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研究生生态伦理观念培育的路径选择与实践

2014-01-26 22:16王晓为
关键词:生态伦理

摘 要:党的十八大关于新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从作物学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的实施与引导元素设置现状出发,阐述了作物学研究生生态伦理观念的培育路径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作物学研究生;绿野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念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27-03

收稿日期:2013-05-26

作者简介:王晓为(1969—),女,黑龙江五大连池人,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源经济管理、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作物资源伦理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G2013010139)阶段性成果;东北农业大学科技人才启动基金项目

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绿野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野生态文明建设将不断促进中华文明格局向高层次阶段的演进。

作物科学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作物学研究生的伦理思想和价值取向将决定“绿野生态”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未来种植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研究生生态伦理观念的教化和培育,对于培养未来作物学科建设性人才和维护种植业生产的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科学的认知活动是指向自然的,但活动的目的是以人为落脚点的。科学究其实质是人本的科学。因此关于科学的社会性只有将科学方法、社会学规范和心理学认知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圆满的结果[1]。东北农业大学自2010年起,率先在作物学研究生中开展生态伦理课程教学与研讨尝试,通过设置教师引导元素,研究生专题研讨,辅以教师诱导和教化,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研究生中出现了诸如“一粒一天地、一种一乾坤”;“ 学参天地、德和自然”的大智慧。

一、作物学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的实施和引导元素设置现状

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以研究生专题研讨为主体,设置教师引导元素,辅以教师引导和教化。开课之初,由教师破题,概述设置生态伦理课程的必要性、意义,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设置、研讨和学习的内容,将引导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一)生态伦理课程引导元素设置

1.作物资源的固有生态性。作物资源是一种生态性存在,生态性是作物资源的存在本性。任何作物生产都是通过利用自然能量来实现的,作物种质必须回到自然生态系统中才能有效获取能量进行物质合成;期间,作物种质接受自然环境约束的同时对其生存其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势必产生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物种间不仅存在生存竞争,还彼此依赖、相互作用,因此,作物种质资源改造不能违反生态学的互利共生规律,应当符合生态伦理的规约,这是种质资源接受自然法则的基本要求[2]。

2.作物种质资源的稀缺性及代际财富转移。作物种质资源为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展作物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基因来源,稀缺是作物资源的一种经济特性,是伴随着资源的自然有限而提出来的[3]。资源最本质的属性之一是有限性,作物资源的有限性是自然界赋予资源要素在数量上与质量上的自然属性。

作物资源属于一种财富,会在代际间实施财富转移。所谓财富的代际转移,就是上一代人将其所拥有和代管的财富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给下一代。财富的转移方式有两种:实物量方式和价值量方式。财富的转移方式可能会出现失衡转移现象。

3.作物资源的代际公平。所谓作物资源的代际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可持续发展所需求的公平性原则: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作物资源具有稀缺属性,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久远的未来人的利益,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作物资源的权利。

4.作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是作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作物遗传资源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作物资源遗传多样性、环境生态和谐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抛弃。

5.传统农业哲学范式的缺失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恶

化。自然万物永恒地遵循着周而复始的规律做循环往复运动,在此环周运动中进行着所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消亡。“圜道观”是中国古代实行轮作、轮耕、用养循环、物能循环等制度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受到现今农业承载力的限制,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技术异化[4]、掠夺性开发现象相当普遍,代际间能量流动不均衡、资源环境被严重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下降。

“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是传统哲学中“尚中观”思想最典型的表达[5]。坚持这一农业哲学范式,我国古代农家首先考虑的就是给农作物的耕作成长创造最佳天时地利条件,寻求最佳生态关系。在选择最佳农时方面,《吕氏春秋·审时》既反对“先时”,又反对“后时”,要求做到得时而事[6]。而今,从我国对外来农业文化的吸收和整合轨迹中,不难发现,违背传统农业哲学尚中观的行为屡见不鲜,例如,无节制地施用化肥,正使我国本富饶的东北黑土地不再黑油肥沃,越发变黄贫瘠,而东北黑土地为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二)生态伦理课程启发研讨的实施

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生态伦理课是研二下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经近3年来的打造,被称为“绿野生态文明”讲堂。拥有较好的出勤率和良好的口碑。

教师首先会调查选课研究生的家庭情况,经过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种植业生产有多少的了解。然后进行塔式的教学开篇,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

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设教师引导课和学生研讨课,设若干专题,教师会在引导课上讲解设置每个专题的目的,每个热点专题当前的焦点、问题,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朴素的认识,收集素材,发现问题,修正认识,形成研讨材料。每次专题研讨,学生纷纷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主陈述时间其他有异议的学生不可以打断;辩论时间大家可以自由辩论。教师只作为论辩的主持人,由助教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辩论发言次数,作为学习活跃度指数,计入成绩权重。最后由教师点评发言,就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观念进行概述和评价,肯定积极的观点,鼓励萌芽的观念,以发展的眼界和和谐的理念引导和修正与科学发展观念不相协调的消极理念。

二、研究生绿野生态文明培育路径与实践

2010年以来,研究生绿野生态文明讨论班分别就“农作物转基因专题”、“作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专题”、“生产的功利性之殇”、“农业传统智能文化的缺失”等问题进行过启发研讨,通过不断地添加新鲜选题,注入哲学思想元素,基本达到了启发心智、放飞思维、共同畅享绿野生态文明的目的和效果。尽管一些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还处于萌芽阶段,不乏稚嫩和天真,但已经表现出对绿野生态文明憧憬的智慧。现梳理研究生的一些观点进行展示。

