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蔗新品系“闽牧02117”在福州点试验表现

2013-12-28 02:10姚运法洪建基曾日秋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叶茎鲜草品系

姚运法,洪建基,曾日秋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36300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非粮型畜牧业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受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重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先后从甘蔗杂交育种中选育出饲料用杂交甘蔗闽牧42 和闽牧101 两个新品种,并通过福建省和国家牧草品种专业委员会审定,已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为继续定向选育适宜亚热带地区栽培的牧草蔗新品种,本课题组以优异甘蔗品种为母本,抗逆性强的野生甘蔗刈手密等为父本配对杂交组合,筛选出一批优异的牧草蔗材料,对较优的牧草蔗杂交后代新品系进行不同点的区域试验,评价牧草蔗新品系在福建地区的产量、农艺性状表现及适应性,为牧草蔗新品种审定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试验于2009 ~2011 年在福州市北峰进行。供试材料为闽牧0211 (品系)7、闽牧101 (品种)、闽牧42 (品种)。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品种 (系)为闽牧02117、闽牧101(CK1)、闽牧42 (CK2),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株距20 cm,畦带沟宽70 cm,每667 m2种植5 000 段双芽种茎,施复合肥50 kg 作基肥,刈青后施2 次追肥,每次施尿素5 kg,其他措施一致,按丰产栽培技术进行。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

观察记载发芽率、生长速度、越冬越夏能力等,生长中后期进行刈青,每年刈青3 次,分别在4 月、7 月和11 月进行,调查草层高、小区鲜草产量和单株分蘖数等性状,并分别取10 株称重,测定叶茎比,同时取样称鲜重,在100 ~105℃下烘干至恒重记录干物质重。利用DPS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鲜草产量

表1 结果显示:平均每667 m2鲜草产量,2009年闽牧02117 为11.52 t,分别比闽牧101 和闽牧42增产7.0%和17.2%;2010 年闽牧02117 为13.83 t,分别比闽牧101 和闽牧42 增产8.1%和21.4%;2011 年闽牧02117 为12.57 t,分别比闽牧101 和闽牧42 增产17.2%和34.0%。从连续3 年区域试验鲜草产量综合结果看,闽牧02117 年平均鲜草产量为12.64 t,极显著高于2 个对照品种闽牧101 和闽牧42,说明在福州地区栽培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

表1 牧草蔗区试品种(系)不同年份鲜草产量

2.2 主要农艺性状

主要农艺性状观测结果见表2。

2.2.1 草层高 每年分别于4 月、7 月和11 月进行考种,结果表明:4 月、7 月和11 月的草层高度3 年平均值均以闽牧02117 最高,分别达222.3 cm、260.5 cm 和251.1 cm,均明显高于2 个对照品种,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

2.2.2 单丛分蘖数 闽牧02117 年平均为20.7 个,与闽牧101 (20.6 个)相当,但显著高于闽牧42(18.2 个)。

2.2.3 干鲜比 参试品种(系)各测定月份的干鲜比在17.5% ~25.7%之间,以闽牧02117 在11月份最高;全年平均值闽牧02117 为22.5%,明显高于闽牧101 (20.8%)和闽牧42 (18.4%)。

2.2.4 叶茎比( 干重) 参试品种(系)年平均比值大小顺序为闽牧02117 (0.61)、闽牧101(0.56)、闽牧42 (0.52)。其中,以11 月份比值最高,分别为0.65 (闽牧02117)、0.60 (闽牧101)、0.57 (闽牧42)。因此,不论年均值,还是月份值,闽牧02117 均高于闽牧101 和闽牧42。表明闽牧02117 叶产量丰富,适宜在福州市推广。

表2 2009 ~2011 年不同时期刈割牧草蔗各品种(系)农艺性状表现

3 品种综述

牧草蔗新品系闽牧02117 在2009 ~2011 年福州点区试中,产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闽牧101 和闽牧42 两个对照品种,表明闽牧02117 在福州地区栽培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且表现为生长速度快,分蘖数及干鲜比与对照品种相当,干重叶茎比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经3 年的区域试验表明,闽牧02117 适宜在福州地区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叶茎鲜草品系
10个团豆新品系在绥阳县的田间性状及产量表现
春(外二首)
穿心莲等级与叶茎比、浸出物及内酯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春天里的小脚丫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我的植物朋友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一只羊的结局
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鲜草饲喂獭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