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36例临床观察

2014-01-25 03:4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排卵期黄汤月经周期

江苏省睢宁县工人医院中医科,江苏 徐州 221200

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36例临床观察

张艳梅

江苏省睢宁县工人医院中医科,江苏 徐州 221200

目的观察二至地黄汤加减方对排卵期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排卵期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二至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结果36例确诊排卵期出血患者采取二至地黄汤加减方治疗之后,痊愈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二至地黄汤治疗排卵期出血效果良好。

排卵期出血;二至地黄汤;治疗观察

2011年5月以来,笔者用二至地黄汤加减方治疗36例确诊排卵期出血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以来,我院中医门诊治疗36例排卵期出血患者,年龄为17岁~44岁,平均年龄(31±8.9)岁;17岁~25岁有15例,26岁~36岁有12例,36岁~44岁有9例;病程3月~2年,平均病程为(1.2±0.3)年;已婚30例,未婚6例。

1.2 诊断标准 2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持续3天~7天,出血量少于正常月经,且呈周期性发作,或伴明显的腰酸、少腹作胀或作痛,带下增多、色白、质黏腻如蛋清,或呈赤白带下。基础体温呈双相,出血发生在曲线转变时期(排卵期前后),宫颈TCT阴性,B超检查子宫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排除月经先期、月经过少、阴道壁损伤及宫颈赘生物,宫内节育器等所引起的阴道出血[1]。

2 治疗方法

用二至地黄汤加减(二至地黄汤由二至丸、六味地黄丸二方加减组合而成):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0g,丹皮12g,茯苓15g,川断15g,枸杞子15g。腰酸明显者加桑寄生15g,杜仲15g;少腹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2g,白芍12g;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12g,合欢皮12g;口干,舌红,苔少者加太子参12g,制首乌10g;出血时加乌贼骨24g,小蓟炭12g,大蓟炭12g,三七粉(冲服)6g,芡实24g,炒蒲黄(包)9g。于月经干净后的第5天服用,每日一剂,水煎2次取汁,分2次服,服至血止停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忌服辛辣刺激之品,禁止性生活,保持乐观情绪。

3 疗效标准

痊愈:连续3个月经周期BBT双相改变期间无阴道出血现象,且停药3个月未复发。好转:连续3个月经周期出血量较以前明显减少,出血时间在3天以内。无效:连续3个月经周期BBT双相改变期间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较以前无明显改善[2]。

4 结果

36例患者,肾阴虚型10例,治愈9例,无效1例;肾阴虚夹杂湿热型13例,治愈10例,无效3例;瘀滞型13例,治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3.33%。36例确诊排卵期出血患者采取二至地黄汤加减方治疗之后,疗效满意。

5 典型病例

胡某某,女,28岁,已婚3年,孕近2月无痛人流1次,未避孕2年未孕。平素月经尚规律,28~30天一行,5~6天干净,经量中,色红,偶伴有轻度腹痛;近5个月每于经净后7~8天阴道少量出血,持续2~3天。刻下:经周第13天,阴道少量出血,色红,伴有少腹隐痛、腰酸,舌质偏红,苔少,脉细弦。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为排卵期出血。方用二至地黄汤加减。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0g,丹皮12g,茯苓15g,川断15g,杜仲15g,枸杞子15g,乌贼骨24g,三七粉(冲服)6g,芡实24g,小蓟炭12g,大蓟炭12g。3剂,水煎服,服完阴道出血即停止。于下次月经干净后第5天续用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至出血止,连调治3个月经周期,症状未再复发,3个月后怀孕。

6 讨论

西医认为排卵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妇女体内成熟的卵泡排卵破裂之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急速下降,难以继续维持子宫内膜的生长需求,从而造成了子宫内膜表层的局部脱落和脱离,继而引发小规模的出血。出现肉眼可见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可为几小时,或3~5天,但极少达到7天以上,严重者也可淋漓不净直至下次月经来潮。有的出血量极少,点滴即净,或为带中夹血,一般情况下极少达到月经量。除此之外,女性的激素分泌紊乱,内分泌失调也是引起排卵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3]。目前西医在临床上针对排卵期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采取服用雌激素补充疗法,见效较快,但是停药之后患者复发率高,效果难以长期维持,且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对于女性患者自身的内分泌系统有着较大的影响和潜在不利因素。

排卵期出血,中医学称之为“经间期出血”,月经中期又称絪缊期,是冲任阴精充实,阴气渐长,由阴盛向阳盛转化的生理阶段。如若肾阴虚,阴精不足,阴虚内热,热伏冲任,于絪缊之时,阳气内动,阳气乘阴,迫血妄行,因而出现阴道出血。因此,肾阴虚、阴精不足是经间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二至地黄汤是由二至丸加六味地黄丸而成,方中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山萸肉滋补肝肾之阴,山药、茯苓健脾补肾,生地滋阴清热,丹皮清热凉血,川断、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太子参、制首乌益气养阴,延胡索、白芍活血止痛,乌贼骨、小蓟炭、大蓟炭、三七粉、芡实,炒蒲黄止血活血而不留瘀。全方滋肾益阴,固冲止血,疗效显著,且停药之后,患者对于药物无依赖性,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1]张芸,巫可珍,秦击.二至地黄汤治疗排卵期出血3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01-1602.

[2]李凤阳,安向荣,李孟.六二五合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60例[J].陕西中医,2009,30(11):1457-1458.

[3]黄玉华,柴松岩.柴松岩以基础体温指导妇科临床用药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08) :83-85.

张艳梅(1981-),女,中医主治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R271.9

A

1007-8517(2014)11-0165-02

2014.04.08)

猜你喜欢
排卵期黄汤月经周期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中药自拟方清肝健脾退黄汤药浴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排卵期出血也要重视起来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排卵期女性身体的四个改变
平阳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