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实践教学教师素质探析

2014-01-26 19:23廖芳钟晴伟
关键词:教师素质概论实践教学

廖芳+钟晴伟

摘 要:实践教学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其素质高低是影响实践教学成效与否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具备的最根本的素质,而主导者的知识素质是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能力与魅力素质是促进实践教学有序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概论;实践教学;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19-03

实践教学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其角色定位是组织者和指导者,起着主导的作用。因为“概论”课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以“概论”课内容为依托,通过学生对实际社会的参与和体验,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过程[1]。离开了教师的指导,“概论”课实践教学就不可能有效实施,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以教师素质为依托。教师素质高低是影响“概论”课实践教学是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各高校“概论”课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实践教学能力,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出来,教师不能给予学生实践正确的指导,最终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目的没达到,学生也对“概论”课实践教学兴趣不大,评价不高。因此,提高“概论”课教师的实践教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概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众说纷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概论”课实践教学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在今天多元化的价值观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锻炼能力。以此为根据在“概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概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最根本、最重要的素质,是实施好实践教学的前提。江泽民曾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最重要。”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他的政治立场、方向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体现出来,并对他人产生影响。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2]“概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与实际相结合起来,使其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和锻炼能力。“概论”课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领头羊”,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关乎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思想性的认可,会影响学生信仰,内化主流价值观,是实践教学不偏离主流思想,不脱离“概论”课思想性和政治性的一个保障。因此,教师首先要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教育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观并以此观分析问题。虽然各高校“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各具特色,但在实践内容上都紧扣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这必然要求“概论”课教师具备了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辨别力,才能在当今利益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下,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明辨政治问题,正确分析各种时政热点,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实践内容上作出更优选择。同时,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会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知识素质

“概论”课教师的知识素质是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此,需要师者自身具有广博的知识,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概论”课实践教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实践内容涉及广泛,这要求教师只有掌握了精深广博的知识,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指导学生完成实践。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概论”课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首先,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必须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以此作为自己知识结构的核心。在实践教学中,“概论”课教师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找到答案,对国内外社会问题的症结与解决措施自己能提出较高水平的见解。其次,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系统掌握,吃透“概论”课教材。实践教学是“概论”课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它的实施还应以“概论”课教材为依据。可“概论”课教材内容抽象,来源于党的文件、领导人的著作、讲话,同时教材并没有明确指明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概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须首先对“概论”教材吃透,理清重难点,实践教学以此作为依据开展。例如,南开大学的实践教学是在提炼出教学重点问题,最终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统领“概论”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这两大重要理论问题成为他们开展实践教学的两个平台。在这两大主题下,请学生“讲一个故事,搞一项调查,画一个图表,提一项举措”,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3],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就难以统筹整个教材体系,归纳不出重点难点,就会使得实践教学没有主题,变成泛泛而谈或者脱离“概论”课这门课程的性质。马克思曾经说过,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实践教学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也会缺乏说服力。因此,“概论”课教师只有首先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指导学生更好开展实践。

(二)广博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

“概论”课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不仅是从各学科之间互相联系和相互渗透的角度要求教师结构系统化,另外由于“概论”课实践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也要求教师对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掌握,这样才能解答学生在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例如,“概论”课实践很多高校都鼓励学生深入社会作调查,但很多学生对社会调查一无所知,所以教师应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是什么,调查什么,怎样做,有哪些调查方法,如何收集资料和进行问卷、访谈调查,调查后的资料如何整理以及如何撰写调查报告。教师在此之前就应掌握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社会调查的相关知识,而且对于学生调查的内容教师也应该有充分的了解,正如俗语所说:“学高方可为师,知十乃能教一。”没有广博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教师就无法做到融会贯通,不能在宽广的层面指导学生实践。另外,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更追求个性、独立性,由此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根据学生差异,心理特点科学安排实践教学。

三、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概论”课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这由教师这一职业角色所决定。实践教学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一般教学中的表达、管理以及科研能力之外,还应具备更多的能力。

(一)实践能力

传统“概论”课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不少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自身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实践能力,无法胜任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是一种最直接的考验,因此,“概论”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尽可能多地扩大社会接触面,投入社会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和实践知识,加深自己对社会实践情况的了解。熟悉社会职业实践,了解企业、政府等单位的工作过程,才能从普遍联系的角度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实践教学任务作为具有教育价值的实践教学主题[5]。

