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党组织要在实现强军目标进程中发挥好三个关键作用

2014-01-11 12:50门贵臣
政工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强军官兵军队

●张 勇 门贵臣

军队党组织要在实现强军目标进程中发挥好三个关键作用

●张 勇 门贵臣

习主席强调指出:“搞好军队党的建设,是军队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军队全部工作的关键”,要求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思想和组织保证”。面对新使命的召唤,军队各级党组织必须把自己的角色更加准确地定位在实现强军目标的要求上来,在实现强军目标进程中充分发挥好三个关键作用。

一、必须发挥好观念更新的“先行者”作用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军官兵衍生于机械化半机械化战争时期的思想观念如何适应强军目标引发的变革与挑战,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军队党组织必须首先清醒面对和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说,“比向军人灌输新思想唯一更难办的事就是消除他们的旧思想”。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更新过程的长期性和效果产生的渐进性决定了军队党组织必须全方位地把思想观念的转变贯穿于实现强军目标的全过程,在观念更新上为广大官兵举好旗、定好向,始终扮演好“先行者”的角色。当前,最主要的是树立和强化以下几个观念:

一是综合安全观。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日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军事安全已不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唯一变量,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诸领域的安全互相支撑、互相影响,紧紧地交织缠绕在一起,构成了现代安全领域错综复杂的态势。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作为军队建设“领军人”的各级党组织,要带头转变“军队维护国家安全就是维护国防安全”的固有思维,明确我军不仅要维护国防安全,还要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不仅要捍卫领土、领海、领空安全,还要捍卫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不仅要应对传统领域的威胁,还要应对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

二是战略谋划观。信息化战争是体系对体系的战争,作战维度的升华、战线领域的延伸,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决策时必须从战略全局着眼,从整体利益出发。要冲破本位主义的束缚,真正确立信息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思想,摒弃私念,切实按照“打赢”的要求部署部队、设置机构、调配干部、检查考核。要杜绝目光短视的行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追求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在战略规划上注重保持部队建设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三是信息制胜观。未来战争将是制信息权的争夺,谁掌握了制信息权,谁就拥有更多获胜的机会。军队党组织树立信息制胜观,就必须强化信息就是资源、就是优势、就是战斗力的意识。要以信息化改造为牵引,不断提高教育训练的科技含量和实战水平,在扩大信息共享幅度的同时,加大信息防护力度,切实把增强官兵信息素质、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作为加快推进整体转型、提高打赢能力的关键环节。把握住这一点,就抓住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

四是效益导向观。那种“只计投入,不计产出”或者“高投入,低产出”的做法与实现强军目标背道而驰。各级党组织要把以效益为导向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把效益的显现性与潜在性、短期性与长期性、具体性与综合性有机结合起来,统一地体现到决策和领导工作中,在实施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中提高我军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二、必须发挥好着眼打赢的“实干家”作用

军队强不强,主要看打仗;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赢得战争是任何时期、任何类型军队的至高追求和价值体现。习主席指出:“军队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来展开,成为部队战斗力的增强剂和功放器。”只有成为时时刻刻谋打赢、扎扎实实练打赢的实干家,党组织才能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在工作标准上,要真心实意地把打赢能力强弱、训练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业绩的参照系。由于受消极思想影响和小团体利益驱动等原因,个别党组织在实际工作标准的选择上出现了不利于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多元化倾向。如有的党组织重管理、轻训练,奉行凡事保平安、无过则是功的“安全标准”;有的热衷于出经验、争彩头的“材料标准”,等等。诸如此类的各种标准,迟滞了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建设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思路就是端正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断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以强军目标要求为统揽,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最终目的,以战斗力标准检验各项建设和改革成效,以推进、跟进、逼进的姿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打赢,促进战斗力的全面提升。

在教育训练上,要把瞄准未来实战作为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路径取向。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家发展面临的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再加上在长期和平环境中缺乏战争磨练,使得“瞄准未来实战”在我军教育训练中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进一步突显。因此,军队党组织必须始终树立起“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训练思维。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训练的标准和难度,把教育训练的立足点放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基点上,从难、从严考核验收;要大力拓宽教育训练的内容,除了军事技能外,还要把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作为重要内容,使广大官兵既有坚实的军事基础,又有丰富渊博的科技文化知识;要追踪世界军事科学的新动向,及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作出新决策,不断开拓教育训练的新领域。

在人才培养上,要把全面提升官兵素质作为谋打赢、练打赢的基础工程。官兵素质是军队建设水平的基本标志,是我军履行好新的历史使命的决定性因素。军队党组织要适应履行新使命的需要,努力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官兵。要教育引导官兵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牺牲奉献精神;要把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知识武装作为提高官兵现代军事素质的基本途径,不断增强官兵现代意识、科技意识,提高驾驭最新装备的能力;要坚持把提高思想觉悟与提高全面素质结合起来,把灌输先进思想与学习文化知识相统一,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要突破重德轻才、重才轻德的倾向,树立德才并重、重视真才实学的用人观,实现由片面性选才标准向科学性选才标准的转变,不断夯实谋打赢、练打赢的人才基础。

三、必须发挥好图新求新的“引路人”作用

实现强军目标是我军面临的一个新的实践过程,要求军队党组织必须不断地以创新的思维、理论、方法、制度来应对各种新挑战,坚持把创新能力作为衡量先进性的恒定标准,使之成为实现强军目标的动力源。党组织的创新能力深深根植于广大官兵之中,离开了广大官兵的参与而空谈党组织的创新是缺少群众基础的,也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因此,军队党组织在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引导广大官兵不断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当好他们图新求新的引路人。

不断激发官兵的创新责任感和积极性。创新责任感和创新积极性是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具有的主观因素和内在动力。党组织要引导官兵把提高创新能力与履行军人义务结合起来,教育官兵认识到创造性地履行好军人义务是新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名合格现代军人的必备素质;要引导官兵把提高创新能力与完成本职工作结合起来,鼓励官兵立足本职搞创新,从而激发官兵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要引导官兵把提高创新能力与个人成长进步结合起来,使官兵真正把创新能力作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把增强官兵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抓好部队建设的重要课题。各级党组织在强化官兵军事技能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构建学习型军营”和“争做学习型军人”活动引导官兵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并在保证效率和效果的前提下加强对官兵的理论传授和业务培训,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催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要相信群众的创新热情和首创精神,把“在实践中创新”作为增强官兵创新能力的首要途径,积极鼓励和促进认识层面创新成果向实践层面创新成果的转化;要大力发扬军事民主,发挥官兵集体智慧的力量,逐步走开从个人创新到群体创新的路子。

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民主和谐氛围。人才创新热情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延续需要一个“以创为荣、以创争先”的氛围导向,而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是党组织开展创新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要大力宣扬优秀人才的创新事迹,在军营中形成“学创新,赶先进”的主流舆论氛围;要把创新标准贯穿到检查评比、干部使用等涉及集体、个人荣誉和利益的实际工作中,改革现有制度中与鼓励创新不相符合的内容,用好政策调控这根“杠杆”;要宽容官兵在创新中遭遇的挫折和失败,不搞“一票否决”式的轻易否定,真正让官兵的创新活力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竞相迸发。

(作者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强军官兵军队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强军路上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