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黑粒小麦新品种(系)在庄浪县引种试验初报

2014-01-16 04:34邵存应高应平李兴茂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兰天庄浪县甘肃

邵存应,高应平,李兴茂

(1.甘肃省庄浪县林业局,甘肃 庄浪 744600;2.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9个黑粒小麦新品种(系)在庄浪县引种试验初报

邵存应1,高应平2,李兴茂3

(1.甘肃省庄浪县林业局,甘肃 庄浪 744600;2.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在庄浪县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以普通冬小麦兰天26号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黑粒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黑农1号与对照产量持平,C42-2-3-1较对照减产2.7%,两个品种(系)均表现越冬性强,抗寒、耐旱,抗倒伏性好,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可进行小面积示范。

黑粒小麦;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庄浪县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海拔1 400~2 857 m,年均气温8.1℃。年降水量489.0 mm,主要集中在7、8、9月,≥10℃活动积温2 208.8~2 903.7℃,无霜期145 d。全县耕地面积6.113万hm2,梯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3%[1~2]。小麦是庄浪县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2万hm2左右,总产在5.7万t左右,种植品种以普通硬粒或粉质为主。近年来,黑粒小麦以其特殊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品种,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2—2013年度对9个黑粒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的黑粒小麦品种(系)A80-4-1-12、A88、 A80-4-2-1-2-1、C47-1-1-2、黑2-7-1、C42-2-3-3、C42-2-1-1、C42-2-3-1、黑农1号(C42-2-3-2),及对照品种兰天26号(CK)均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庄浪县南坪乡史湾村,海拔1 856 m。土壤为黄绵土,肥力中等,含有机质14.4 g/kg、水解氮55 mg/kg、有效磷8.7 mg/kg、速效钾245 mg/kg,pH 8.6,前茬荞麦。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品种(系)为1小区,3次重复,小区面积21.45 m2(3.3 m×6.5 m)。2012年10月16日用小麦穴播机播种,每小区种植20行,平均行距16 cm,穴距13 cm,每穴播种8~10粒,保苗450万株/hm2。播前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农家肥52 500 kg/hm2、尿素3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平整地面后用幅宽120 cm的普通地膜全地面覆盖,膜面覆土1 cm,其它管理措施同大田。根据国家小麦田间试验记载标准观察记载物候期、苗情动态及抗逆性,收获前进行常规室内考种,收获时按小区单收计产。

1.3 试验期间的气象因素

小麦全生育期共降水319.9 mm,较历年同期值264 mm偏多55.9 mm;平均气温7.8℃,比历年同期值6.9℃偏高0.9℃。其中3月份降水22.2 mm,比历年同期增加8.3 mm,有利于小麦的返青、拔节和成穗;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降水38.5 mm,比历年同期偏多5.6 mm,利于小麦灌浆。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黑粒小麦品种(系)均较对照品种兰天26号早熟,其中黑2-7-1、C42-2-1-1、C42-2-3-1生育期较短,均为257 d,较对照缩短6 d;A88、黑农1号生育期较长,均为262 d,较对照缩短1 d。

