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对策

2013-12-31 06:35刘丽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9期
关键词:对策小学语文

刘丽

摘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习作是一项具定创造性的作业,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才能有所成效。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鼓励性语言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好的创作欲望,从而克服习作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误区教学 对策

一提到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却只能在低谷中呻吟、徘徊。老师讲授习作知识时可以侃侃而谈,却不能领着学生操作,为学生示范;家长辅导习作,求助于各式各样的作文汇编,却也只是徒劳无功。真可谓谈“作文”色变,作文难就成了“历史性”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随着城乡教育均衡化理念的提出,农村教育的许多问题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开始引起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环境,去挖掘,去积累在农村中所特有的文化,找寻语文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让新课程在农村这块土壤上更好地生长。另外在农村生活中,处处有传说,小到一个村子名字的由来,大到一些历史人物。想当初,我们很多人的小时侯的闲暇时间就是在听老人们诉说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度过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教学的课后,我组织学生回去听老人讲述这些故事,学生通过自己的笔将它变成文字。学生在挖掘农村资源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有积累,才有发酵的资本,这融入到习作课堂中,让农村的习作教学的课堂焕发出独有的清新的生机。 笔者经常会遇到小学生对写作持有畏惧的态度,这些孩子并非没有写作的天赋,写出来的文章却总是乏善可陈,平铺直叙。究竟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1、作文教学随意性大

教师对整个学年的作文教学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断章取义,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不到重点,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学习过程断断续续,没有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在老师这种滑稽的思路指导下,会有鲜活的写作思路吗?会燃起对文学的热情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2、作文教学形式单一,训练无重点,指导不到位

文学创作是一个挥洒热情的过程,更是一个谱写灵魂的过程。这里提到的两点很重要,第一个是“热情”第二个是“灵魂”。一个成功的文学创作者在书写作品的时候要保持充分的热情,一腔热血肆意挥洒。一个作者,在自己的作品受到抨击的时候,是很容易影响创作热情的,学生也是一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

3、讲评偏“简”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好的作品是改出来的。”确实,每篇文章可以一气呵成,但是几乎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经历过成千上百次的修改与磨练。初成而就的文章犹如刚刚成形的泥塑,需要雕刻师成千上百次的精心雕琢,才能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写成之后多次修改,让学生们在修改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总结技巧。

4、批改“失调”

教师对于文章的批评修改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文章质朴无华,有些文章语句优美。这两类文章都可以感人至深,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有些教师在修改的过程中却敷衍了事,只是注意到了那些吸引人的语句。殊不知,这些被圈点的所谓优秀语句,甚至与文章毫无关联,甚至是无病而呻。当学生拿到自己的作业本时,发现这样的句子被老师大家赞许,是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的。老师应该在平时的写作评判中,仔细分析学生的文章。有些学生的作文质朴无华,却抒发了真情实感,老师也要对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中大家赞许,多加表扬。这样就不会因为点评的偏颇而错误地扼杀了一两个列夫托尔斯泰。

二、针对误区的具体对策

1、逐步训练由学生自己改, 改要着眼于内容

小学生的课本上,几乎都会留下几个可爱的点评符号。这些符号是老师留下的,意在告诉学生,此处应该删减,此处应该调换语序。学生在看到这些点评符号后,就会知道自己是哪里错了,哪里写得不恰当。学生们通篇浏览一下文章,再配合上标点符号,就会知道是哪里错了,哪里需要删改。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就会自己删改。在删改的过程中,会懂得自己写作时的毛病。这样,在下一次写作时,就会总结一些写作技巧,注意躲避这些语病。

2、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聪明喜欢学习、不以向低位比自己低的人提问为耻。三个人里面肯定有我的老师。这些句子都表达了在学习中提出疑问是很重要的。只要思索,就会有问题。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学生们就会积极动脑,在动脑的过程中,就会迸发灵感。根据这些灵感,学生们会写出很好的文章。

3、坚持“七分导改”

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侧重于指导学生对于文章的修改至上。我认为,如果让学生产生渴望获取的动力,让学生们多在实践中学习,了解生活中的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教师应该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指导。

(1)让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进行修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之后迅速修改。在学生刚打完草稿后,对文章进行一番认真的检查,从中心思想到层次安排。(2)指导小组修改。俗话说“旁观者清”,学生们在写完之后很累,脑袋都木了,当然发现不了写错的地方。特别是语言上的毛病,这是由于学生作文时间较长导致的。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到指导学生及时自我修改的局限性,应该给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也就3个人到5个人。进行小组修改。这一方法可以弥补缺陷。让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毛病和优点。进行互相评品,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点,在评品中对照自己的作文。(3)指导集体修改。教师在学生进行了一番自我修改和小组修改后,可以抓住学生习作中表现出来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班上对选读的有代表性的作文公开发表评价。有了共性认识之后,再作具体的指导,学生就极易接受了。让学生相互了解对方的不足之处,相互学习,这样才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

总之,农村作文教学是整个素质教育任务中的重点与难点。但是农村的作文教学却总是具有希望的。孩子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才。因此,农村的作文水平高低会拖累了整个社会主义素质教育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本主义,人生来自由可是它时刻带着铁链的思想。通过博取众长,博古通今,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培养出新一代的文学少年,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对策小学语文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