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园枪声又起

2013-12-20 05:21
中国报道 2013年1期
关键词:持枪大屠杀攻击性

2012年12月14日,康州内陆小镇Newtown 迎来似乎是很平常的早晨。离圣诞节还有十天,Sandy Hook小学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对即将到来的圣诞老人许愿。然而,此时造访的是Adam Lanza,一个患有自闭症的20岁青年。他以面罩、防弹衣和一支半自动步枪、两支手枪全副武装,强行冲入刚刚强化了保安设施的学校。十几分钟内,20个六七岁的孩子和六位老师及员工被射杀。Adam Lanza则在警方到达之际举枪自杀。人们事后发现,Adam Lanza在进行这场大屠杀之前,先在家中将自己的母亲杀害,而他携带的弹药足以杀死校内所有师生。警方晚到一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又一惨案使枪支管理这一公认已经死掉的政治话题再度复生。要知道,克林顿时代通过了限制攻击性武器的法案,至2004年到期。当时正是小布什任上,自然屁股坐在持枪派的一边。持枪权一直是共和党手中的一张硬牌,并声称民主党要通过剥夺枪支来剥夺公民的自由。2004年大选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还特别上演“狩猎秀”,以让持枪派安心。日后民主党就再不谈枪支问题。不仅奥巴马两次成功的大选都绕开了枪支问题,而且一些民主党议员的竞选广告也以自己射击的镜头为主题。

在美国,禁枪在政治上根本不现实。究竟禁枪还是持枪对社会更安全,确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双方都有一大堆数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持枪派一直声称,这种大屠杀之所以发生,是受害者手无寸铁。也无怪德州州长佩里事后立即呼吁:把教师们武装起来。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Nicholas Kristof在大屠杀之后撰文指出,5岁至14岁的美国孩子,比起其他发达国家的同龄人来说,被枪所杀的可能要大13倍。美国每20分钟就有一人被枪杀。美国有长达五页关于梯子的规约,对枪支则放任不管。梯子的事故每年导致300个美国人死亡,枪支则导致3万人死亡。难怪网友在Facebook上留言称:“买杆枪比收养只宠物都容易。”通过加强枪支管理而减少悲剧,这方面其他国家已经提供了现成的经验。澳大利亚在1996年发生35人被射杀的惨案,逼着保守派首相禁了若干攻击性武器,回购了65万条枪,严格有关持枪执照等方面的法规。这样的法规没有禁枪,但把澳大利亚的私人枪支减少了五分之一。结果非常明显:使用枪支谋杀的比率下降了40%。

Sandy Hook小学的大屠杀似乎唤醒了美国人。一个对枪支、对孩子都很负责的中高产家庭妇女教会了孩子射击,结果不仅自己被孩子用其合法购买的枪支所杀害,而且这些枪支还造成了一场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一直力促枪支管理的民主党参议员Dianne Feinstein发誓在新国会开始的第一天就要推出禁止攻击性武器的法案。她悲愤地说:“如果有一个最安全的地方的话,那就是孩子们所在的学校。但是,就在学校中,我们看到六七岁的小小躯体都中了数枪,而且我们有20个这样的孩子。这是美国吗?”事后一系列民调显示,美国支持严格枪支管理的人数飙升,达到54%到57%。Bushmaster 品牌的枪支生产集团Freedom Group背后的主要持股机构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立即宣布卖掉对这个集团的投资,美国的大体育连锁店Dick’s也宣布停售武器。然而,更为冷峻的事实是,在Newtown大屠杀之后的四天内,美国死于枪支暴力的人数已经超过300人,只是没有人注意而已。虽然这次大屠杀使主张枪支管理的势力抬头,但考虑到美国持枪文化之盛,持枪利益集团之盘根错节,枪支这一美国的悲剧恐怕不会在Newtown终止。

猜你喜欢
持枪大屠杀攻击性
犹太人大屠杀并非始于集中营,而是仇恨言论。这段历史不可忘却 精读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持枪最多的国家
持枪最多的国家
反思?
禁枪可行吗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