(二)规划设计能力

“概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的、现有资源、学生状况规划设计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要规划设计好整个实践过程由几部分和几个环节构成,每一部分细化该怎么做,每个环节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都要有详细的规划,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一个详细又具有可行性的实施方案,是实践教学能够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重要保证和依据。例如,北海学院在实施的实践方案中,明确实践内容分理论名篇选读和社会调查两部分,名篇选读部分明确选读范围及要求,社会调查部分向学生提供紧扣教材内容的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学生调查的主题并明确调查要求。整个实践分为5个环节:确定参与内容——教师分专题指导——开始实施

——专题范围内部交流——教学班交流。所以,规划设计能力素质是“概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组织与指导能力

实践方案转为有效的实际行动,学生须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由于在高校中“概论”课教学普遍都是大班教学,参与人数很多。因此,“概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是在群体层面上开展的,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等组织结构形式开展活动。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实践目标是否达成,组织行为能否成为实践目标实现的手段,关键在于教师这个组织者能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对所在组织产生认同感,对所进行的活动产生兴趣。与此同时“概论”课实践教学并不是教师组织学生随意在一起玩一玩、乐一乐,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了防止实践活动纯粹娱乐化,杜绝目标偏离,在实践教学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就教师个人而言,自身也须具备指导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基于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经历还不深的事实,教师在实践准备和实施过程中,要给予他们方法指导,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指导他们从正确的角度进行分析。另外,教师要适时地介入和点评学生实践,引导他们不偏离实践主题和自主教育,在最后的评价与反思阶段,教师要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独立探究的能力。

(四)创新能力

江泽民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管是“概论”课还是其他学科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更是如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目前在“概论”课实践教学上正是由于教师创新能力的欠缺,使得实践教学低水平雷同现象频繁出现,缺乏特色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具备创新能力,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方式和新思路。教师要根据实践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开发出既与教学内容相关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实践资源与方式。例如,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不应要求学生拘于统一格式,可根据学生专业及特长,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展现,文字阐释、做图表、绘漫画、制视频等方式都可运用。这样既使得实践多样性,又可增加实践的感染力。

(五)沟通与合作能力

“概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单靠一个教师很难统筹和完成整个实践教学工作,须教师之间沟通与合作。第一,担任“概论”课教学的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合作,在实践方案设计之前,教师对于实践主题范围的确立、实践活动的安排、实践过程可以出现的问题、实践经验的交流等方面都应相互探讨、沟通、合作。一个教师的知识、能力、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而“概论”课实践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让一个教师对每方面都掌握和精通,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教师要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在北海学院“概论”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板块上,在向学生公布实践内容前,教师们共同探讨,根据课程内容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确立了民生、大学生就业、环境污染、基层民主四大主题,然后分工合作,一个教师专攻一个主题,负责资料收集,围绕主题进行问题的细化等工作,要熟悉掌握所负责的主题相关的内容,能够解读有关主题的问题。接着,教师把整理好的所负责主题的资料与其他教师交流共享。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实践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第二,教师还应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社区、农村等机构的人员交流与合作,这样才能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宽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6]。第三,不仅教师之间须沟通与合作,而且教师还须引导学生加强团队合作。学生一方面由于缺乏社会历练,人际关系处理经验不足,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的客观环境造成了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实践活动则须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因此,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兴趣和实践活动的需要组成团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活动。

四、人格魅力素质

人格魅力是人内在修养的彰显,它体现在个人的言行举止、风度气质上。教师高尚的人格是提升自身威信和吸引力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各方面积极影响。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无声息地增强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度,因此,人格魅力素质也是“概论”课实践教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教师是影响“概论”课实践教学质量与水平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概论”课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概论”课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毛远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教师队伍的要

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2]郭秀丽,蔡中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其

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10).

[3]丁军,李倩.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提升“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

[4]王金凤,门瑞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偏颇

及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2,(6).

[5]朱红晖.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素质的提高

[J].梧州学院学报,2010,(4).

[6]徐维凡.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

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概论实践教学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