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土陶艺术的社会及历史文脉探析

2013-11-24 05:30刘申亭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土陶陶器人类

刘申亭

李景珍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中国作为陶瓷的故乡,陶瓷文化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翻开中国陶瓷发展史,可以发现土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广泛的功能,已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土陶作为民间应用陶器的称谓,没有严格的定义,其泛指则相对于官方在民间制作并使用的陶器。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陶器一直伴随着炎黄子孙,因此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

一、土陶艺术的起源

1.基于考古及学术研讨层面的起源论断

陶器的发明对于人类自身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原始先民生活、生产经验积累的结果。“以制陶术的发明或制陶业的流行作为划分蒙昧社会同野蛮社会的界限”[1],这个说法或许一点都不夸张。在遥远的古代,当史前人类随着历史的进程,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人类开始居有定所。考古学家认为,随着人类定居生活的开始,原始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火的发明和使用,进而发现被火烘烧过的泥土变得坚硬的现象,于是根据生活和生产的需要逐步发明了陶,其制作技法便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逐步发展、不断完善。

而对陶器的起源也有另外的说法,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木制的容器涂上黏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 对于这样的说法,虽然不少人持有异议,却是一直以来学界相当认同的陶器起源说之一。

2.基于神话和圣人的起源论推断

由于年代久远,又没有实证资料,所以人们往往将陶器的起源归结于“神话传说”或者是“圣人之作”。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中指出:“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黄土既能够造人,也就可以制物了。

袁珂先生在《古神话选释》中指出:“宁封固封于宁山,故名宁封。那时洪水泛滥,人民居洞穴。每到山下取水,无取水物,乃以山下润湿泥土为器,易碎。偶烧野兽,宁封于火中得硬泥,遂悟做陶之理。” 介绍的是宁封发明并制作了陶器。需要指出的是,传说宁封为黄帝的陶正。

《周书》载有神农制陶之事:“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而种之”,“神农作瓦器……神农耕而作陶”。

《墨子·高贤下》、《史记·五帝本纪》中都有类似的记载,并且一致认为舜就是陶的始祖:“瓦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舜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由此可见,人类以土造物的历史源于人类自身各种不同的需要,而且同人类最初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类正是在“土”与“火”关系的启发下,基于不同的目的,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并制作了陶与陶器。

二、土陶艺术的流变

1.人类早期的启蒙文化

土陶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原始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社会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集中体现,因此具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仙人洞文化是考古人员目前发现的中国最为原始的陶器遗存。位于江西万年县境内的仙人洞,距今约14 000~9 000年,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它将中国远古先民使用陶器的历史定格在一万多年以前,足见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陶器在实用功能达到一定程度并逐步满足人们的需要之后,许多制作精美、器表光滑、纹饰丰富多样的陶器开始问世并逐步推广。表面磨光修饰的陶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早期的磁山、裴李岗文化。而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是当时纹饰装饰的典型代表。茶褐色的纹饰主要由纤细的蔓草和浓重的阔叶组成,竖线和斜线反衬其间,构思新颖,起伏错落,纹样精美。并且运用了画划、拍印、压印等图案装饰形式(见图1)。

图1 河姆渡时期的土陶瓷瓶①

在陶器表面流行装饰纹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刻画符号,传递着某种信息,被人们认可而延续使用,并且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在距今7 8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就有十几种刻画符号:有类似河面的水纹形,有像田地里生长着的庄稼,还有横线和斜线相交叉的纹路,这些符号与仰韶时期的符号关联密切,甚至雷同,是中国文字产生的重要线索和资料。郭沫若曾经说过,“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以此之故,陶刻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始祖,称作“甲骨文之父”,也许不太夸张。

2.自陶而瓷的工艺进化

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人类积累了丰富的制陶经验。制作技术的成熟,使土陶器的用料、形制、装饰、制成工艺、煅烧等逐步得到发展、完善。在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无釉的陶逐步发展成为有釉的原始瓷。原始瓷自商周至战国时期的一千多年间一直在不断的发展,通过人们对成型、施釉、烧成等技术的反复探讨,终于在东汉时期制造出了瓷。民国郭葆昌的《瓷器概说》就曾指出:“中国古用陶器,厥后精进为瓷”。这是中国人对世界人类物质文明的一次重大贡献。

如所周知,春秋之后出现用陶塑俑代替活人陪葬的情况,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对人生命的尊重,这也是土陶艺术形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下层劳苦民众的拯救。1974年,陕西西安临潼考古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陶塑兵马俑手法写实,形象生动,或站或跪,姿态万千,足见当时陶塑艺术的成就。

图2 汉代陶俑②

率真而纯粹的汉代陶俑,在继承秦俑恢弘气势的同时,同汉代其他门类的艺术一起形成了浑厚粗犷、古拙淳朴的“汉风”气象,创立了中国艺术史上一道无与伦比的风景线(见图2)。“当时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尚未分化,从画像石到汉乐府、从壁画到工艺、从陶俑到隶书,汉代艺术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如果说唐代艺术更多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从而颇有胡气的话,那么汉代艺术却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2]

