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2013-11-15 12:47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佛山528001
吉林医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冠脉斑块心绞痛

朱 静 (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1]。这三种病症的共同病理基础均为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只是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变,如斑块内出血使斑块短时间内增大或斑状纤维帽破裂,血小板在局部激活聚集(白色血栓),继发发展形成红色血栓,并有血管痉挛等因素参与。一旦斑块出现继发性病变,患者往往即有胸痛,而当胸痛发作之处并不能确定其最终结果,是仅仅停留于UA或进展至NSTEMI或 STEMI。

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血浆中的一种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性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2]。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的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是区分低水平炎性反应状态的灵敏指标,CRP也参与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3],本研究在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符合ACS诊断标准且排除急性细菌性炎性反应、慢性炎性反应如结核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的活动期和外周动脉血管性疾病等对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有影响的因素。研究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6例,包括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不稳定心绞痛患者(UA)30例。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44例;健康体检者42例,健康者入组条件为无心血管疾病史,在我院常规体检、心电图、X线等监查排除心血管疾病。研究组:男55例,女11例,年龄从42~65岁,平均(49.3±8.2)岁。对照组:男71例,女15例,年龄从40~66岁,平均(48.1±9.1)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hs-CRP,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仪器、试剂、正常值)。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见表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患者,包括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研究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较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

表1 各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mg/L)

表1 各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mg/L)

注:AMI与健康体检者相比,P﹤0.05;与SA组相比,P﹤0.05;与UA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超敏C 反应蛋白研究组 急性心肌梗死(AMI)42 0.95±0.1336 30.31±9.63不稳定心绞痛(UA) 30 8.35±2.52对照组 稳定性心绞痛(SA) 44 1.31±1.32健康体检者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通常与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相关联,经常发生在疼痛开始的几小时内,典型的在3~4 d达高峰。在CK-MB回到正常后7~10d,CRP也降至正常。在有提示性症状存在时的CRP水平升高,是对这种情况的一个敏感指标。急性心肌梗死时,50例中有49例出现这种情况,100例中所有人均发生有意义的心电图Q波改变,10d后仍升高提示存在并发症和预后不良。最新资料显示,高循环水平的CRP预示稳定或不稳定的心绞痛患者冠心病的发展[4]。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性反应是斑块破裂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CRP、补体复合物和泡沫细胞等沉积在动脉壁内,CRP可与脂蛋白结合,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炎性介质,释放氧自由基,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痉挛及不稳定斑块脱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以及AMI的发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低水平CRP与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同时,CRP升高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因此,CRP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发展都有关的促炎因子。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hs-CRP水平升高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几率是正常健康人的2倍,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是正常者的3倍。2003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ESH/ESC)正式推荐,高血压患者需检测hs-CRP水平[5]。

本研究中,笔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健康体检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从检测结果中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是AMI>UA>SA>健康体检者,而且在研究组中,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越高往往提示病情越严重。这说明,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检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

[2]Kawai T.Inflammatory markers,especially the mechanism of increased CPR[J].Rinsho Byop I,2000,48(8):719.

[3]Yeh ET,Anderson HV,Pasceri V,et al.Reactive protein:linking inflammation to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J].Circulation,2001,104(9):974.

[4]吴瑞杰,高峰燕.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J].实用心肺脑血管杂志,2006,14(11):869.

[5]李光平.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天津医药,2009,11(37):985.

猜你喜欢
冠脉斑块心绞痛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