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的关系

2014-01-13 09:42李静刘玉忠乔惠芬朱永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尿酸

李静,刘玉忠,乔惠芬,朱永锋

(1.济南军区空军机关医院心内科,山东 济南 250002 E-mail:jn_lj@163.com;2.天津93756部队门诊部,天津 300131;3.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3)

近年来,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高尿酸血症除与痛风有关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影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及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IMT 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明显相关。本文通过超声测量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 及检测血尿酸水平,旨在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尿酸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经体检证实的高血压患者5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2.52±10.98)岁。正常对照组2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9.36±10.61)岁。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即收缩压≥18.62kPa和(或)舒张压≥11.97kPa,或既往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痛风、急慢性感染、严重内科疾病。

1.2 血尿酸测定 所有受检者空腹抽血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糖(BG)、肝肾功、尿酸(UA)。将男性≥420μmol/L,女性≥350μmol/L 定为尿酸增高,据血尿酸结果将58例高血压病人分为尿酸正常组37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合并尿酸增高组21例,男性16例,女性5例。

1.3 颈动脉超声检查 受检者取仰卧位,头部偏向对侧,测量双侧颈总动脉近分叉1cm 处、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及颈外动脉起始1cm 处的动脉后壁内-中膜的厚度,取两侧颈动脉上述8个部位厚度的平均值作为颈动脉IMT。IMT≤0.9 mm 为正常;IMT>0.9mm,但<1.2mm 为增厚;IMT≥1.2mm 为斑块形成。据IMT 结果将58 例高血压病人分为IMT 正常组13例,IMT 增厚组30例,斑块形成组15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三组间均数的比较用方差分析,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生化指标、IMT 的比较 两组高血压患者IMT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P <0.01),而高血压合并尿酸增高组的IMT 明显厚于高血压尿酸正常组(P <0.05),见表1。

表1 高血压合并尿酸增高组、高血压尿酸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临床资料及UA、IMT 比较

2.2 高血压病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UA比较 内膜正常组、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UA 比较总体来说有差异(F=10.181,P =0.00),斑块形成组和内膜增厚组UA水平较内膜正常组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斑块形成组UA 水平较内膜增厚组明显升高(P <0.01),见表2。

表2 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UA 比较 (±s,μmol/L)

表2 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UA 比较 (±s,μmol/L)

注:与内膜正常组比较,a:P <0.05,b:P <0.01;与内膜增厚组比较,c:P <0.01

组别 n UA内膜正常组13 337.58±69.16内膜增厚组 30 384.26±70.88a斑块形成组 15 450.00±45.78 bc

2.3 IMT、UA 与多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年龄、BMI、IMT、BG、TC、LDL-C、HDL-C、TG 作为自变量,UA 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UA 与IMT 独立相关;反之,将IMT 作为因变量,其余因素作为自变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MT 与UA 和LDL-C独立相关,见表3。

表3 UA、IMT 与多因素间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存在密切的联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都有高尿酸血症[2]。大量实验证实尿酸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使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由于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小管缺血缺氧导致乳酸生成增加,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以及应用利尿剂、胰岛素抵抗等诸多因素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3]。Jossa等[4]对547 名 中 年 男 性 随 访12 年 发 现,血 尿 酸 每 增 加59.5 μmol/L,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23%,基础血尿酸水平是高血压发病最强的独立预报因子。本研究发现,两组高血压病人的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8 例高血压病人中有21例(36.21%)尿酸增高,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研究表明,颈动脉IMT 增厚是一种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伤性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5]。我们通过测量高血压病人的颈动脉IMT 发现,高血压尿酸正常组与合并尿酸增高组的颈动脉IMT 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而高血压并尿酸增高组的IMT 又明显厚于尿酸正常组,说明高血压患者存在一定的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尿酸正常者重,尿酸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加速其发展。其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7]:①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②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导致血栓形成;③尿酸盐本身可沉积于血管壁,直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尿酸盐结晶还可与脂蛋白结合引起血管炎性反应,损伤血管内膜;④尿酸水平升高促进氧自由基生成,参与炎症反应,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本研究结果表明,颈动脉斑块形成组和内膜增厚组的血尿酸水平较内膜正常组显著升高,斑块形成组的血尿酸又较内膜增厚组明显升高,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血尿酸水平越高。我们将尿酸和IMT 分别与年龄、体重指数、BG、TC、LDL-C、HDL-C、TG 等多因素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尿酸与IMT 独立相关,进一步证明了尿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综上所述,尿酸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密切相关的,在高血压人群中,应加强颈动脉IMT 及血尿酸水平的监测,对合并尿酸增高和IMT 增厚的高血压病人应引起足够重视,除改善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和控制体重之外,可酌情选用兼有降尿酸作用的降压药物(如氯沙坦等),有助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关于应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的益处尚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

[1] 孙燕,赵金龙,管益国,等.907名体检者血尿酸水平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6):41-45.

[2] 党爱民,刘国仗.尿酸与心血管事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6):478-479.

[3] 王仲,田一帆.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9):121-122.

[4] Jossa F,Farinro E,Panico S,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hypertension:the Olivetti Heart Study[J].J Hum Hypertens,1994,8:677-681.

[5] 朱文辉,李瑞珍,肖际东,等.应用超声评价颈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250-251.

[6] 王东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J].中国循环杂志,2004,19(1):49.

[7] 丁海峰,马兰,范鹰.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4):339-342.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喝茶能降尿酸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小鼠尿酸及尿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影响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