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源情(外二章)

2013-11-16 13:58
躬耕 2013年8期
关键词:莲塘交响曲

淮源美,美就美在淮源水。山色水影,云霞明净,比画更生动,看着就特别舒心。置身此景,就是游赏那名山大川归来,你也会油然生发桐山淮水天下秀的慨叹呢。

生在淮河源,长在淮河边,淮河就成了我们的母亲河。孩提时,春日牧牛,夏季戏水,秋来摸鱼,冬天溜冰,这些一再重复而乐此不疲的童戏至今依稀留在记忆里。过去,一直以为淮河源就是我们生命所系的家园。后来,外出求学,军营锻造,参加工作,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公休假日或是出差机会也曾慕名畅游过几处所谓风景独好的景致,游罢归来,却高兴不起来。看看还是那座山,瞧瞧还是那座庙,除了各地风俗有异之外,没有多少让人留恋的念想。

说实在的,所到之处看到的与我们久住习见的淮河源自然风光相比也有逊色不少的呢。哦,不知桐柏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趁着端午小长假,约三五好友再进山游玩,此时再看那山石花草、松下古藤也像是有了灵性觉得特别有趣,再聆听山涧流泉、林中鸟语感觉也像是千瑟和鸣一般悦耳动听,就觉得进山一次可以多活十年,别提有多爽心快意啦。且不说桐柏山的雄奇神秀令人肃然起敬,就说那一脉清凌甘甜的淮源水就够你消受的了,更不要说此地蕴藉深厚的淮源文化是那样翕动心魂美妙可人了。

据大清顺治十八年编修的《桐柏县志·序》记载:“桐名大复,一曰胎簪,其岭为太白,山名最古。其地势趋东南千余里,结凤、泗、彭城,尾刷海陵,诸帝王将相勃兴始基焉。”这段话并不难理解,关键是说千里淮河流过的地方曾是古代众多帝王将相相继勃然兴起的发迹之地,可见此方山势水泽古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序》中又说:“顾兹山之在南阳也,胎簪耸秀,淮水发源,明月不离,浮云自起。其上有玉女、卧龙、翠微、莲花诸峰,石路逶迤,水木明瑟,盖自禹导淮以来,未之或改也。”无独有偶,于康熙三十六年编修的《桐柏县志·序》也说:“桐邑虽居僻壤,然胎簪育秀,淮水发源,冠带中土,流贯百川。”这段诗意的表述气势磅礴,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从志书的描述中,你该了解到这里的山水有多美了,若是亲临其境你就会感到此地确实别有洞天。从事修志的古人向来秉持直言不饰的,可是面对秀逸神峻的涌发淮源的桐柏山竟然频出丽词佳句来表达观感,这是极少有的。与其说这是治史家的神来之笔,不如说是这片灵山秀水之美真切地触动了世人的内心情感啊!

忽然记起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曾挥笔绘就《桐山图》,并于旁题诗曰:“吾闻淮水出桐山,古来贤哲产其间。君今自称亦私淑,渔钩须当借一湾。”从来以才自诩的唐解元竟然也对桐山淮水充满着无限向往之情!足见家乡的山水神韵具有倾倒才子佳人的神奇魅力。

我辈有幸身处这明山秀水之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一切便利,过着安然自适的神仙一般的生活,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别人把我们这里当风景来游览,而我们自己就天天生活在这绿映繁华的天堂之中啊!

天籁之音

夏夜静坐,闻听窗外丛林中传来的千虫和鸣,恰似自然界精心上演的一场美妙动听的音乐盛会,其声韵和谐清越,其旋律曼妙可心。这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愉悦俗子身心,解人闲情幽思,禁不住写点儿悠闲的文字,与同趣者分享。

