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14-01-26 16:39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国饲料 2014年16期
关键词:大豆月份小麦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一、玉米市场

(一)长江以北地区遭遇干旱,8月中上旬降雨缓解旱情 7月份以来,我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其中黄淮大部、华北东部、陕西中南部、湖北大部等地偏少2成以上,河南大部偏少5成以上;河南、陕西、湖北降水量为近54年来最少,尤其是河南省平均降水量9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同时,长江以北地区高温日数多,陕西东南部、河南西北部达12天以上,比常年偏多5天以上。高温少雨导致干旱持续发展,夏播玉米正常生长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7月底至8月中上旬,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明显降水过程,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等地旱情缓解,河南中西部旱情缓和,对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十分有利。7月29~30日,河北、河南部分地区出现较强降雨,豫北旱情缓解,干旱严重的豫中和豫西等地的旱情仍在发展。8月8日,西北东部、华北、黄淮大部出现较强降雨过程,陕西中南部、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旱情进一步缓解,安徽省旱情解除。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8月中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黄淮北部、江淮等地降雨量达15~40毫米,局部达50~80毫米。

(二)政策性粮源成交不旺,执行出库进度明显偏慢 临时存储玉米竞价交易从5月22日起已经过连续12周的竞价交易,截至8月7日,成交量达到2035万t,其中,东北三省一区临时存储玉米共成交1714万t,占总成交量的84%,成交进度仍然缓慢;临时存储进口玉米共成交253万t,由于底价偏低、地处销区等因素,进口玉米受到饲料企业积极购买,预计8月份临时存储进口玉米全部拍完;跨省移库玉米共成交68万t,目前国家仅在湖南和江西投放跨省移库玉米,其他销区省份尚未投放。

同时,受出库能力、物流状况、市场需求、价格预期等各种因素影响,已经成交的临时存储玉米出库速度偏慢,也存在一定出库难问题。目前投放的2012年产玉米,不少存储库点远离主要铁路线,外运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从下海量来看,6月份以来东北4港口散粮下海总量仅270万t,加上集装箱下海量、铁路公路运输出关数量以及本地用粮企业出库转化的临储玉米,市场预计截至8月初,东北地区临储玉米出库总量可能不足600万t。

受制于饲料消费低迷以及饲料加工企业开工不足的现状,东北地区临时存储玉米成交仍难有明显改善,有利的因素是销区的进口玉米投放即将结束和 2013年玉米开始投放,销区采购需求部分转向东北临时存储玉米,不利的因素是山东地区用粮企业购买高峰结束,因华北黄淮地区新季玉米上市已经临近。临时存储玉米出库有望加快,为降低山东和销区价格波动的风险和确保更大收益,贸易商正在加快外运临储玉米。监测显示,北方港口的运输卡车已经加大运输负荷,市场预计8月中下旬玉米集港数量和下海量将有明显增加。

(三)市场供应结构性偏紧,国内玉米价格继续上涨 7月份,玉米市场价格普遍继续上涨,主要原因有:一是山东地区玉米供应短缺,用粮企业积极采购东北玉米,在港口等主要中转点与销区竞争粮源,带动采购价格和运输成本上升;二是市场贸易粮源不多,政策性粮源出库缓慢,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三是用粮企业库存逐渐下降,6月底之前运到销区享受费用补贴的玉米已经明显消耗;四是国家临时存储玉米顺价销售预期以及不利天气持续支撑市场预期。市场对于2013年玉米竞价交易底价提高有较强预期,而河南遭遇严重干旱以及大连期货价格大幅上涨都在加剧市场看涨预期。

东北地区供应以政策粮出库为主,玉米价格保持坚挺。截至8月初,黑龙江绥化肇东地区玉米收购价为2180元/t,青冈地区玉米收购价为2260元/t,均与7月初持平。吉林长春地区玉米收购价为2150元/t,松原地区玉米收购价为2240元/t,公主岭地区玉米收购价为2180元/t,四平地区玉米收购价为2260元/t,均与7月初持平。辽宁沈阳地区玉米到厂价为2420元/t,较7月初上涨 40元/t。

山东通过汽运、海运和铁路运输积极采购东北临时存储玉米。山东、河北等地贸易企业仍有少量玉米库存,但惜售心理强,用粮企业入厂价格步步上升,部分企业投料必须搀兑本地玉米。7月中下旬临储玉米到货增加限制玉米价格上涨。截至8月初,山东滨州地区玉米到厂价格为2640元/t,较7月初上涨100元/t;潍坊地区玉米到厂价格为2800元/t,较7月初上涨150元/t。石家庄地区玉米到厂价格为2540元/t,较7月初上涨 160元/t。