主题:维护转基因作物资源生态安全性原则的澄清与论辩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CGE)被认为是继工业革命和计算机革命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如何明确和制定办法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体在使用和释放时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学生辩论得非常精彩。

(一)基因资源利用遵循先近后远、从初级到高级、从库内到库外的原则

有的学生提出,从育种学角度,Harlan曾将作物资源分成三个级别的基因库:初级、次级和三级。依据该规律,在研究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的某一个特殊基因的时候,就应当遵守先近后远、首先从初级库开始挖掘的基本原则。若某些基因是在该作物种内或近缘种中获得的,原则上采用种内或近缘种的同类基因。当在该作物种内不够应用或者不存在时,才应当在次级库中开拓,然后才是三级基因库。

如由于化学药剂所造成的病原物的抗性问题和环保问题,使转基因抗病育种日益兴盛,但应大力主张开发和利用寄主本身的抗病性,即将抗病大豆的抗性基因转到作为目的的非抗病大豆中来,则会极大地降低生态风险并降低成本。

(二)转基因技术保守利用原则

有的学生问,中国是否应进行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国家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的科学家以及农业部官员们,就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这一问题,曾进行讨论。据在英国的两位绿色组织的科学顾问苏·迈耶博士和珍妮·考特博士完成的《中国转基因水稻对健康和环境的风险》报告显示,在转基因水稻食品安全评估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有:第一,转基因水稻会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第二,转基因是否会致使基因产物中产生致敏或有毒物质?第三,能否避免转基因对杂草稻、野生稻遗传资源的污染。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有些水稻科学家曾经提出:“传统育种技术已经成功地解决了水稻抗白叶枯病问题,没有必要再用未可知风险的转基因技术。”

(三)转基因作物的材料属性终止原则

有的学生认为,人类应严格遵守转基因作物及其变异体不再作为作物育种材料进行品种选育的原则,即“转基因作物的材料属性终止原则”。

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应的生态系统是在开放的不平衡的条件下不断地同外界交换物质和转移能量,在熵被不断耗散的前提条件与进程中形成有序的自组织的耗散结构,在相对的临界平衡状态或混沌状态下不断推陈出新。由此可见,人类应在认识和理解自然法则的条件下,遵循自然规律,诱导生物资源向不断更新增殖的方向发展,要努力防止生物资源的减退、萎缩、退化,甚至消失。

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中,植物基因工程采取定向重组遗传物质对生产对象进行改造,已经产生了较大的非生态性偏差,如果再以具有非生态性偏差的创造性作物资源作为遗传材料,则会产生更大的偏差,自然固有的生态性会遭到进一步破坏,生物多样性资源则会退化甚至消失,则自然无所谓自然,生态已无生态。因此,植物基因工程中必须主动遵守转基因作物的材料属性终止原则。

(四)转基因作物的“跨代受益”原则

有的学生借用了科学研究的迟滞承认现象[7],当前,受功利性的黑手趋势,科学家们的“成就”已经难耐迟滞承认了。

鉴于转基因作物的可能生态危害和潜在的风险,应重视转基因作物的毒性和过敏性分析以及相应的评估方法;建立农作物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数据库;开展转基因的组成、结构、图谱与安全性相关的研究;加强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一个转基因作物的诞生到商品化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储备并进行健康检验、生态安全性试验,此时期为转基因作物的试验储备期,储备期间须进行风险评估、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试验、潜在生态风险试验、健康安全性试验和不可预测效应论证。随着人们对转基因作物不同层面认知的深入,这些评价项目和指标也在不断完善,要完成试验储备期的所有评价,更相对安全地进入商品化阶段则需要至少30年的时间,这就出现了科研成果的世代转移和科技经济效益的跨时代实现。

三、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实施与实践的启示

马克思的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认为,“自然生态”和劳动一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结果[8]。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科学与哲学的演绎结合,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选择[9]。未来的农业发展,科学技术是客观载体,将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而人则是实施的主体,在研究生中开展绿野生态文明研讨课程,培育他们德性化的生态意识、人文化的伦理思维、统筹兼顾的处事作风。通过科学认知、哲学反思和审美体验使他们获得善待自然、绑缚刻意的睿智,树立适度消费的生态道德观。

科学具有生命力,其生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并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顽强地体现,同时会给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今的科学已经发展到需要对科学的社会功能、技术的社会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伦理等诸多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审视与反思阶段[10]。伦理学可以帮助破解生命科学的迷途,生命科学可以为伦理学提供生命元素。通过“生态伦理课程”的实施与实践发现,哲学对科学不仅是指导、引导的关系,而且是协助、理解,还有反思和关照。理解、协助是指导的前提,指导是理解、协助的升华,理解是社会的要求,关照是人本的必然。

参考文献:

[1]John M.Ziman.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Studies:

The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66.

[2]王晓为,丁广洲,梁学庆.作物资源的非生态性偏差与人

类行为下的种质生态伦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

(3).

[3]曲福田.资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04-220.

[4]胡晓兵.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表现及其根源探析[J].学

术交流,2007,(6).

[5]潘云.王祯农书农业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7.

[6]杨直民.农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5.

[7]梁立明等.迟滞承认:科学中的睡美人现象[J].自然辩

证法通讯,2009,(1).

[8]龚万达,刘祖云.从马克思的生态内因论看中国生态文

明建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9]李宗桂.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J].哲学

动态,2012,(6).

[10]曾国屏.当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多维性[J].贵州社会

科学,2009,(2).

猜你喜欢
生态伦理
老子生态伦理的逻辑理路
试论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
鄂伦春族生态审美意识的衍生与文本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