这种奇妙无比的夏夜之声,在泛着泥土气息的乡间随处可以听到,农民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可以充耳不闻,赶着让城里人听到,那阵势有时真是惊心动魄,比个外国的爱乐乐团的演奏还要震撼人心哩。在城里,白天的噪音往往持续到深夜,想得一刻清静只有到后半夜或许能有短暂的满足,就别指望能有机会听到乡间一样的增加宁静感的虫阵交响曲啦。倒是住在城边儿这个似城非城、似乡非乡的城乡结合部,那真是别有一番感触在心头。在这里,可以收获一份不同于城里人经常遭受噪音与灰尘袭扰的轻松,体会到一份少有的静谧与畅适。加之近山近水,宜居适性,不必苛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附庸风雅,也确乎有世外桃源的恬淡闲适让你慢慢领受。忙完一天的活计,痛痛快快地冲个澡,拉把躺椅放在阳台的风口处躺下,可以偃仰啸歌,自得其乐,也可以闭目养神,什么都不想,平心静气地聆听这自由酣畅的虫阵交响乐,恰如一首舒缓清幽、抚慰心神的安眠曲,真有安妥心灵的奇效呢。

这来自郊外的神乐天韵仿佛诠释着自然的和谐。长长的盛夏时节,似乎都在无拘无束地疯长,特别是隐身丛林的千姿百态的生命体,专擅生存本能的独门技,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令人惊叹的奇迹。各种各样的虫鸟们也都在相互攀比似的炫彩自己,比谁的外形更标致、更绚丽,比谁的歌韵更悠扬、更清脆,比谁生活得更有趣、更惬意。然后,在每一个安闲的夏夜来个粉末登场,像演示,更像P K,个个声情并茂,酣畅淋漓。于是就合成了这阵容庞大的虫阵交响乐团,在这持续不断的激情澎湃的奏鸣里,有群蝉的高歌,有伏蠊的低吟,有蝈蝈儿的清唱,有蛐蛐儿的轻嘤,有草虫的和声,也有蛙鼓的铿锵,还有叫不出名字的擅长音律的虫鸟们的协奏,它们不是一个,也不是几个、几十个,而是上百个,甚至是上千个、上万个在协同演奏,在纵情歌唱,在挥洒欢欣,它们本能的精彩演技,显示各自的天赋才情十分出色,从另一侧面炫示了这个世界不但不寂寞、不单调,而且还丰富多采、意趣盎然。这是天地之间的大协作、大奏鸣、大交响,也是自然界的大展示、大精彩、大和谐!这来自旷野的和谐奏鸣,交织成一支自然流畅的多声部,犹如一曲如歌的行板回荡在夜空,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这种妙趣天成的嘤嘤之鸣可以使人沉醉其中。不管七月流火的季节给人带来多少烦躁与无奈,也不管公私俗务缠身多么让人心烦意乱,只要你愿意接近大自然,聆听比舒柏特的《b小调交响曲》还要来得自然贴切的虫阵交响曲,彻头彻尾地来一次纯粹的天韵清乐的洗礼,你不安的心灵就会慢慢沉静下来,这时你就会体会到与自然来一次亲近是多么心旷神怡,在这郊外之声的浸润中真切地享受到用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享受到的乐趣。说起来出奇,沉浸在夏夜虫阵的交响曲里并不觉得聒噪,倒觉得这自然之韵犹如金声玉振般悦耳动听呢!陶醉在意趣横生的虫阵交响曲里,所有沉闷的郁积即刻烟消云散,所有生活的烦恼在怡然自得中悄然消弭。渴望的心灵得到妙不可言的天之至乐的抚慰与润泽,就自然而然有一种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恬淡自适,觉得自己也加入了虫阵的奏鸣,成为它们的一分子。

在这支万虫高奏的交响曲的安抚下你可以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独享的宁静。在静默中,这令人心醉的天籁之音会诱使你的心灵生发出内心和谐、与人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想望……只有在这时候,才能真正享受到和谐人生的无限乐趣。

莲塘趣事

盛夏的乡村依然热浪滚滚,毒花花的太阳任情恣肆地把自己的热力倾泻到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平时,过惯静谧恬淡日子的农民们在这激情似火的季节也按耐不住内心的烦躁:室外到处是热辣辣的炙烤,室内也闷得存不住身,搧着电扇挡不住冒汗。此时,人们自然就会想起村外的莲塘,那里才是消夏的好去处呢。