隋唐时期,冥器规模扩大,陶塑数量增加。特别是低温釉陶三彩陶的制作使用,是中国陶塑全盛发展的典型标志。隋唐以后,随着瓷器制造技术的日臻成熟,瓷塑逐步取代了陶塑,但陶塑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3.没落中的文化延续

由于封建社会的没落,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发展,陶瓷艺术在历经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而平民百姓中粗瓷大碗式的平实与满足却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下来,正如土陶文化得以传承至今一样。陈之佛在《中国历代陶瓷器图案概观》中指出,“道光陶技亦继承乾、嘉为清朝陶瓷发达的末期。道光以后,不仅缺乏精神的脉络,其技术的堕落,完全失却陶技的新韵了”;“清朝的灭亡,中华民国的建立,文学艺术的繁荣应该是可以期待的……当时由于军阀混战,外国势力侵略造成民穷财尽,使整个瓷器工业处于衰落状态;从纪元1911年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没有生产出任何值得引人注目的东西。”[3]

这种状况在解放后的50、60年代大生产时期得到了改变。在“大干快上”、“多快好省”方针指引下,陶瓷艺术连同其他的工艺美术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直到80年代,人们的善良、美好、朴素、真诚、单纯等真挚情感都能在陶塑、石刻、艺术品上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体现。但随着物质文化的繁荣,商品经济的膨胀,市场在影响物质的同时也波及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反映到陶瓷艺术领域,便直接导致了陶瓷艺术品位的再次流俗。工业文明的极度发达,导致了各类新工艺、新产品的层出不穷,历经几千年的土陶用品,又面临着被人们抛弃的尴尬。物质可以被替代更新,但是延续几千年的土陶制作工艺又靠什么来维系和发展呢?

三、土陶艺术的社会应用

1.器具中的应用:突出实用与方便

陶器是人类对水、火、泥土征服的结果,是人类在具备了一定技术条件下改造物质环境的能力表达。陶器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单纯的实用目的,只是作为人类生活的器具,给人类以更大的方便。随着人类对陶器认识的不断提高,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陶器便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比较常见的生活用具大致有罐、盆、碗、杯、瓶、壶、钵等种类。现存山东省博物馆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兽形壶,1959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见图3)。兽形壶为夹砂红陶 ,近似猪形,造型独特、质朴,极富情趣。兽形壶是盛酒、盛水器。此器物构思新颖,在器尾的根部有一筒形口,由此可以注入清水(或美酒),腹部用于存贮,利用兽口向外倒水(或酒液)。

图3 红陶兽形壶③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灰陶背壶是又一种盛水器。背壶直颈、鼓腹、平底,便于灌装和摆放。壶形陶鼎则是一种盛食器,下部三角形足支撑整个器体,可以在此引火加热蒸煮食物。直至现代,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户中仍用陶制的大缸盛放粮食,腌制咸菜。用陶制大盆和面,洗菜。尽管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生活用品的极大丰富,导致土陶用品不再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土陶产品还没有彻底地退出人们的生活。

2.明器中的应用:感悟恢弘及浪漫

明器,也称“冥器”、“秘器”。是古时人死之后下葬时的陪葬物品。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人殉、牲殉现象普遍。“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墨子·节丧篇》)。及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土崩瓦解,人殉、牲殉多被陶制俑所替代,一般分为人俑、动物俑。如秦始皇兵马俑中8 000多个真人真马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在两万多平方的空间排兵布阵,威武雄壮,恢弘豪迈,气吞山河,真实展现了秦代艺术宏伟壮观的气派和风格。两汉时期的陶俑,在继承秦代恢宏气势的同时,更注重对那些充满情趣的生活情景的塑造和生动率真人物表现的概括。惟妙惟肖的“说书俑”、神情陶醉的“抚琴俑”、勤劳善良的“劳动俑”、活灵活现的“观剧俑”、生气勃勃的“庄园城堡”等,充分体现了汉代艺术表现现实生活的热情以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审美取向。到唐代时期发展成为三彩陶俑,后世称之为“唐三彩”。唐三彩对比前朝的明器,富丽堂皇,制作精良,并且种类繁多。文武官员、宫娥贵妇、富商来使、江湖艺人、车马銮舆、亭台楼榭应有尽有(见图4)。此后的宋三彩、辽三彩都颇受其影响,但相比唐三彩,却缺少了“开元盛世”的生气和活力。自宋代以后,陶俑减少,纸偶增多,直至民国。

图4 陶俑③

3.建筑中的应用:尽显古拙和实用

原始先民发明制陶术后,各类陶制生活用品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同时出现的陶制建筑材料也为人类的定居生活提供了方便,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固。根据考古发现,先民使用最早的建筑材料是陶制输水管道。在此之后出现的建筑材料才是瓦,再之后便是砖等建筑材料。

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的陶管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陶质管道系统遗存。管道为泥质灰陶,表面饰蓝纹。管道一端粗一端细,便于敷设时的套接。至今中国大部分乡村街道的下水沟仍然使用这一办法,只是对管道进行了表面的改造,即陶质管道通体施釉,大致均粗,在一端设稍粗箍圈,使管道衔接更加紧密,水流更为通畅。

