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频段高效功率放大器设计

2014-01-01 03:09刘传洋蓝永海
无线电工程 2014年4期
关键词:功率管栅极电路设计

刘传洋,蓝永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浙江嘉兴314033)

0 引言

随着有源相控阵系统在机载平台的应用,通信对抗系统不断向小型、轻便和节能方向发展,提高功放效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功放效率和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发展密不可分,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诞生,因其具备高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等性能,使功放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广泛应用于雷达和通信等领域[1,2]。

选用了一款高效GaN功率放大器件,为其设计匹配电路,使得该器件在L频段(0.96~1.25 GHz)内满足输出功率大于100 W,效率大于50%。

1 总体设计方案

1.1 功率管的选择

为了实现在 0.96~1.25 GHz频段内输出100 W的功率,对射频功率管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导通电阻要小、输出寄生电容要低等。常用的场效应晶体管输出功率有限,效率相对较低,不能满足高效率要求。因此,具有较高功率密度、低导通电阻、低寄生电容和高输出阻抗的宽禁带器件是实现设计的首选[3-5]。

经综合比较,选定CREE公司的GaN功率管CGH40120F,此功率管的P1db输出功率110 W,小信号典型增益20 dB,典型效率达到70%。

1.2 放大器电路设计

设计思路:首先对功率管进行直流分析确定功率管的静态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再利用ADS软件进行仿真,得到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电路并对其稳定性加以分析;最后加工印制板、调试及改版。

1.3 直流分析

对功率管进行直流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功率管的电流-电压(I-V)曲线确定功率管的静态工作电压和电流。选择正确的直流工作点以及适当的直流偏置电路,对获得设计要求的交流特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利用ADS软件对该器件进行直流分析的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厂家提供的器件资料及图1中的I-V静态曲线,选取Vds=26 V、Vgs=-2.9 V作为功率管的静态工作点,此时放大器工作在AB类工作状态,在满功率输出时效率较高,线性度也较好[6-8]。

图1 I-V静态曲线

2 关键技术

2.1 时序控制设计

众所周知,GaN器件是负偏置工作器件,漏极和栅极的供电需要一定的时间控制。如图2所示,上电时必须先开启栅极电压Vgs,然后才能开启漏极电压Vds;反之,断电时,先断开漏极电压Vds,然后再断开栅极电压Vgs。

图2 功率管上电断电时序图

很典型地,偏置电压是通过一个1/4波长线引入到射频电路中功率管的电极。在这需要注意的是,漏极上电时,栅极不可以悬空或者接地,否则极易引起类似振荡现象而导致功率管的损坏[9]。

2.2 供电电路设计

在放大器的设计中,其供电及偏置是非常重要的。放大器电路的电源供电和偏置设计不好,将严重影响功放的指标和稳定性。GaN功率管CGH40120F的供电电路设计原则如下:

①反射小,即对主传输线的附加驻波要小;

②引入噪声小,即要求在有高频能量传输的网络中,尽量使用无耗网络,如果实在不能避免则必须要加滤波网络来减小附加噪声的引入;

③附加损耗小,即要求在频带内呈现纯电阻要小,使能量尽可能的沿主线传输到负载,但有耗网络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驻波,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要进行取舍。

3 ADS仿真和稳定性分析

3.1 ADS仿真

用ADS仿真设计功率放大器,最理想的情况是器件生产厂家提供大信号情况下的器件模型,而CREE公司恰恰提供了功率管CGH40120F的大信号模型。这样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匹配电路的仿真优化。

匹配电路的设计,实际上是以共轭匹配的方式,将器件的端口阻抗逐渐变换到50 Ω。器件的输入/输出阻抗是随着工作频率变化的,所以在进行阻抗匹配时,不可能在所要求的频段内达到完全的匹配。一般工作频带越宽,阻抗变化越大,匹配电路的设计就越困难。为满足宽带匹配要求,一般都是进行多节的阻抗变换,即在输入端和输出端有多段微带线级联,每个微带线有长度和宽度2个变量[10]。匹配电路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匹配电路仿真模型

