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商科专业的误区

2013-12-18 17:16薛涌
中国报道 2013年5期
关键词:商学拜金主义商科

薛涌

中国留学生选择专业时的铜臭气越来越重,这已经是个怨声载道的事实。这身铜臭气怎么染上的?原因多种多样。

最近,我发了数条微博,要大家警惕美国本科的商学教育,并且开始在报纸上发表系列的专栏文章,分析美国商学本科的种种问题。本科商学教育的问题早已引起美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有关的媒体报道、研究乃至专著都相当多。只要关心大学教育,阅读稍微勤奋点,就会有所了解。更为重要的是, 如今中国“留美潮”越来越高,中国学生纷纷到商科扎堆,乃至许多班上有半数甚至80%以上的中国学生。指出美国本科商学教育的问题,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对美国大学本科商学教育的抨击立即引起一片网络“论战”。这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中国留美的学生中商科比例最高。这些人已经构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希望借“留美商科”的牌子抬高自己的身价。其中我遭到的最典型的人身攻击之一是:“你一个文科助教,嫉妒商科的高收入,所以要刻意贬低人家。”我随即把美国最权威的薪金网站PayScale上大学本科毕业生日后的起薪和年薪表贴出来,证明学商科专业的毕业生的日后收入很低,甚至比我的本行历史专业的收入还低。

美国那些经济学教授或商科教授,本科大部分都不是读商科。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商科教育重点在研究院层次,比如MBA。这也是常识。本科的商学教育,除了沃顿和MIT斯隆等几个例外,整体水平比较低。这早有一系列的数据证明:商科学生入学时的SAT成绩普遍低于大部分学科的学生;在学期间,用功程度不如其他学科的学生,学业进步也明显滞后;日后深造,无论是考法学院还是商学院,成绩都低于大部分学科;虽然美国本科生中读商的比读普通文科的数量多一倍,但哈佛、斯坦福、沃顿等著名商学院录取的MBA学生中,本科文科出身的要比商科出身的比例高一倍……这些铁铮铮的事实,怎么可以无视?

可以说,整体而言,商学本科是美国高等教育中最大的豆腐渣工程之一。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福特基金会就有专门的报告提出警告:美国本科生学商科盲目性太大。如今此风愈演愈烈,有21%以上的美国大学本科生到商学院扎堆。中国留美的学生,读商科的比例恐怕远远超过一半以上,有着更大的盲目性。面对这种盲目的拜金主义教育观和“留美商科热”,我们这些在外面有些经历的人当然有泼冷水的责任。

中国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意思无非是说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商学化的社会,从事商务、法律等实际工作的人,收入比起从事历史、文学研究的要高得多。这也是不争之事实。但是,有两点我们需要注意。第一,虽然是在这样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但钱并非衡量一切的尺度。在顶尖大学的文科博士课程中就能看到,许多年轻学子放弃高薪,宁愿苦读博士。社会对此有着充分的尊重。你听不到哪个大经济学家会气势汹汹地指斥:你的工资单敢拿出来晒晒吗?

第二,即使是想从事实业赚钱,也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更聪明的办法是接受好的教育、提高素质。《华尔街日报》就曾报道过一项研究:商科大学生毕业时起薪也许比文科生高一些,但中年后被后者反超。这是因为那些文科生接受的本科教育更靠谱儿些,日后投入实业,成就比商科学生更高。这大致也被PayScale的资料印证。

中国的“商科热”如今可谓高烧不退,其根源不仅是拜金主义,而且是急功近利的拜金主义。

猜你喜欢
商学拜金主义商科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我和我的微信公众号——『商学主义』
Case study of the steps a high school student must take to become an entrepreneur.
对商学一体的“衡中模式”说不
当代拜金主义思潮对微商文化的影响研究
当代青年的拜金主义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女性拜金主义择偶观研究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当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