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地区藤本植物区系与生活型分析

2013-11-19 11:14姚发兴
关键词:藤本生活型分布区

姚发兴

(湖北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0 引言

黄石地区藤本植物种类较多,区系成分和生活型丰富。目前,尚未见关于本区藤本植物区系和生活型的报道。因此,研究这一地区藤本植物的特征,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该区的植被性质和特征,还可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藤本植物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资料[1~3],对该区藤本植物的区系和生活型特征进行分析。

1 黄石自然地理概况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九江之间, N29°30′~30°20′,E114°13′~115°30′,总面积4630km2.黄石地区为幕阜山向长江河床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分布有大量的自然山体及湖泊水系,最高海拔860m,最低海拔8.7m,地貌差异明显。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年均无霜期264天,年均降水量1400mm.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藤本植物区系特征

2.1 区系组成

经初步统计,黄石地区共有藤本植物72种,隶属于26科59属。其中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有23科56 属,其余为单子叶植物,蕨类和裸子植物缺乏。

2.2 科属种组成

在黄石地区藤本植物26科中(表1),优势科主要是蔷薇科、豆科、葡萄科、旋花科、葫芦科等5科, 占19.2%.4种以下的寡种科有6科, 占23.1%,其余有马兜铃科、落葵科、木通科、卫矛科、鼠李科、五加科、夹竹桃科、忍冬科、茄科等15个单种单属科, 占总科数的57.7%.含2个属以下的科有21个, 占65.4%;含5个属以上的科有豆科、旋花科、葫芦科3个,仅占11.5%.

由此可见,黄石地区藤本植物优势科、寡种科较少,单种科较多。并且单属科和寡属科较多,多属科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历史上黄石地区矿山多和作为工业原材料基地,植被遭到较大面积的破坏,致使不少种类的特殊生境丧失造成的。

表1 湖北黄石地区藤本植物科、属、种组成

续表1

2.3 属的地理成分

根据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4], 对黄石地区的藤本植物属的分布型进行统计。由表2可知,黄石地区藤本植物59个属共分为11个分布类型,其中世界分布有7属,占总属数11.9%;热带分布(分布区类型第2~7项)37属, 占总属数的62.7%,其中泛热带分布21属,在各地理成分中最多;温带分布(分布区类型第8~11项)15属,仅占总属数的25.4%,其中北温带分布的属最多(7属),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只有1属。由此可见, 黄石地区藤本植物适应性强, 区系联系广泛, 属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地理属性倾向,并且北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也有较高比例。

3 藤本植物的生活型特征分析

3.1 藤本植物种的习性

由表3可知, 在统计的72种藤本植物中,裸子植物缺乏,双子叶植物68种, 单子叶植物仅4种。木质藤本28种,草质藤本44种,分别占总种数的39%和61%.据统计,在28种木质藤本中,常绿藤本有8种,占木质藤本总数的28.6%;在44种草质藤本中,多年生草本有17种,占草质藤本的38.6%;一年生草本27种,占61.4%.

表2 湖北黄石地区藤本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表3 湖北黄石地区藤本植物种的习性

3.2 藤本植物的生活型

根据蔡永立、邱志军等人[5~8]的研究报道,对黄石地区藤本植物的生活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4)可知,主要生活型为高位芽,有29种,占总种数的40.2%.攀援方式分为4类,主要类型为缠绕类和卷曲类,分别占总种数的38.9%和27.8%;卷曲类中多数为茎卷须型卷曲,如葫芦科和部分葡萄科植物。其次为蔓生搭靠类、匍匐类和吸固类。

高位芽藤本中,几种类型的比例差别不大;地上芽藤本主要是匍匐类(6种),搭靠类和吸固类缺失;地面芽藤本数量较少,吸固类和匍匐类缺失;地下芽藤本也不多,蔓生搭靠类、吸固类和匍匐类缺失;一年生缺少吸固类,主要类型为缠绕类(12种)和卷曲类(10种)。

表4 湖北黄石地区藤本植物的生活型

4 小 结

黄石地区共有藤本植物26科59属72种,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较少。本区藤本植物大科(含10种以上)较少,小科(9种以下)较多。含单属的科18科,含2~9属的科有7科,分别占黄石地区藤本植物总科数的69.2%和26.9%.含10属以上的仅有1科。本区藤本植物单种属比例最大,有49属,含2~4种的有10属,它们分别占本区藤本植物总属数的83.0%和17.0%.本区藤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属以泛热带成分最多,世界分布、北温带成分、东亚和北美成分也有一定数量,从而说明该区的温带和亚热带的双重性。生活型以高芽位藤本29种(40.2%)占优,其后依次为一年生藤本25种(34.7%)、地上芽藤本10种(13.9%)、地面芽藤本4种(5.6%)和地下芽植物4种(5.6%).

参考文献:

[1]郑 伟,陈龙清.黄石市乡土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及园林应用潜力分析[J].中国园林,2008,(07):21~24.

[2]付书遐.湖北植物志(1~4卷)[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1976.

[4]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 增刊IV):1~139.

[5]蔡永立,宋永昌. 藤本植物生活型系统的修订及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植物的生活型分析[J].生态学报, 2000,20(05):808~814.

[6]蔡永立,宋永昌.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植物的多样性[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18(05):390~396.

[7]邱志军,刘 鹏,徐根娣,等.北山藤本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 05):19~22.

[8]刘志国,蔡永立. 安徽大别山野生藤本植物区系与生活型分析[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36(01):5~9.

猜你喜欢
藤本生活型分布区
恩平市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研究
广东地区夹竹桃科植物区系分析
藤本花卉课徒稿(二十三)
物种分布区特征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
外福来的藤本图鉴
花卉藤本课徒稿(六)
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木质藤本多样性及其攀援方式*
论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学模型
浅论“生活型”社会政策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特征及演替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