仿真时既要兼顾功率输出大小又要兼顾效率的高低,此外还要考虑到实际馈电电路的影响。这样就可对设计好的宽带匹配电路进行大信号S参数仿真优化,通过仿真优化,在 L频段(0.96~1.25 GHz)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分析得知,功率管CGH40120F输出电路匹配较好,在频率范围为0.96~1.25 GHz内,正向传输增益>12.8 dB,输出端口驻波<1.6,说明正向传输很大,反射很小。因此采用节数较多的微带线匹配法结合ADS对设计目标进行优化,减少了人为调试,对功率管匹配网络的实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图4 功放电路仿真结果

3.2 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11]是指放大器抑制环境的变化,维持正常工作的特性的能力,是设计中关键因素之一,它要求设计好的电路稳定输出功率,不自激而且远离自激振荡状态。因此,在放大器阻抗匹配电路设计完成之后必须进行稳定性分析与仿真。

放大器稳定系数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稳定系数StabFact1﹥1,说明放大器在此频段内无条件稳定。

图5 稳定性曲线

4 仿真的局限性

仿真与实物之间肯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在本设计过程中,误差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参数设置不准确。主要是印制板材的参数不准,如介电常数、板材厚度不均匀,各数值误差范围较大等;

②用S参数提取的数据有误差。尽管在优化过程中尽量使两者的S参数一致,但毕竟不可能完全一样,提取的参数和实际有差别;

③印制板加工过程中引入的误差;

④仿真算法引入的误差。在仿真过程中,各元器件都是用理想元件来计算的,必然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12]。

5 测试结果

根据仿真设计过程,加工了一块该放大器的电路印制板,板材为0.5 mm厚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双面覆铜板。装配好一个模块,经过简单调试后,对该模块进行了测试。测试条件是:连续波工作,漏极Vds=26 V,栅极电压Vgs=-2.9 V。该放大器输出100 W时的效率测试曲线如图6所示,可见在0.96~1.25 GHz频率范围内效率大于50%。

图6 放大器效率测试曲线

6 结束语

给出可用于实际设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射频电路设计师的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从设计可以看出,GaN大功率器件在宽带和高效率应用中有着非常优异的表现,在L频段(0.96~1.25 GHz)可以达到连续波输出功率100 W,效率大于50%,验证了GaN功率器件的高效率特性。可以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GaN功率器件的面世,相对传统的双极型晶体管和MOSFET场效应管的优势将更大,从而能更好地满足未来通信对抗系统高效率的要求。

[1] TIM MCDONALD.GaN功率技术引发电子转换的革命[J].电源技术应用,2011(1):71 -73.

[2] 张光义,王炳如.对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一些要求与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应用[J].微波学报,2008,24(4):1-4.

[3] 毕克允,李松法.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发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1(1):6-10.

[4] 张波,邓小川,陆万军,等.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38(5):619 -623.

[5] 赵正平.发展中的 GaN微电子(二)[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6(4):353 -357.

[6] 白晓东.微波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84-249.

[7] ROHDE U L,NEWKIRK D P.无线应用射频微波电路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32-441.

[8] WEBER R J.微波电路引论-射频与应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32-441.

[9] 顾卫东,蓝永海,王姜铂,等.X波段功率放大器设计[J].通信对抗,2011(1):50 -53.

[10]马立宪,李民权.LDMOS宽带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设计[J].电子器件,2011,2(34):176 -178.

[11]陈邦媛.射频通信电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47-268.

[12]杨贤松.用ADS进行宽带微波功放的仿真设计[J].通信对抗,2006(1):55-57.

猜你喜欢
功率管栅极电路设计
基于GaN HEMT的L波段600W内匹配功率管设计
基于GaN HEMT的S波段小型化内匹配功率管设计
离子推力器三栅极组件热形变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一种车用醉驾检测电路设计
Altium Designer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栅极液压成型专用设备的研制
开漏输出比较器的峰值检测电路设计
金属钼栅极高温定型处理技术研究
交流调速控制器MOSFET 功率管选型与发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