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健康评估标准下高校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研究

2014-01-22 06:55许春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体质考核测试

张 雷,许春红

(1.云南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中医学院 体育部,云南 昆明 650200)

体质健康评估标准下高校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研究

张 雷1,许春红2

(1.云南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中医学院 体育部,云南 昆明 650200)

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已经成为社会的重大问题,以学生体质健康为核心进行学校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研究,加强学生管理、完善测试数据利用和课程改革实施等措施,是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将体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

体质健康;体育工作;运行机制

前言: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对学校的体育工作规划、体质健康监测、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做了量化标准,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的依据。同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及2013年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的修订和全国范围内数据测试和全国范围内的抽测,使得测试工作成为了考核学校的核心指标。

一、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施情况

我国从1985年开始,每五年进行一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从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实施。但由于教育制度、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导致了学生体质状况出现持续下降。教育部在总结《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年正式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新的《标准》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2007年全面实施,并规定了各个级别学校的测试项目、评分标准和权重。2007年至2012年的测试工作在全国范围内仅在形式上得到了普及,没有真正落实到各级学校,测试率低和测试数据的真实性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颁发了关于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要求上报学校必须是100%,而且要求数据上报是100%,并对测试的标准进行了调整,目的不在考核,而是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控,为下一阶段的测试标准制定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2013年的数据上报基本完成,11月教育部有进行了各个地区的体质健康抽测工作,抽测范围覆盖各个地区,并涵盖了各类学校。

二、学校体育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1.文件精神难贯彻。《教育法》、《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文件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指导性文件,是维护和实现学生体质健康和全面塑造人的重要保障。同时,针对学生体质严重下降,近几年又颁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相关文件。应试教育把体育变得边缘化,也使得相关文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即使近年来体质健康备受关注,也无法扭转社会和学校追求升学率的唯一目标。政策制定与体育工作实施是体育教育实施的有效依据,我国学校体育仍然缺乏完善的技术框架,尤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监管的缺失。

2.体育课程与体质健康脱节。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青少年体质健康以及国民体质健康。受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加之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学生体能指标、心肺功能指标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率、近视率、心理疾病增加,“运动不足”、“肌肉饥饿”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学生身上造就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现阶段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很难完成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任务,表现出学生对已有健康知识运用差,缺乏运动习惯。同时,“学生长跑活动中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部分学校已经取消了运动会中的长跑项目,一些赛事也由于危险元素被取消。体育课程好像变成了一项危险运动,体育真的成了“快乐体育”,从而丧失了其最宝贵的本质。但学校体育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体质健康无法落到实处,体育课程中针对体质健康测试整体水平提升的内容部分不够,体育课程和体质健康测试不能有机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欠佳。

3.测试工作的边缘化。现阶段各级学校仅在形式上做到了健康测试,只有高校的测试工作较为完善,部分中小学还没有纳入对相关部门、学校考核范围内,测试率和数据的真实程度无法控制,没有起到一个掌握学生体质发展趋势和促进学校体育开展的目标。

体质健康测试脱离了服务学生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锻炼方法和习惯的内容体系,实效性、针对性不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档案仅作为备查资料,学生对个体的情况无法了解,也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因此学生对测试工作淡漠。同时,缺乏相关的文件,测试工作得不到相关学院的支持,也没有纳入学生的考评,测试数据的真实性难控制。

三、建立指向于体质健康的学校体育工作运行机制

1.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政策法规的落实,改变体育工作实施千篇一律和体质健康评估空缺的现象,包括地方和学校实施层面的监管,将日常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改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混乱状况。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和考核纳入日常工作中,并纳入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实现多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使得此项工作能够得到学校、学院和学生的重视,提高测试率和保障测试的真实性。着重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运行机制和学生管理机制研究。

2.实现教育公平下的学校体育考核。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考核过多注重课程教学、课程改革、硬件设施方面的指标,过于统一化的考核将影响教育的公平和部分体育工作的开展。考核与监督机制忽视了种族、区域、经济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特殊性,只是将体育教育过度地物质化和现代化。因此,考核评价就不能够以统一量化标准来衡量,加强对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学生考核与管理、课余活动及训练等指标考核的权重,更要开展涉及到学校体育文化和纵向自身指标的评定。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质健康测试的指标研究,以及围绕体质健康课程改革,综合地考核与评价将从学校、家庭和学生多方面加强体育教育的干预。

3.以体质健康为核心进行体育大课程改革的研究。体育教育的健康应包含健康教育、体育教育、课外活动、健康服务、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营养指导、安全避险以及家庭和社区参与等指标。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进行课程改革、课余活动和业余竞赛方面等大课程调整,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起到加大学生身体活动量,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整体的测试指标。(1)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转变“应试教育”错误的教育倾向,忽视或放弃了德育、体育等方面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注意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全体学生适应时代变化的素质培养,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2)体育教育目标和内容与学生需求、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体育成为青少年一种生活方式,追求体育教育本身价值,注重体育教育的文化性,使学生具备最重要的健康综合能力,能够运用健康知识指导自己,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等问题将不再是问题。(3)体育课程教学只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应将课余活动、业余竞赛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纳入体育大课程建设,起到加大学生身体活动量,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整体的测试指标。

4.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档案的建立和应用研究。依据文件要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结合网络资源进行数据查询,并依据普遍现象与个体需求的情况给予学生健康指导。同时,探讨在网络学习和指导的体育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宣传和学习,将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和丰富体育运动文化功能,使运动实践中所形成的体育理论,最终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发挥体育网络课程实际优势,将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路径。

四、建议

在充分了解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指向于“健康第一”和实事求是的学校体育工作,结合体育工作管理、体质健康测试、健康教育等,建立指向于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相关的体育大课程、区域特点和学生管理的学校体育工作运行机制,从多层次、多角度实施。

1.增强课内外一体的课程形式,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生活化、经常化、自觉化作为改革重点,协调体育教学、俱乐部和社团以及课余锻炼和竞赛,形成体育课教学与课外锻炼形成良性互动的“课内课外一体化”模式,促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提升学生健康管理能力。以健康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能力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形成。使学生形成认知-行为-习惯的关系,从根源上解决终身体育的实施困境和健康习惯的养成。

3.建立多元的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效能性和约束力。建立必要的、多元化的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关注学生基础体能教育效果的阶段性评价,以及学生自我测量和体验的过程性评价,并结合每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形成的终结性评价,能够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效能与约束力。

[1]张元阳,黄玉全.影响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39-41.

[2]黄平波,安国彦,刘龙.学校体育异化现象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2):89-94.

[3]邓飞.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93-113.

[4]刘小娜,常春,孙昕霙.健康素养全球研究概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12,(2):93-113.

[5]聂东风,苟定邦,杭兰平,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的特点分析与实施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5):106-108.

G642.0

A

1674-9324(2014)23-0172-02

猜你喜欢
体质考核测试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幽默大测试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