有深度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战争带来灾难,血流成河、横尸遍野、满目疮痍,这些是由战争激发出来的巨大能量造成的破坏,人类对此感到敬畏、震颤和崇敬,在人类精神最深处认为这是美的。体育新闻报道中采用战争隐喻,符合人类内心深处隐性的审美观。

(3)政治诉求

战争是国家之间政治的延续,体育新闻语言中的战争隐喻也同样把体育作为政治的延续,认为体育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在潜意识中有好战的冲动,习惯对抗、压制、铲除异己,把这些视作基础和常用手段。体育新闻语言中的战争隐喻能唤醒人们的战斗心理,恢复和强化人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结语

战争隐喻是战争文化的一部分,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新闻语言具有了新的特点,但是战争隐喻仍然存在,并且影响很大。但是,体育新闻语言中的战争隐喻有利有弊,它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价值,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体育的本质应该远离战争靠向和平,体育新闻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战争隐喻反而造成了暴力体育的形象,这与体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1]秦琳娜;青海高校大学生接收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现状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2]徐航;传媒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齐立强;网络体育言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洪燕燕;江西省大学生与全国大学生媒介体育信息接收情况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赵青;我国高校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现状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猜你喜欢
理据体育新闻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论体育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思考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