一口十亩水面的莲塘,静静地泊在村外的林荫之中。长长的堤岸上,长着一棵棵茂盛的垂柳,排成了柳阵,竟成妙境!风摆柳丝,绿荫匝地,翠鸟戏绿,生趣盎然,果然是乘凉消夏的理想场所。你瞧,满塘田田的藕叶,肥绿圆润,高低错落,葱葱茏茏,长势奇壮。一朵朵洁白的荷花渐次绽放,初时像个娇羞的少女半隐半藏地点缀在藕叶间,后来终于掩不住妩媚天纵的丽质迎风怒放,朵朵荷花,丰姿卓越,风送菏香,芬芳四溢。远远望去,真像是一幅美轮美奂的《荷香图》,不仅满眼秀色,而且芳香温润,未到莲塘却早已嗅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韵。看来,古往今来人们酷爱莲花是有其渊源的。乡村的莲塘依然不乏丽姿清韵。涉足此间,弥望莲塘菏影;赏心悦目,醉心缕缕芳馨!

大人们置身柳荫避暑,可以一边乘凉、一边赏花,消受农忙之后的一刻清闲。可是,一群顽皮的牧童却是天性毕现。他们赶着牛到莲塘边的坡脚放牧,将牛紖子往牛角上一盘,一撒,让牛去吃草,自己却像炸窝的麻雀一样愣喳喳地跑到莲塘边,裤头一捋就跳进水里洗澡,打膨膨,扎猛子,摸鱼儿,逮蚂虾,看谁欢撒。当然,最开心的还是游到莲塘深处去揪藕莲盅儿,他们在莲塘散发的浓郁的香气里嬉戏,用手摘下莲盅儿,一嗅,香气扑鼻,两手剥开饱登登的莲子,含在嘴里仔细品尝,一股清醇的乳香浸润肺腑,感觉这味道特别像幼小时吃过的妈妈的奶水一样甜,真是天赐宝物啊!孩子们玩够了,洗好了,吃美了,爬上岸,蹦蹦跳跳地拍着屁股晾膘儿,一阵嬉闹过后,穿上裤头儿,去赶牛放牧,却把天真的童趣遗落在静静的莲塘岸边。

夏天的夜晚,大人们惯好来稻场上乘凉,孩子们也跟来在稻场上玩游戏,丢手绢、杀羊羔、猫逮老鼠,非常得劲儿。疯够了,玩腻了,就跑到田边捉流萤,看谁捉的多,谁就是老大哥。捉呀捉,竟然有几个孩子跑到了莲塘边,恍惚中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坐在塘边望月弄花,几个机灵鬼儿嘁嘁喳喳一番,慌忙跑回稻场把刚才发现的秘密悄悄告诉给大人,然后嬉笑着又到别处捉流萤去了。村上的男孩女孩长大了就有了心事,与心爱的人儿手牵手来这里约会是最甜蜜最幸福的事情。莲塘柳岸不知见证了多少对儿青年男女的对月明誓,上演了多少次牛郎会织女的美妙一幕。因而,这方莲塘就成了乡村的青年男女时常牵挂的相思地。

从大人那里知道,这口莲塘是有主儿的。前些年,由村里发包给了本来不富裕的顾家二哥,因有他的精心养植和管护,莲塘里的莲藕长得挺发旺,很快就串满了水塘。到腊月间出藕的时候,肥胖粗壮的莲藕能出几千斤,真是喜人。每年出了新藕,他就把一部分先给村上的孤寡老人送去一些,然后再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一些,剩下的一部分就拉到集市上卖钱,没二年功夫就致富了,儿子成了家,女儿出了嫁,还盖起了两层小洋楼,日子过得挺红火。这事本来也平常,可他富而友邻的善举却感动着四邻的乡亲们。

眼下,为对付难熬的夏天,村上很多农户已按上了电风扇,有的还安装了空调,热天可以躲在家中乘凉,尽享现代文明带来的好处。真是今昔两重天啊!可是,到了夏季,忙得汗流浃背的人们依然爱去莲塘柳荫歇晌,好像这里才是他们安妥心灵最佳的地方。

猜你喜欢
莲塘交响曲
村庄交响曲
误西风
王光先国画作品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厨房交响曲
厦门 厦门市老促会到翔安区老区莲塘村考察调研
周末交响曲
客家围屋的文化寻绎及其保护策略——以贺州莲塘江氏围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