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构建双螺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4-01-29 20:22朱宏江
中国煤炭 2014年4期
关键词:双螺旋标杆煤矿安全

朱宏江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范各庄矿业分公司,河北省唐山市,063109)

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企业安全发展,是煤矿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开滦范各庄矿业分公司立足于对煤矿安全生产规律的深刻认知和准确把握,以问题为依托,以标杆为引领,对自身管理机制、程序流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优化再造和深度融合,探索构建了问题、标杆双螺旋安全管理模式,为推进公司安全、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1 构建双螺旋安全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特别是对于煤矿企业而言,高危的行业性质、特殊的作业特点、相对较低的人员素质,决定其安全管理必须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不断革故鼎新,追求螺旋式的持续稳固上升。

(1)遏制煤矿安全事故,需要以双螺旋管理为切入点。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重特大安全事故基本得到控制,但零打碎敲的事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对照国务院安委会提出的2020年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要比2010年下降50%以上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这就要求各级煤矿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深入查找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积极与国内外先进企业进行对标,推进安全管理由粗放向精优、由经验向科学的转变,不断增强安全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2)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需要以双螺旋管理为支撑点。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这条道路并不平坦,随着矿井开采的不断延伸,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的威胁将进一步加大,安全管理的未知领域也将逐渐增多。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善于解决老问题,更要勇敢地面对新问题,超前防范、积极破解;不仅要达到行业治理标准,更要不断地提升和创造标准,真正实现人、机、物、环的本质安全。

(3)深化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以双螺旋管理为作用点。安全文化是安全理念、安全规范、安全管理的有机统一,推广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是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导入问题、标杆双螺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优化和提升作用,推进企业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的转变,促进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艺术的有机融合,实现安全文化建设的落地生根。

2 问题、标杆双螺旋安全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问题管理是国际公认的四大管理模式之一,是在充分挖掘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以此来防范问题演化为危机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标杆管理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的三大管理方法之一,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过程,通过不断地寻标、定标、达标,实现管理效能和绩效的持续提升。二者都具有简单易懂、便于操作、先进成熟的特点,对于煤矿这种作业场所不断变换、未知领域不断增多、安全发展永无止境的行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普遍的针对性。特别是从本质上说,问题和标杆都是指实际状况与应该的状况之间的差距,通过彼此管理流程的融合、再造,建立发掘问题寻标、研究问题定标、解决问题达标的工作路径,能够起到1+1大于2的作用,使管理效果更加明显。其中,问题立足于现实、标杆着眼于发展,解决问题为发展超越创造条件、发展超越又将面临新的问题,二者既自成体系,又密切联系,通过循环往复、同频共振的持续运转,驱动安全管理实现螺旋式持续上升。

3 实施双螺旋安全管理模式的基本路径

(1)发掘问题中找寻标杆。以问题意识和标杆意识培育为切入点,大力倡导 “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对标先进永无止境”的工作理念。本着 “排查全覆盖、问题无遗漏”的原则,区分已发和潜在问题,建立从员工、班组、区科、专业线到公司安委会的五级问题排查体系,建立问题台账,形成闭合管理。根据发掘问题的性质和内容,遵循从内到外、由近及远的选标路径,在综合考虑可行性和经济成本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公司内外、行业内外搜寻并确立所要对标学习的目标。

(2)研究问题中确立标准。对问题实施分类、归口管理,一般问题由区科研究解决,重点问题由专业线研究解决,难点问题由安委会研究解决。采取项目化、留作业、招投标的方式,对难点、瓶颈问题进行合力攻坚,为工作顺利推进扫清障碍。结合标杆单位展现出的先进水平,综合运用解析分析法、要因图分析法等问题分析工具,围绕人、物、环境、管理等各个要素,全面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深入查找可能影响和促进问题演化升级的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谋划改进工作的方案,填写目标任务书,明确改进工作的目标要求、方法措施、时间步骤、职责分工、制度保障等详细内容,找准努力方向,强化整改措施。

(3)解决问题中达到标准。以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为重点,本着问题解决人员、标准、时限三明确的原则,对问题整改实行实名制管理。推行月初召开达标推进现场会、月中职能部门检查督导、月末程序化对标评价的检查验收模式,并填写工作验收报告。对于工作不达标准、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必须组织重新整改,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创新和探索新的更加有效、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推进新一轮的 “发掘问题寻标、研究问题定标、解决问题达标”工作。

[1]孙斌.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研究 [J].中国煤炭,2006(6)

[2]慕庆国.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 [J].中国煤炭,2003(3)

[3]杜波.平煤集团八矿的安全管理 [J].中国煤炭,2006(10)

[4]郝贵.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双螺旋标杆煤矿安全
从“生物学死亡”到洁净标杆:泰晤士河如何用60年重焕生机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马尔斯克双螺旋瞭望塔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health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疯狂大堵车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超越自我,全新一代宋再树10万级SUV价值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