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30例*

2013-11-04 02:45李罗德晏子友蓝家荣谢家和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院景德镇000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0006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赣州4000
江西中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肾衰肾衰竭肾功能

★ 李罗德 晏子友 蓝家荣 谢家和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院 景德镇 000;.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0006;.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 赣州 4000)

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30例*

★ 李罗德1晏子友2蓝家荣2谢家和3(1.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院 景德镇 333000;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3.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 赣州 341000)

目的:观察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CRF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服用肾衰方,对照组30例服用尿毒清颗粒,2组患者服药1个月,服药前、后都检测微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蛋白(ALB)及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后治疗组SCr、CCr、TNF-α、IL-6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但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后比较BUN、ALB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肾衰方能有效改善CRF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微炎症状态;慢性肾衰竭;肾衰方;中医药疗法

慢性肾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所引起慢性肾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症。现代医学研究[1]认为CRF不但是机体针对肾功能衰竭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细胞、生化反应,而且还是一个以细胞因子驱动的、以促氧化过程为特征的全身性的慢性炎症状态,CRF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是CRF患者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2]。因此,如何有效减轻和控制CRF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对延缓肾功能衰竭、延长非透析时间、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药复方肾衰方是我院肾病科经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治疗慢性肾衰行之有效的经验方,为了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机理,笔者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肾病科在2011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共60例,均符合 CRF诊断和分期标准[3]。第 1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CCr)50-80rnL/分,血清肌酐(SCr)133-177μmol/L;第2期(肾功 能不全失代偿期):CCr 20-50rnL/分,SCr186-442μmol/L;第 3期(肾衰竭期):CCr 10-20mL/分,Sr451-707μmol/L ;第4期(尿毒症期或肾衰竭终末期):CCr lt;10mL/分,SCrgt;707μmol/L。排除已行透析治疗的CRF患者,纠正引起肾功能损害加重的可逆性因素,如感染、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心功能衰竭等,病情稳定后再纳入本研究。中医辨证属于脾肾虚衰,瘀毒内蕴证[4]。治疗组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52.43±12.40)岁;平均病程(9.1±5.71)年;原发病构成: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肾病2例,多囊肾4例,狼疮性肾炎1例,高尿酸肾病2例,糖尿病肾病4例,梗阻性肾病3例,肾盂肾炎1例;肾功能分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衰竭期7例。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51.67±12.70)岁;平均病程(9.2±5.60)年;原发病构成: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高血压肾病3例,多囊肾5例,狼疮性肾炎0例,高尿酸肾病2例,糖尿病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4例,肾盂肾炎1例;肾功能分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衰竭期7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一般对症处理, 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抗感染,有可逆因素给予纠正,复查肾功能及有关指标,随机分为2组治疗。

治疗组:予肾衰方(由生黄芪30g,党参15g,生地10g,山萸肉10g,淮山药15g,丹参20g,泽泻10g,茯苓10g,白花蛇舌草20g,六月雪20g,生大黄10g(后下),巴戟天10g等中药组成),每天1剂,水煎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对照组:予中成药尿毒清颗粒(药物组成:丹参,大黄,黄芪,桑白皮,苦参,白术,茯苓,制何首乌,车前草等),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73256,由康臣药业(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规格为;5g×18包/盒,温开水冲服,每日4次,于6、12、18时各服1袋,22时服2袋。

2组均采用低优蛋白、低磷饮食,提供充足的热量及维生素。均连续服药1个月。

1.3 临床观察指标

1.3.1 中医证候积分观察

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肢体困重、脘腹胀闷、食少纳呆、面色晦暗、肌肤甲错等证候积分的变化。证候积分(采用半定量法):症状明显持续存在,患者主动诉说的记6分;症状较轻,持续存在,经医生问及而说的记4分;症状时有时无,不明显的记2分。