2.2 苗情动态及抗性

表1 参试小麦品种(系)物候期及生育期

表2 参试小麦品种(系)苗情动态及抗性

从表2可以看出,基本苗C42-2-3-1、C47-1-1-2、A80-4-2-1-2-1分别较对照品种兰天26号(CK)高4.5万、9.0万、18.0万株/hm2,其余品种(系)较对照低31.5万~85.5万株/hm2。冬前苗、返青苗各参试黑粒小麦品种(系)均低于对照,冬前苗较对照低105.0万~225.0万株/hm2;返青苗较对照低109.5万~222.0万株/hm2。各参试黑粒小麦品种(系)均能正常越冬,越冬率达89%~92%。拔节期总茎数C47-1-1-2、A80-4-1-12、C42-2-3-1、A80-4-2-1-2-1分别较对照高63.0万、87.0万、100.5万、121.5万株/hm2,其余品种(系)较对照低10.5万~36.0万株/hm2。有效分蘖为1.04~1.20个/株。成穗数A80-4-1-12、C47-1-1-2、A80-4-2-1-2-1、C42-2-3-1分别较对照高27.0万、36.0万、81.0万、81.0万穗/hm2,其余品种(系)较对照低28.5万~78.0万穗/hm2。各参试黑粒小麦品种(系)抗寒性、耐旱性均较强,无冻害和干旱致死现象发生,落黄性中。抗倒伏性以A80-4-1-12及对照最强,均无倒伏现象,其次是A88、A80-4-2-1-2-1、黑农1号、黑2-7-1有轻微倒伏,C42-2-3-1有倒伏现象,但对产量影响不大,C47-1-1-2、C42-2-3-3、C42-2-1-1倒伏较重,对产量影响较大。A80-4-2-1-2-1、C47-1-1-2、C42-2-3-3、C42-2-1-1、C42-2-3-1对条锈病表现高抗,黑2-7-1表现为中感,其余品种(系)表现为中抗。黑2-7-1、C42-2-1-1及对照灌浆期白粉病病斑蔓延至中部叶片,其余品种(系)在基部叶片有轻微发病。

表3 参试小麦品种(系)室内考种结果

表4 参试小麦品种(系)产量表现

2.3 考种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参试黑粒小麦品种(系)株高以A80-4-1-12、A80-4-1-2-1、A88较高,分别为129.6、126.3、125.9cm,较对照高13.8~17.1 cm,其余品种(系)与对照差距不明显,为108.9~112.1 cm。穗长除A80-4-2-1-2-1较对照短0.1 cm外,其余品种(系)均较对照长,以黑农1号最长,为7 cm,较对照长1.1cm。小穗数参试黑粒小麦品种(系)均低于对照。穗粒数以C42-2-3-1最多,为34.9粒,较对照多0.4粒,其余品种(系)均低于对照。参试黑粒小麦品种(系)均表现为颖壳红壳,穗型为长方型,粒形为椭圆,粒色黑粽,粒质为硬粒,饱满度为2(较饱满)。千粒重以黑农1号最高,为48.3 g,较对照高3.2 g,其余品种(系)低于对照0.5~7.6 g。

2.4 产量表现

从表4可以看出,黑农1号与对照产量相同,折合产量为6 993.0 kg/hm2,居第1位;C42-2-3-1折合产量为6 806.5 kg/hm2,较对照减产2.7%,居第2位;C42-2-3-3折合产量为6 060.6 kg/hm2,较对照减产13.3%,居第3位;其余品种(系)较对照减产18.7%~31.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F=1.938<F0.05=3.55),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F=130.577>F0.01=3.36),经多重比较,黑农1号、C42-2-3-1与对照品种兰天26号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品种(系)差异极显著;C42-2-3-3与与对照及其余品种(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结论

在生育期降水量319.9 mm、平均气温7.8℃气候条件下,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引进的9个黑粒小麦新品种(系)均能正常越冬、成熟,生育期较对照缩短1~6 d。其中黑农1号、C42-2-3-1产量较高,折合产量分别为6 993.0、6 806.5 kg/hm2,黑农1号与对照品种兰天26号持平,C42-2-3-1较对照减产2.7%。上述两个品种(系)抗寒、耐旱,抗倒伏性好,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建议小面积示范,其余品种(系)建议继续进行试验。

[1]高应平.覆膜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2(5):8-10.

[2]高应平,张娟娟.旱作区全膜免耕穴播小麦密度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9(12):27-29.

(本文责编:王建连)

S512.1

A

1001-1463(2014)08-0043-03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8.018

2014-06-16

邵存应(1967—),男,甘肃庄浪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果树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13830383878。E-mail:njzxgyp@163.com

执笔人:高应平

猜你喜欢
兰天庄浪县甘肃
礼县兰天系小麦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8个冬小麦新品种在庄浪县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康乐县冬小麦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礼县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甘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