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早读课的高效策略与研究

2013-12-31 06:35李秀敏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9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初中语文

李秀敏

摘要: 语文教学改革日益深入和广泛,而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阵地的早读,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提高早读的效率了。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早读课效率呢?应从明确早读的意义与目标和方法指导、有效组织等方面注意加强,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早读 策略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研究和高效利用语文早读课,科学地利用好这一黄金时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有利于补充、巩固、深化和拓宽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使早读课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记忆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语感,激发学习兴趣。

研究和高效利用语文早读课,科学地利用好这一黄金时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有利于补充、巩固、深化和拓宽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使早读课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记忆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语感,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着单调、乏味、无序、低效等现状。正是基于这点,作者对高效早读课的策略进行研究,试图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旨在通过对早读课的必要性,早读的现状及原因,早读高效策略的探讨等方面的研究,切实提高早读课的效率,使学生尽可能扩大语文阅读量,增加语文积累,发展语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并且试图为达到初中语文早读课的高效摸索到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1 语文高效早读的必要性

1.1高效早读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初中语文学习,是通过对教材中字、词、句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逐渐培养语言习惯和语文素养,从而达到在口头上和书面上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可见一斑。阅读和背诵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所以如何高效早读是至关重要的。

1.2高效早读遵循了记忆的心理规律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在清晨最清醒,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所以语文早读课就要利用这个“黄金时间”,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刺激大脑强化记忆,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一定要允分利用好早读课。

1.3语文早读的现状及原因

语文早读课存在着单调、乏味、无序、低效等现状,具体表现在:(1)没有明确的目标, 很多老师对早读课缺乏明确的目标要求,多数学生早读经常随心所欲,读什么,达到什么目的都不很清楚。(2)没有确定的内容,学生随意选择早读内容,教师很少过问。(3)单一枯燥的早读形式。老师们都知道早读在于“读”,但怎样读,却缺少认真研究的。一节早读课下来,基本上是学生独自朗读。长时间单调朗读,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并产生厌倦情绪,久而久之,早读的声音越来越低弱,课堂也会显得越来越沉闷。

造成语文早读课如此现状的原因大致有:(1)管理措施不力。学校管理层不关注早读课,无必要的相关制度;老师指导不到位:迟到,中途退场,对学生不严格管理,借早读处理班务等;学生自制能力差,不出声等,甚至做小动作、睡觉、上厕所等。(2)教师责任心不强。语文老师思想上不高度重视早读课,甚至利用早读课备课、批改作业等,并且缺少计划性,缺乏准备,缺少目标意识。(3)布置早读内容随意性强,学生读法单一,缺少指导。

2 语文早读高效策略的探讨

2.1目标的明确性是高效早读的前提

要提高早读课效率,首先要明确早读任务。老师要在早读课前,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有目的朗读,朗读的过程实际上是探索文字语言的“义蕴”的过程。运用朗读,可以感受作品中的词语的准确,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谋局布篇,感人的细节描写,严谨的句式排列,优美的韵律。可以帮助学生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 使他们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 在早读开始时,就可以通过投影或板书的方式,给学生以明确的早读目标。早读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早读内容。老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读什么。早读范围广泛,但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安排的量要适宜,保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明确早读要求。根据不同的早读内容,老师要明确要求,如泛读了解、熟读领悟、背诵默写等。早读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不宜定得太高,要使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成功的喜悦感。

2.2内容的多样性是语文高效早读的载体

(1)读课文。教材的选文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这是早读的重点。课文不能泛泛地盲目地读,应针对不同文体、根据各自重点有针对性地读,读出效果,读有收获。

(2)读基础知识。考纲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文学常识,易错易混字音、字形、成语。

(3)读美文佳作。学生作文内容要求充实、有文采,语言表达中的仿写句更追求辞藻华丽优美。为了适应考试要求,每天早读课,可以印发一些美文和作文素材,让学生进行诵读,或是安排学生诵读平时在积累本摘抄的美文佳句哲理句,让他们多渠道地积累作文素材。

(4)读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体现了教师授课的精华,也凝聚丁同学自己的心血,是教材的“袖珍版”、“缩写本”。

早读的内容应是丰富多采的,语文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实际进行布置,并把早读课内容纳入学期教学计划,将每天早读的内容与达到的目的作为备课内容的一部分,对于每一节早读课还要写与教案,针对考点难易深浅的小同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使每天早读课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2.3方法的灵活性是语文高效早读的途径

语文老师要积极改变以往晨读课单一的现状,使它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可以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指导活动,比如采用模仿名家或教师录音读,提示关键词、看图读,唱、动感等表演性的读;齐读、比赛式朗读、背诵式朗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吟诵读、白由读、接力读、表情朗读;大声读、小声读和默读等各种形式朗读以活跃早读课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方法还有很多,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读,在朗读中领略早读的情趣和乐趣。这样可以丰富早读课内,活跃早读课气氛。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