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互动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中应用的局限性

2013-12-12 18:44王晓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局限性英美互动式

王晓东

英美文学是较能体现人文学科特点的一门课程,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作为必修课开设于三、四年级。但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堪忧。因此,越来越多的教授英美文学课程的老师引入了互动式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期待提高学生的英美文学自学能力,实现既定的课程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人文素质的高级人才。

然而,互动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应用中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本文将对这些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合理地解决这些局限性。

一、互动式教学法与英美文学

互动式教学法,指“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能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并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有:(1)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帮助为辅;(2)恰如其分地设置一些难易适度的疑问,引导学生去思考与探索;(3)邀请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说并加以鼓励,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作为一门难度系数较大的英语专业必修课,英美文学课通常以老师课堂讲授作为主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使学生中规中矩地接受课本内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即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抑制学生的英美文学自主学习能力。然而,文学知识的汲取有赖于学生的参与与体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积极参与程度的影响与制约。因此,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破除 “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单一传统模式,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法模式,让学生掌握课堂这个大舞台。

诸多教学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中可以得到有效运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下面将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讨论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二、互动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中应用的局限性与解决方法

(一)学生墨守成规的学习态度导致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英美文学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虽然一直提倡学生要积极主动参加课堂活动,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不太喜欢主动参加课堂讨论和其他相关的课堂活动。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入分析。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是成绩较好的独生子女,在同龄人中优越感较强,但同时心理较脆弱,因此求知欲与独立意识较强,但行动力不强。

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限于对文学作品进行阐述与分析,不能培养学生文学自主学习能力亦不能使学生达到审美的升华。然而,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美德教育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只有充分重视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那么,怎样解决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这一局限性呢?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这一核心思想:将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讨论作为课堂活动的主要模块,把语法和词汇讲解作为辅助,同时使课堂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使其成为学习真正主人的最终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空间轻松愉快地参与课堂互动活动,在文学作品的讨论与学习中感悟人生的真善美,提高审美情趣。

其次,教师在设置课堂互动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内容结构,尽量使之充满趣味性,并尽力避免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多选择开放性的主观问题来互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英美文学课教师应该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去学习或质疑作品中的思想,提高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避免死板的模式化的理论讲解。只有不压制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与创造性,学生才会改变学习态度,并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活动。

此外,在设置课堂互动活动时要向学生表明积极参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要鼓励学生发言,邀请学生共同解决难题。

(二)部分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他们在课堂互动活动中存在心理障碍,影响课堂表现

英美文学课一般开设于三、四年级,这时的学生英语水平与一、二年级学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鉴于学生的心理与阅读能力,很多选文对这些学生来说还是相对较难。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首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抽象的语言变得具体清晰,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明了,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例如,将背景知识介绍及文本分析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并引发讨论,这样就能适当解决部分同学听说能力差带来的障碍。教师也可以选取相关联的作家代表作改编的电影片段节选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让学生进行语音及情景模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文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作家及作品,同时提高语言表达等能力。

其次,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英语水平选择不同的互动方法来发挥他们的潜能。喜欢诗歌或散文的学生可以鼓励其朗读和背诵一些经典英美诗歌与散文片段;喜欢戏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分成小组在课堂上朗读某幕戏剧对白或进行角色扮演;喜欢小说的学生可以鼓励其在课堂上与大家探讨自己对于小说的分析方法等。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因英语水平低产生心理障碍而对互动式教学活动造成影响。

(三)因规定的教学课时较少且班级人数过多,导致互动式教学活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大多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规定的教学时间平均为每周次二至四个学时,学时较少。而同时单位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和小组讨论的机会,这样就导致计划的互动式教学活动不能充分开展,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首先,教师在课前可以把即将教学的有关资料放在公共邮箱或局域网上,并布置相应的课前预习作业和小组讨论题目,即要求学生在课前先自己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指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阅读并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对所涉及的人生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而预先对所学内容进行阅读与思考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为使自己的课堂互动发言更有生动和有说服力,学生会提前查阅相应的参考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这样潜意识下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在课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相应的文学方面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网络批改学生课后作业,及时掌握教学动态。以提高学生文学赏析实践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文学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网络为载体,教师可以与学生有效沟通,充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可以克服心理障碍,有效利用课外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三、总结

大量实践与研究表明,在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法可显著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果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简要地讨论了一些互动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的应用中存在着的局限性与解决方法,而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诸位教授英美文学课老师的摸索与实践。

[1]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J].外语教学,2000(3):52-55.

[2]戴炜栋.序言[A]//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一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杜瑞清.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

[4]何兆熊.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4(6).

[5]黄和斌,等.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申富英.英美文学学习指南[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7]谢洪,刘海量.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互活动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8]张家骅.也谈高校专业外语教育改革[J].外语研究,2003(1).

猜你喜欢
局限性英美互动式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