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实小卷蛾的研究进展

2013-11-20 02:42沈金辉颜学武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卷蛾球果马尾松

许 潜, 周 刚, 沈金辉, 颜学武

(1.湘潭市林业局, 湖南 湘潭 411100; 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3.岳阳县林业局, 湖南 岳阳 414100)

松实小卷蛾的研究进展

许 潜1, 周 刚2, 沈金辉3, 颜学武2

(1.湘潭市林业局, 湖南 湘潭 411100; 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3.岳阳县林业局, 湖南 岳阳 414100)

简要综述了松实小卷蛾寄主及分布、生物学特性、虫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天敌资源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松实小卷蛾的发生与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松实小卷蛾; 生物学特性; 天敌; 防治

松实小卷蛾(RetiniacristataWalsingham)是多种松林的主要蛀梢害虫及蛀果害虫[1-2]。近年来,湖南每年发生面积为13~15万hm2[3],其中丘陵区最为严重。松树被其危害后,梢枯果落,林木生长畸形,种子大量减产。松实小卷蛾第1代幼虫大量蛀食松树当年抽的芽梢,而第2代以后的幼虫则转蛀一年生或二年生松树球果。新梢危害后出现枯黄并弯曲成钩状,一年生球果危害后球果枯死,二年生球果危害后部分种实数量减少,导致种子减产[4-5]。

1 寄主及分布

松实小卷蛾国内分布于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湖南、四川、河南、安徽等18个省(市)[6],国外分布于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以及欧洲多个国家[6-7]。寄主有马尾松、黄山松、黑松、油松、湿地松、赤松、晚松、火炬松、长叶松、思茅松、侧柏等10余种植物[6,8]。

2 生物学特性

2.1生活史

国外关于松实小卷蛾的研究并不多,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未见报道。国内方面报道松实小卷蛾生活史极不整齐,世代重叠严重,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等环境条件的不同其生活史或发育历期有一定差异。松实小卷蛾在我国北方地区1年发生2~3代,如辽宁发生2代,吉林发生3代;在中部地区1年发生4代,如浙江、安徽、南京等地[6];在南京,松实小卷蛾各代成虫出现时期分别为3月上旬至4月中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初至9月中旬[6]。但在云南思茅地区1年只发生3代[9]。

2.2生活习性

松实小卷蛾成虫羽化时间在10h左右,羽化后蛹壳一部分露出于羽化孔外。成虫夜晚活动,飞翔迅速,白天隐伏不动,稍受惊动即飞出。羽化当天傍晚就交尾,交尾时间可长达20h。卵产在针叶上及球果基部鳞片上,散产,每个球果有卵数粒,每头雌蛾产卵30多粒,最多可达80粒左右[10]。成虫寿命3~9d,通常为7d。卵产下的次日,其四周出现红斑,第5天以后变为深褐色。卵期为15~20d。孵化率为84%左右。初龄幼虫爬行迅速,爬到当年生嫩梢上半部即开始蛀食。蛀食前先吐丝,然后啃咬表皮,并将啃下的碎屑粘于丝上,3~4d以后逐渐向内蛀食髓心,向上或向下蛀成1条长10cm,直径0.4cm左右的蛀道。蛀道内壁粗糙不平,当被害梢组织变老,不适合取食时,即转移危害另一新梢。每梢内可有幼虫1~3头,最多有幼虫8头。6月份以后,大部分幼虫爬到2年生的球果上危害,从球果中部咬入,先啃果皮,在啃咬处四周吐丝1圈,将咬下的碎屑粘于丝上。等咬成一定的孔洞,就爬入洞内,头向上继续蛀食,不断地吐丝,将碎屑及粪便推出洞口而与洞口的松脂凝集成漏斗状物。大约啃咬40min后,全身钻进被害果中。每个球果有幼虫1~3条不等;被害球果开始变黄,最后枯死。幼虫共有5龄,1~4龄约需20d,5龄8d,约29d完成发育。老熟幼虫在被害枝梢或球果中作1个羽化孔,然后在孔的下部吐丝,做成长约1cm的光滑蛹室,静伏其中,2~3d后化蛹,蛹期约7d。蛹体敏感活泼,稍受惊动,蛹腹摇摆不已。每年10月中旬,蛹就在被害的梢、果内开始越冬[11]。

3 虫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1与气温的关系

暖冬适宜松实小卷蛾生长发育,其越冬幼虫成活率较寒冬高,而且一般会导致松实小卷蛾越冬代幼虫提前化蛹并羽化。当平均温度达到10℃时,松实小卷蛾就能开始羽化,并在3月下旬,4月上旬大量产卵,形成第1代严重危害的局面。因此早春温度越高,其为害时间就越早[12],危害程度越大。