1.3.2 实验室检测指标

(1)尿素氮(BUN)、SCr 检测: 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40- 年龄) ×体重( kg) /72×SCr(男); CCr=( 140-年龄) ×体重( kg) /85×SCr(女) 。试剂盒购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2)C反应蛋白(CRP)检测: 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试剂盒购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蛋白(ALB)检测:放免法,试剂盒由上海海军研究所提供。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标准.显效: 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CCr 增加≥20%或 SCr 降低≥20%;有效: 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CCr 增加≥10%或SCr 降低≥10%;稳定: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积分减少lt; 30%, CCr无降低/增加lt; 10%或SCr 无增加/降低lt; 10%;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CCr 降低或SCr 增加。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2、3、4。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分)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CRP、TNF-α、IL-6、ALB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肾衰微炎症状态的基本病机以脾肾虚衰为本,但从炎症因子作为微炎症状态的主要病理物质来看,慢性肾衰微炎症状态的病理机制可归属于中医学毒邪、络病等范畴,为慢性肾衰的标证,属久病痼疾,多是水肿、淋证、消渴、眩晕等病迁延日久,致脾肾俱损,浊毒瘀蕴结。故治疗以活血通络、通腑泄浊排毒、健脾益肾温阳为主。肾衰方以参芪地黄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为主,是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方,方中用丹参易丹皮增强活血化瘀之功效,以党参代人参补中益气,合黄芪健运脾阳,布施精微,生地益阴血、山萸肉补肝肾、淮山药健脾固肾滋精、泽泻利水渗湿、茯苓健脾利水,诸药合用既可益气固肾涩精,以护其本;又可健脾补肾填精,以培其源,配以苦寒生大黄,泄浊毒、破积滞、行瘀血,使浊毒从肠胃而出、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六月雪健脾利湿,活血及温而不燥的巴戟天温肾阳而补肾气,全方组方严格,紧扣病机,益肾而不留邪,降浊而不伤正,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以标本同治之,具有益肾、解毒、化瘀的功效。本研究显示, 中药组患者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 73.33%,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改善亦明显优于尿毒清组。

CRF微炎症状态的诊断对CRF的临床治疗、多种并发症的防治及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诊断主要依靠血中微炎症指标的检测,CRP、TNF-α、IL-6、ALB测定简便、低廉、敏感,是目前公认的炎症标志理想指标[5]。

本实验结果发现,治疗前CRF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升高,血清ALB均降低,表明CRF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均存在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且多伴有贫血、营养状况不良等并发症,与余氏[6]临床研究结果一致。予以中药复方肾衰方及尿毒清颗粒治疗后,实验结果显示中药复方肾衰方及尿毒清颗粒均可明显降低CRF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提高血清ALB水平,并明显有效的降低Cr、BUN水平,明显改善CRF患者的肾功能,尤以中药复方肾衰方更为明显,揭示中药复方肾衰方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衰,延缓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该复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RF患者微炎症状态,抑制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延缓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7],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RF患者营养状况有关,表明该中药复方明显改善CRF患者微炎症状态,有效抑制CRF患者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控制肾小管萎缩及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并能明显改善CRF患者营养状况,同时我们也发现该复方并不能使CRF患者血清CRP、TNF-α、IL-6、ALB恢复正常,故须早期积极治疗,以延长非透析时间,提高CRF患者生存质量。

[1]RIELLA M C.Malnutrition in Dialysis:Malnourishment or Ur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J].Kidney Int,2000,57(3):1 211-1 213.

[2]Panichi V,Migliori M,De Pietro S,et al.C-reactive protein as a marker of chronicinflammation in uremic patients[J].Blood Purif,2000,18(3):183-190

[3]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 :1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版)[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7-168

[5]Arici M , Walls J.End-stages renal disease,authcroscerlosis,and cardivvaschlar mortality is creaciire protein the missing link[J].Kidney Int, 2001(2):407-414.

[6]余月明,侯凡凡,张训,等.慢性肾衰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应激和微炎症反应间的关系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4):292-295

[7]晏子友,饶克琅,皮持衡.中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师杂志,2007,45(16):50

江西省卫生厅项目(项目编号:2012A102)。

R 249.2

A

2013-10-05)

猜你喜欢
肾衰肾衰竭肾功能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分析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