7月份港口下海量明显下降,是近5年来历史最低的1个月,其中还包括部分国家政策性跨省移库玉米。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普遍上涨,截至8月初,北方港口贸易企业收购14%水分玉米平仓价为2580~2590元/t,较7月初上涨100元/t。广东港口东北优质玉米成交价为2740~2750元/t,较7月初上涨190元/t。

(四)美国玉米单产或创历史记录,CBOT玉米价格持续回落 由于美国天气有利于农作物播种及生长,玉米作物优良率保持在近20年以来的最佳水平,玉米单产可能创历史记录。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全国作物进展报告显示,截至8月4日,美国全国玉米评级优良的比例为73%,低于一周前的75%,但是仍然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64%。同时,美国农业部报告利空,投机基金在CBOT玉米期货和期权市场继续增持净空头部位,导致CBOT玉米期货价格持续下跌。截至8月8日收盘,CBOT玉米期货12月合约收于363.50美分/蒲式耳,较5月份年内高点累计下跌近30%,为2010年6月份以来最低点。

市场普遍预计今年美国玉米单产潜力理想,意味着玉米价格可能继续下跌。8月初,路透社对分析师的调查显示,分析师预期今年美国玉米平均单产将达到创纪录的170.4蒲式耳/英亩,高于2009年创下的历史纪录164.7蒲式耳/英亩。美国福斯通国际公司称,2014/15年度美国玉米单产将达到172.4蒲式耳/英亩,分析机构 Informa经济公司预计今年美国玉米平均单产为168蒲式耳/英亩,高于上月预测的 165蒲式耳/英亩,两家机构预期均高于美国农业部7月份预测的165.3蒲式耳/英亩,也高于2013/14年度的实际平均单产158.8蒲式耳/英亩。

二、小麦市场

(一)制粉企业增加小麦库存,饲料企业增加采购小麦 7月份制粉企业小麦收购量较6月份有所减少。面粉消费处于淡季,小麦开工率处于低位,但由于对后市价格预期较高,多数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仍希望建立较高的小麦库存。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7月底主产区制粉企业库存指数为60,今年同期均值为55,上年同期为65。当前面粉加工企业小麦库存水平低于上年,但高于常年水平。进入7月中下旬,市场粮源减少,面粉厂收购量较7月上旬有所减少,7月底收购量与加工量相当,小麦库存基本稳定。

7月份饲料企业继续大量采购小麦。华北地区饲料企业小麦采购积极性较高,据了解,当前山东地区部分大型饲料企业的小麦添加比例已达40%左右,玉米下降至20%左右。小麦饲用量较大,主要因为玉米小麦价差较大,当前山东地区玉米价格比小麦高出200元/t,小麦饲用成本优势明显,此外,小麦在霉变指标上要好于东北玉米。

(二)小麦托市收购开始减缓,贸易商收购积极性高 正常年份收获之后,农户有一个出售高峰,今年小麦大丰收,农户出售进度明显快于常年。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7月底主产区农户售粮进度为59%,较6月底提高20个百分点。今年农户售粮进度比上年快,上年同期为47%。不过到7月中下旬,农户售粮速度下降。

今年托市小麦和储备轮入数量大,确保农户高价出售小麦。据市场估计,截至7月底,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山东5个主产区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已经接近2500万t,7月份增加了600万t。7月末,托市小麦收购进度明显下降,仅河南还有一定收购数量。

7月份,托市小麦成交量为41.5万t,平均每周成交8.3万t,较6月份减少3.8万t。托市小麦成交量处于低谷,因为面粉加工企业以收购新小麦为主,对托市小麦的需求降低。

7月份贸易商收购积极性仍然较高。大型贸易商陆续建立了较高的小麦库存,有大型贸易商称,今年小麦收购量比去年多。中小贸易商的小麦采购积极性也较高。

(三)7月份主产区小麦价格小幅上行 7月底,河北石家庄地区大型制粉企业三等小麦进厂价2560元/t,较6月底上涨50元/t;山东济南地区进厂价2540元/t,较6月底上涨20元/t;河南郑州地区进厂价2510元/t,较6月底上涨20元/t;安徽宿州地区进厂价2440元/t,较6月底上涨10元/t;江苏徐州地区进厂价2460元/t,较6月底上涨20元/t。随着小麦收购价格走高,7月份市场收购主体观望、避险心态也在增强,收购行为趋向谨慎。

