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2012年91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2013-11-28 08:23张振财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铜陵244000
中国药事 2013年12期
关键词:医师抗生素我院

方 辉,张振财 (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铜陵 244000)

药物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据有关资料显示,儿童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2.9%,其中新生儿为24.4%,而成人仅为6.9%[1]。儿童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群体,其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2012年度收集的91例15岁以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我院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降低儿童ADR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注射室和儿科病房2011~2012年度上报的15岁以下儿童发生的ADR报告,共91例。

1.2 方法

将91例ADR报告分别按患儿的年龄、性别、药物类别、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临床表现、是否新的和严重的ADR等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91例ADR报告中,男性患儿50例 (占54.95%),女性患儿41例 (占45.05%);最小患儿6个月,最大患儿为15岁,具体情况见表1。一般的ADR有88例,占96.70%;新发出的一般的1例,占1.10%;严重的2例,占2.20%。给药途径全部为静脉滴注。

表1 ADR病例的年龄分布

2.2 引起ADR的药物种类

调查数据显示,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居首,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引起ADR的药物种类构成

2.3 ADR的临床表现

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等,其次为过敏反应,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ADR的临床表现及比例 (%)

2.4 ADR发生后处理方式

ADR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方式见表4。

表4 ADR发生后的处理方式

3 讨论

3.1 ADR与患儿性别的关系

在91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4.95%和45.05%,男孩比例大于女孩,这与多家文献[2-4]报告的比例基本一致。主要是由于男女儿童的生长特点不同所致,男性儿童一般来说发育较女性晚,但也不排除存在患儿男女比例不均的现象。

3.2 ADR与患儿年龄的关系

表1统计结果显示,0~3岁的婴幼儿发生ADR的比例最高,为54.95%。出生后1个月至3岁为婴幼儿期,此阶段婴幼儿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体内酶系统也不十分健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功能不同于其他年龄组儿童,更不同于成人,且个体差异较大,对药物十分敏感,容易导致ADR的发生。所以,临床医师应该严格按照用药指征,掌握剂量,注意给药的时间间隔,根据小儿生理特点,选择正确、合理的给药方式。另外,对于儿童用药还应加强ADR的监测。

3.3 ADR与所涉及的药物种类关系

表2统计结果显示,引起ADR的药物以抗生素最多,其中又以β-内酰胺类导致的ADR比例最高,共72例,占79.12%。这与适合儿童使用的抗生素类别有关,15岁以下的儿童可选择的抗生素范围较成人窄,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易感儿童可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或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6岁以下儿童一般禁用。磺胺类抗生素对易感儿童可有肾脏损害、白细胞减少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目前,磺胺类抗生素在儿科已很少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引起儿童软骨损害,故美国FDA及我国许多药物手册建议16岁以下儿童不使用。四环素可致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及龋齿,并可导致儿童骨发育不良,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因此,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中成药成为我院主要用于治疗患儿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另外,部分医师无指征滥用抗生素也是导致ADR发生的主要原因,提示临床医师应按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患儿ADR的发生率。

表2还显示,中成药注射剂导致的ADR发生率也较高 (13.17%),与文献调查一致[6]。中药注射剂中含有大量致敏成分,如蛋白质、淀粉等,易作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并且,容易与其他配伍药物产生不溶性微粒引起过敏[7]。提示临床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格外小心,以防ADR的发生。

3.4 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在91例ADR中,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这与有关文献[8]报道基本一致。虽然静脉用药的疗效较好,但由于药品直接进入血液,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处理,加上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直接诱因,引起ADR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输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粒,增加了对机体组织造成伤害的风险。因此,建议医师根据患儿的病情,能口服给药的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3.5 ADR与所累及器官的关系

表3显示,ADR累及器官最多的是皮肤及附件,这与蒋宇利等[9]的报道基本一致。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瘙痒、荨麻疹、红疹、丘疹为主,且大多较轻微,有的只需停药,注射地塞米松等简单处理即可恢复。另据报道[10],有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药物过敏的发生率较无过敏史者高4~10倍。因此,医师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ADR的发生。另外,在患儿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及家人还应密切关注患儿的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在91例ADR报告中,发现新的ADR 1例,为阿奇霉素引起患儿下眼肿胀。阿奇霉素常见的ADR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过敏反应,引起下眼肿胀较罕见。此例患者女性,3岁,因支气管肺炎门诊就诊,无药物过敏史,引起下眼睑肿胀机理尚不清楚。严重ADR有2例,均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血压下降、休克等。陈菲[11]调查发现,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的ADR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其中变态反应发生率较 高 (47.61%),其 次 为 双硫仑 样 反 应(21.43%)。因此,对于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患者,临床医师应该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对于出现ADR的患者,应及早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及时控制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

3.6 ADR的处理结果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表4显示,有94.50%的ADR患儿给予停药及抗过敏药物处理后症状好转;5.50%的ADR患儿停药后未经抗过敏药物处理症状好转,对原患疾病均无影响。

4 结论

ADR的发生情况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并且ADR漏报现象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应对儿童用药建立全面的、积极的、主动的ADR监测系统,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儿童生理特点的认识,加强对药物的合理应用,避免出现药物滥用、误用、不合理应用等情况。护理人员也应该提高对ADR的认知度,减少儿童ADR的发生率,减少后遗症,降低儿童ADR的死亡率,切实保障儿童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药物。

[1]谢剑.世界卫生组织力推儿童用药安全教育 [EB/OL].[2013-03-10].http://health.sohu.com/20080424/n256486490.shtml.

[2]杨汉鑫,龙瑞蓉,李湖.60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 (5):41-41.

[3]朱慧娟,李荣.97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 (6):25-27.

[4]唐宏杰.103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 (4):52-52.

[5]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Z].卫医发 [2004]285号,2004.

[6]徐德洲.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中国医药,2011,6 (10):1245-1246.

[7]王璐璐,吴宝萍.2006年度我院118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8,17 (4):94-95.

[8]肖律,钟强,谢娇,等.3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27 (2):181-184.

[9]蒋宇利,冯琳,欧宁,等.2002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中国药房,2003,14 (10):614-615.

[10]梁雁,鲁云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 (2):75-78.

[11]陈菲.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分析 [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 (1):130-131.

猜你喜欢
医师抗生素我院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