3.2与降雨量的关系

松实小卷蛾的发生与降雨量关系密切。降雨量较少时,松树体内水分不足,松脂产生量少,害虫蛀入松梢后,能在梢内形成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不断取食生长发育,其羽化成成虫的机率非常高;而降雨量大,松树体内水分充足,会促进松脂的大量产生,造成虫道粘湿,部分害虫会受水浸而死[12]。

3.3与树脂流动的关系

各松种松脂分泌量差异较大,湿地松产脂量最高,其次为加勒比松和杂交松,马尾松产脂量最低。4月中下旬,当松实小卷蛾等蛀梢害虫危害松林时,由于松脂大量分泌,湿地松的受害梢中有4%左右的幼虫会被分泌的松脂浸死[13],而马尾松相对较少。因此,此时会表现为松实小卷蛾等蛀梢害虫对马尾松的危害较湿地松严重得多。

3.4与寄主部位、树龄的关系

从危害寄主部位来看,松实小卷蛾第1代主要危害松树嫩梢,对2~3年生思茅松危害较为严重,其平均有虫株率为30.15%~59.83%,最高可达86.11%。从第2代起开始危害松树的1、2年生球果,球果死亡率为24.4%。从树龄来看,6年生马尾松球果株平均蛀害率为35.6%、16年生马尾松球果的株平均蛀害率为47.9%[13]。随着树龄增加,其幼虫种群密度增大,球果蛀害率也随之增高。

4 虫害对松树生长量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4.1对松树生长量的影响

松实小卷蛾发生时对马尾松嫩梢的危害率一般在30%~40%左右,最高可达90%以上,其危害后可导致马尾松高生长平均降低40%,弯曲木占90%以上,材积生长量降低13.1%,每667m2年损失材积0.025m3[10]。

4.2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松实小卷蛾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种实害虫,如山西省沁源县油松林一般年产量45×104kg,最高达100×104kg。但由于此类害虫严重发生,其球果被害率平均达到55.1%,最高达90.19%,年产种子仅10×104kg[10]。

5 天敌资源

据已有资料显示,松实小卷蛾寄生性天敌共有18种,其中卵期寄主3种、幼虫期12种、蛹期3种。寄生蜂隶属于6科,其中姬蜂科5种、茧蜂科5种、小蜂总科4种、细蜂总科、肿腿蜂科、赤眼蜂科及寄蝇科各1种。此外还有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寄生线虫及捕食蜘蛛等天敌,天敌对松实小卷蛾的寄生率最高可达13.2%[10]。

6 防治措施

6.1人工采摘收集蛀梢、球果

松实小卷蛾一般为害幼树,发现蛀梢时,可及时将其摘除;结合采种,将蛀梢和蛀果集中烧毁或装入有一定孔径的铁纱笼内,害虫自然死亡,天敌放逸,一举两得,长期坚持,可取得较好效果[18]。因此,人工采摘收集蛀梢、虫果并不是落后过时的方法[19],因地制宜、运用得当,仍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6.2灯光诱杀

松实小卷蛾具有趋光性,利用其各代成虫出现期较长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季节和无风的夜晚,设置黑光灯于林地高处,每667m2点灯1~3盏[19-20],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表1 松实小卷蛾寄生性天敌统计Tab.1 StatisticofparasitiodsofRetiniaCristata科种类寄生虫态文献出处卷蛾缺沟姬蜂(Stonotaevetrlae)幼虫[15],[17]抱缘姬蜂(Temduchasp.)幼虫[15],[10]姬蜂科离缘姬蜂(Trachatasp.)幼虫[15],[17]松毛虫埃姬蜂(Itoplectisalternamsspectabilis)幼虫[10],[17]松实小卷蛾埃姬蜂(Itoplectiscristatae)幼虫[14]绒茧蜂(Apantetessp.)幼虫[17]茧蜂(Braconsp.)幼虫[15],[7]茧蜂科卷蛾圆瘤长体茧蜂(Macrocentrusgibber)幼虫[17],[7]考氏白茧蜂(Phanerotomakozlovi)幼虫[17]松梢小卷蛾长体茧蜂(Macrocentrusrhyacioniae)幼虫[10],[17]白翅扁股小蜂(Elasmusalbipennis)蛹[10],[17]小蜂总科广肩小蜂(Eurytomasp.)幼虫[14],[17]卷蛾金小蜂(Pteromalussp.)蛹[10],[17]尾带旋小蜂(Eupelmusurozinus)卵[10]细蜂总科突颜锤角细蜂(Pantoclissp.)卵[10]肿腿蜂科肿腿蜂(Gonizussp.)幼虫[15],[17]赤眼蜂科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卵[10]寄蝇科松小卷蛾寄蝇(Blondeniainclusa)蛹[16],[17]

6.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是应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和赤眼蜂等防治松实小卷蛾。试验表明:林相整齐,郁闭度在0.5以上,地被物生长茂密,林间湿度相对较大的林 分,释放白僵菌高孢粉有效好效果。卵期释放赤眼蜂寄生率也可达40%左右。