(四)下半年价格上行因素较多,小麦价格将以涨势为主 一是今年小麦托市收购进度明显快于去年,托市收购数量偏大使市场流通量减少,小麦价格受到支撑。市场预计到夏收结束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规模可能达到 2600万 ~2700万t。

二是由于经过连续两年的去库存化,中央储备企业轮换收购量较大。轮换入库、置换入库数量较大且时间集中,收购价格处于领先地位,导致市场流通小麦数量继续减少。

三是制粉企业和贸易企业争取在新麦价格季节性低点多收购一些粮源。今年新麦质量较好,市场收购积极性较高。尽管加工效益不佳,部分面粉企业还是准备提高小麦库存。

四是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新季小麦价格优势显现,很多饲料企业增加小麦使用数量。估计今年6~9月份小麦饲用量将增加较多,直到华北黄淮地区新产玉米陆续上市。

(五)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下跌,全球小麦供应充足 7月份以来,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下跌。乌克兰、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小麦丰产在望,黑海地区小麦产量前景明朗,虽然该地区政治局势紧张,不过小麦出口装运依然顺利,西方社会加大对俄罗斯制裁,并未对俄罗斯小麦出口产生过大影响。由于全球小麦供给充足,出口市场竞争激烈,继续给麦价造成下跌压力。

三、7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升价降,植物油进口量价齐降

(一)7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升价降 海关初步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747万t,较6月份的639万t大幅增加108万t,也高于去年同期的720万t,创下月度大豆进口量历史最高纪录。7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平均到港价格为590.6美元/t,折合到港完税成本在4330元/t左右,较6月份的599.6美元/t降低9.0美元/t,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但仍处于相对高位。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豆4168万t,较去年同期的3469万t增加699万t,增幅为20.2%;进口大豆平均到港价格为591.7美元/t,折合到港完税成本在4340万t左右,较去年同期的605.4美元/t降低13.7美元/t。

(二)7月份国内外油脂油料期货和现货价格大幅下跌 6月3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了极端利空的大豆种植面积报告,引发全球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出现一轮暴跌行情,在一周多的时间内,美盘大豆、豆油和豆粕期价都跌至5个月来的低点,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更是跌至去年10月份以来的低点。美盘大豆期价大幅下跌后,全球买家大量采购美国大豆,在超预期的出口销售情况下,7月下半月美盘大豆期价开始呈现止跌趋稳的态势。但受全球植物油供应充裕的影响,下半月美盘豆油期价和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延续下跌走势。受国内外油脂油料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7月份国内油脂油料期货和现货价格全线下跌。

四、8月份粮油市场展望

(一)玉米市场展望 7月份干旱灾害严重威胁玉米增产前景,而且有重度干旱地区集中、旱情发展迅速以及干旱发生在作物产量形成关键阶段的突出特点。8月份预计,2014年全国玉米每公顷产量达到6.057 t,较上月下调19公斤/公顷,较上年增加41公斤/公顷,增幅0.7%。受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等因素影响,国内畜牧养殖和饲料生产增长速度降低,减缓能量饲料用粮增长速度,主要饲料粮增长幅度预计仅有1%,饲料粮增量更多由玉米贡献,由于小麦最低收购价格逐年提高,新玉米上市之后小麦用于饲料数量还会下降,高粱进口可能继续增加,总体看玉米仍是价格适中的最佳能量原料。

(二)小麦市场展望 整体上看,贸易商在8月份仍将以收购为主,而不是销售。小麦供应仍将以农民售粮为主。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当前华北地区面粉加工企业小麦库存指数为60,过去几年均值为55,上年同期为65。面粉厂的小麦库存高于常年水平,但低于上年水平。8月份中下旬起,面粉加工企业将逐渐增加开工率,为9月份的面粉消费旺季做准备,麸皮价格上行,也提高了加工利润。预计8月底面粉加工企业的整体开工率将达到59%,较7月底提高10个百分点。开工率提高,将直接拉动小麦的需求量。8月份,饲料企业仍将大量采购小麦来替代玉米。8月份,玉米价格不会下跌,而小麦价格存在上涨可能,不过玉米小麦价差仍将存在,小麦仍将保持较大的成本优势。

(三)油脂油料市场展望 根据进口大豆装运船期和到港预报统计,8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在620万t左右,明显低于7月份的747万t,略低于去年同期的637万t,预计9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将会继续减少。尽管8~9月份大豆进口量不断减少,但由于本年度的前10个月大豆进口量同比大幅增加1050万t,加上临储大豆拍卖继续进行,国内大豆供应仍将继保持充裕局面。■

猜你喜欢
大豆月份小麦
1-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574.8万t 同比下降4.4%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