瓦主要有筒瓦和板瓦两种。筒瓦一般覆于屋脊或者是瓦垅,板瓦也呈弧形。现代除仿古板瓦外则为直板型。板瓦仰置于两椽之间,上下相覆相接,筒瓦覆于椽上,压于左右相邻的板瓦之上。板瓦在雨天时承接水流,以泄雨水。古代的建筑用瓦主要是皇室贵族的宫殿豪宅,百姓则用茅草覆于屋顶。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现代农村民居的大瓦房、小洋楼已经变成了现实。但作为建筑用瓦,瓦则承载了土陶艺术亘古千年的演化之路。

四、土陶艺术的审美特征

1.土陶的地域特色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俗民情有很大的差异。民间谚语就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存形态,决定了不同环境下区域文化形态的差异。不同区域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风俗,造成了各区域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物质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土陶在各民族各地区应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文化特征鲜明,民族艺术特色突出。如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历史遗存的陶器来看,造型简单大方,纹饰简洁流畅,器壁厚重结实,风格粗犷有力,带有典型的豪放不羁的北方气质。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等陶器遗存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艺术特征,即造型纤细精巧,制作精致细腻,纹饰优雅清新。“因此我们常说,南方的文化比较优雅、纤细、精巧;而北方就是粗犷、豪迈、大器。它们所发展出的美感是不一样的。”[4]

2.土陶的造型特点

土陶用品的产生和社会价值是以实用为目的、以满足生产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需求为理想的。造型的功能性是土陶用品制作的首要原因,如水缸、面盆等土陶盛器为了满足水或食物的盛放与存取的方便,器腹鼓出,空间廓大;器口开阔,便于存取;器壁厚重,结实耐用。

造型的对称性是土陶用品普遍采用的造型手法。对称成型,结构简洁大方,功能简单实用,符合社会底层民众率真质朴的耿直性格;同时也便于陶器生产,能提高制作效率。纵观陶器制品从原始土器一直到现代实用器皿,大部分形制特点都存在着对称性,这同土陶用品的制作方法和使用功能是分不开的。

造型的多样性是土陶用品生存着的社会环境丰富的必然结果。土陶之初,出于实用的目的,也存在着对当时的技术条件以及社会背景认识的不足,所以土陶制品简陋而粗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土陶制作技术的逐步熟练,对土陶的制作不再满足于实用,利用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模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植物、器物、人物等形象,丰富和发展了土陶产品的造型,如葫芦形壶、猪形壶、船形壶、人头形器盖等。

3.土陶的纹样装饰

土陶器表装饰同土陶用品的造型一样,随着人类实践经验的累积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而逐步趋向丰富。在人类制作使用土陶的过程中,刻画、捏塑、彩绘、研磨、修饰等技术及工艺不断进步,“在装饰上除素面磨光外,还有划纹、弦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圆圈纹和镂孔等” ,并逐步固化成了具有一定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同时表达人类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社会现实的纹样装饰。有具象写实的,有抽象几何形状的。“纹样之变化丰富、手法之熟练巧妙,真是中国图案的精华[5](见图5)。

图5 彩绘陶鬲②

按照纹样图案表现的内容至少可以分为3种,有几何纹样,如庙底沟文化陶器上的彩绘纹饰都是抽象的圆点、细线,还有用扩大的面作为装饰的;有动物纹样,如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彩陶上的装饰纹样以鱼的形象最为普遍,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大多是以鸟为主要题材的。其余常见的动物纹样还包括蛙、鹿等;人物纹样,如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纹盆,面上5人一组手拉手跳舞的装饰纹样,形象的展示了古人欢乐舞蹈的生活场景。

五、传统土陶的现代定位以及相关思考

耕植农业时代给了土陶广阔的生存土壤和无所不在的使用价值。从生活的多个方面,如各类工具、建筑材料,一直到追随着人去世之后的随葬品。时至今日,在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特殊时期,土陶离我们已经渐行渐远。陶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大不如前,有些完全离开了我们的视线,而少量存世的或许只是有单纯概念性的、审美装饰功能的陶制艺术品了。在物质文化相当丰富的今天,能否成为土陶一个新的繁盛的起点?答案是:只有让古老的土陶工艺结合当代的创意设计,进行广泛的生产性开发与保护,同时发扬地域特色,适合民众需求,融入现代生活,才能形成特色产业,才能让民间土陶工艺品既能保留民俗文化的古朴,又能以现代的审美情趣融合时尚,提升档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土陶特色产业良性循环,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民间土陶工艺,使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得以弘扬光大。

注释

① http://art.taocang.com/art/ren/80145.htm.

② http://zone.it.sohu.com/thread-5640151-1-1.html.

③ 山东博物馆藏品.

[1]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86.

[3]齐彪.陶艺的起源与流变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82.

[4]蒋勋.美的曙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3.

[5]张宛生.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赏析[J].文物世界,2002(5):25.

猜你喜欢
土陶陶器人类
湘西土陶创新发展探究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土陶产品设计与创新
——评《农村艺术性民间工艺》
人类第一杀手
土陶记忆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