6.4化学防治

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要把握好松实小卷蛾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才能取得效果。此种害虫在枝梢外生活的时间非常短,大部份时间都营蛀梢、蛀果生活。因此,林间调查时观察到其大量小幼虫在枝梢外活动时,采用2%的甲维盐、20%氯氰菊酯等常规化学药剂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当其蛀入梢内或果内后,可采用内吸性较强的药剂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啉等或添加助剂有机硅可使危害虫梢、虫果降低90%左右[20]。

6.5营林技术措施

松实小卷蛾多数发生在阳光充足,郁闭度较小的林分,适当密植,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管理,使幼林提早郁闭,可减轻危害。此外在修枝时,留桩要短、刀口要平滑[21]。

7 结语

松实小卷蛾是我国当前危害松类种子园和松树人工林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年发生面积在75~82万hm2。在防治策略上,应采取“因害设防,因地治理”的原则防治较为恰当。如在种子园可考虑以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辅以营林技术措施,采取全部种群治理(TPM)的策略,以求在局部地区消灭害虫,达到确保种子产量及安全的目的;而在大面积天然林及人工林中,可采取综合治理(IPM)策略,以营林技术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辅以化学防治,实现控制害虫虫口密度在一定经济阈值之下即可。

[1] 刘友樵,李广武.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二十七卷鳞翅目卷蛾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2] 萧刚柔. 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 梁军生,童新旺,刘跃进,等. 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评价[J].湖南林业科技,2011,38(2):38-40.

[4] 中国林木种子公司. 林木种实虫害防治手册[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5] 陈昌洁,沈瑞祥,潘允中,等. 中国主要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6] 王忠祥,孟梦,胡光辉,等. 松实小卷蛾的危险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130-133.

[7] 弗罗洛夫. 针叶树球果和种子的害虫[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57.

[8] 孙礼秋,冯桂永. 松实小卷蛾对侧柏球果为害及其防治[J].林业科技开发,1993(1):32-33.

[9] 阎争亮,胡光辉,冯志伟,等. 松实小卷蛾雌蛾对思茅松针叶挥发性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1154.

[10] 李宽胜. 中国针叶树种实害虫[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11] 潘立斌. 松实小卷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 安徽林业科技,1992(4):37.

[12] 赵锦年,黄辉. 松实小卷蛾在松冠上的分布规律及其防治[J].林业科技通讯,1994(1):25.

[13] 赵锦年,陈胜,黄辉,等.马尾松种子园松实小卷蛾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1991,4(6):662-667.

[14] 柴希民,包其敏,程坙富. 浙江省蛀食松梢球果的蛾类害虫[J].浙江林业科技,1997,17(2):1-11.

[15] 杨肇兴,陈泽藩,徐家雄,等.我省外引松主要梢果害虫寄生蜂的调查观察[J].广东林业科技,1992(2):47-50.

[16] 王鸿哲,陈辉,康云霞,等. 中国针叶树种实害虫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3):54-59.

[17] 嵇保中,刘曙雯,高江勇,等. 松树梢果蛾类害虫研究进展[J].华东昆虫学报,2008,17(2):149-155.

[18] 朱鹤鸣. 松实小卷蛾的初步观察[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7):68-69.

[19] 王荣国,许鸿利,魏冬,等. 松实小卷蛾和微红梢斑螟的发生与防治试验[J].安徽林业科技,2003(2):24-25.

[20] 梁龙军,葛安明. 松实小卷蛾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5(2):33.

[21] 张国洲,谢维斌. 马尾松种子园害虫防治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98-1999.

(文字编校:龚玉子)

ResearchprogressofRetiniacristata

XU Qian1, ZHOU Gang2, SHEN Jinhui3, YAN Xuewu2

(1.Forestry Bureau of Xiangtan City, Xiangtan 411228, China; 2.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Changsha 410004, China; 3.Forestry Bureau of Yueyang County, Yueyang 414100, China)

A brief overview was measured on distribu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relationship between pest occurrence and environments, natural enemies,control techniques and other aspects ofRetiniacristataWalsingham, it i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on pest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R.cristata.

RetiniacristataWalsingham;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enemies; control strategy

2013-04-11

2013-05-02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2]XT02)。

许 潜(1973-),女,湖南省湘乡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S 763.3

A

1003-5710(2013)03-0074-03

10. 3969/j. issn. 1003-5710. 2013. 03. 019

猜你喜欢
卷蛾球果马尾松
杉树杉梢小卷蛾防治技术要点
丰台区槐小卷蛾的监测调查与防治
马尾松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
红心杉不同无性系结实特性及球果类型分析
红松球果结实量规律调查研究
杉木第3代种子园不同球果类型种实性状分析*
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大庆地区六种卷蛾的初次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