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军队院校实战化氛围

2014-01-11 12:50高永庆江国平
政工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营造部队

●高永庆 江国平

营造军队院校实战化氛围

●高永庆 江国平

习主席指出:部队的实战化水平,决定着部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切实把部队实战化水平搞上去。军队院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更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管理、育人、训练、教学等方面进一步营造实战化氛围,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一、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论证

军队院校营造实战化氛围是一项系统工程。所谓做好顶层设计,就是要在院校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形成共识,确保院校机关、学员队、教学实体等单位,能够在实战化氛围的营造上科学统筹、步调一致。在设计顶层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性原则。环境氛围的营造工作具有其特殊的规律性,我们只有遵守其本质规律、顺应其发展规律,才能少走弯路以至不走弯路。为此,一要做好调研、做好论证,明确当前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真正环境氛围怎样,体现氛围营造的针对性;二要做好阶段性规划,明确各个时期学员的培养方案、培养特色、培养途径对实战化环境氛围的不同需求,体现氛围营造工作的渐进性;三要做好科学组织,明确各个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体现氛围营造工作的协调性;四要做好规划落实,通过制定并落实各项制度,体现氛围营造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实践性原则。实战化氛围必定要通过实践环节体现出来,因而,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逐步改进提高。为此,一要树立营造实战化氛围即是人才培养工作实践的意识,把实战化氛围的营造同战斗精神的培育、同战斗作风的培养结合起来,以此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二要强调环境氛围的营造要紧跟时代,以军队开展信息化作战训练为牵引,努力突出信息化作战样式和手段,突出信息化及多兵种联合作战的特点。

三是长效性原则。环境氛围的营造并非只体现在外在形态上,非一日之功可成。它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因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军队院校要找准自身特色,努力培塑自身品牌,并升华为自身文化底蕴,形成历史的积淀。因此,这个氛围的营造要建立起配套的长效机制,不能因领导的更换而更改。

二、抓好思想教育,打牢思想根基

营造实战化氛围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员在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熟悉战场氛围、激发战斗精神。而英勇顽强、不怕困难的战斗精神,是建立在高度思想政治觉悟基础之上的自觉行为,只有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才能使官兵具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学员在平时主动磨练自己,在战时积极投身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在营造实战化氛围过程中,应着重凸显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学员思想。军队院校要注重发挥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全面、系统地提高学员政治理论水平,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同时,要注重发挥学员队党支部的育人作用,积极利用主题教育、党团活动等时机,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系列教育,提升学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特别是强化学员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意识,明确我军战斗队的根本职能,进而全面激发学员爱军习武的尚武情怀。

二是把战斗精神教育作为经常性教育活动的主题。要牢固树立抓战斗精神教育就是抓战斗力提高的意识、培育战斗精神就是军校基础建设的意识、培养战斗作风就是营造战斗氛围的意识,把战斗精神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体现在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中,努力营造校园的实战化氛围。

三是结合热点问题激发学员的爱国热情。要善于积极利用世界热点问题特别是与我国相关的热点问题,不断激发学员的爱国热情,使学员时时关注国家安全形势。要及时教育引导,减少学员对事态发展的误读和猜想,确保学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同步;同时,更要积极引导学员把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学习、训练的思想动力,激发学员在学习中不畏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

三、突出实战训练,培养身心素质

营造实战化氛围,就是要主动把训练场作为主阵地,发挥实战化的军事训练对氛围营造的积极作用。学员只有平时在实战化的氛围中训练,才能在战时如日常训练般作战。在开展实战化训练过程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突出实战背景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模拟实战的背景,突出实战的难度,体现实战的强度,用实战的标准和要求训练学员。要注重激发学员顽强的战斗作风,围绕实战标准制定训练计划,通过每天的训练,把练意志与练战术、练技术、练指挥、练协同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员胜不骄、败不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心理素质。

二是突出心理训练的极端化环境。要加大力度培养学员遇险不惊、临危不惧的良好心理素质,增强险恶环境和复杂条件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同时,要突出极端环境下开展心理工作的能力,突出在重大任务中官兵如何克服焦虑、急躁情绪,在极端压力下如何继续保持昂扬的战斗精神和士气,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如何控制好情绪,沉着机智、果断坚决地作出科学决策等科目的训练。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氛围质量

院校培养的人才是要准备打仗、指挥打仗、参加打仗的,必须坚持战斗力根本标准,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的新发展,适应我军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新要求,紧贴实战、瞄准战场,按照打仗要求培养人才、全面建设。因此,在深化教学改革时,应改进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军事课程,在课程设置、设计上营造实战化氛围。在课程设置中,增开与信息化战争、战斗精神培育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增设具有现代军事体育色彩的军事训练,如格斗、摔跤、武装越野、武装泅渡等对抗性强、战斗性强的课程;在课堂设计中,要努力拉近战场与课堂的距离,在课堂上加入战场环境、战争背景,培养学员在战场环境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考核中,要重点考核学员的实践能力,考核学员实战环境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开展创新实践的能力。

二是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环节上营造实战化氛围。除了理论讲授外,还要积极设置操作实践环节。通过想定作业、尺规作图等内容,全面提高学员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战场环境的熟悉和了解,进一步加深对多兵种联合、信息化作战的理解。同时,要适时安排参观教学,组织学员赴部队参观见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了解我军发展建设成就,掌握我军主战平台、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熟悉部队军事训练和执行重大任务情况,进而加深对部队现状的了解。

三是加强军事交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实战化氛围。学员在校学习期间,院校要努力通过拓展军事交流渠道积极营造实战化氛围。为此,一要定期举办讲座、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特别是军事学术讲座、国家安全形势报告等,在日常学习中不断体会实战氛围。二要积极组织学员赴相关部队开展交流。通过当兵锻炼、海上实习、毕业实习、参观教学等多种形式途径,使学员置身于部队实际当中,真正感受部队的实战氛围。三要与相关任务部队建立起联合培养教员的合作机制。根据部队任务计划,在任务期间内由院校选派人员前往部队代职,其余时间则由部队选派人员来院校代职代课,通过双向代职、代课全面提高军事交流水平,切实在教学环节上营造实战的氛围。

(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营造部队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俄部队军演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