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的思考

2014-01-30 23:43陈雪凤梁俊凤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人文

陈雪凤,梁 博,孙 丹,梁俊凤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处,陕西 西安 710061,cxf309@mail.xjtu.edu.cn)

提升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的思考

陈雪凤,梁 博,孙 丹,梁俊凤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处,陕西 西安 710061,cxf309@mail.xjtu.edu.cn)

通过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医学生职业认同走低,影响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的原因,包括:社会现实的负面影响;医学教育的缺陷;医学生自身因素。在此基础上,认为应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教育、职业认知教育、职业人文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以提升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认同,促进医学教育发展和国民健康。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认同;医学教育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的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总看法,是职业价值观的最终体现。医学生的职业认同主要指对自己将来从事医生职业和将要扮演医生角色的看法,既是个人职业发展的起点,也是生涯发展的核心,更是生涯成功的动力之源。然而随着医患纠纷的日益增多、伤医事件的频频发生,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呈现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医学生表示毕业以后有可能放弃从医而选择其他职业。因此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无论对医学的发展,还是对医生个人的发展,乃至民众的健康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现状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价值认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个人主体意识增强、评价标准趋于务实、职业目标短期化和功利化、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动态化,医学生也不例外。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但是只有约10万人可以穿上白大褂。目前医学毕业生的转行率居高不下,学以致用的难度较大。医学生不做医生,医生大量流失,高昂的培养成本被白白浪费,而那些即使留在医疗行业的医学毕业生,对职业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也持续走低。

2 医学生职业认同走低原因分析

2.1 社会现实的负面影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医改政策研究专家李玲指出,“如果不改变风险高、待遇低、职业尊严缺失这几大问题,医生的流失情况将会更加严重”。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务人员形象受损,同时医务工作高风险、高压力的各种负面信息,[2]对正在医学院校就读的医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医学生职业认同走低的关键。

2.1.1 学医成本高,前景不乐观。

众所周知,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明显较重,医学生需要学习大量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这些内容几乎全部需要理解和记忆。长学制再加上三年规范化培养,医学求学之路充满了艰辛,而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等待医学生的依然是数不尽的考试晋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扩招、医学专科学校升级,受社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医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医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够进入大医院工作,为此不少人无奈的不断提高学历,但是僧多粥少的局面使相当多的医学毕业生考虑转行。然而受医学专业性强、就业面窄的影响,转行的难度相对比较大,许多学生就后悔选择医学。所以说医学生从学医到行医需要的时间周期比其他行业长,学医过程的辛苦程度比其他专业高,但是前景并不乐观的现实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认同。

2.1.2 从医风险高,环境差。

医生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所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责任的重大与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一是医生每天在诊治工作中不得不接受各种有害射线、放射性因素等对身体带来的伤害,长期累积所造成的伤害多是不可逆的。二是在用生命守护人类的健康,在“非典”、“甲流”肆虐期间,在洪水泛滥、地震灾难之际,医务工作者冒险抢救生命。三是医生每天要接受各种脓痰、血污、粪便等排泄物带来的恶性心理刺激,还要承受由于目睹患者饱受病痛折磨的痛苦和亲人生离死别的伤感所带来的精神刺激,长期被悲伤和压抑笼罩的氛围使其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然而,由于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原因,医生在医疗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疗效不佳、无效、并发症、甚至医疗意外。目前由于医患双方信任度低,当出现治疗不理想的情况时患方就把责任归给医生,医患冲突引发的暴力伤医、杀医事件屡屡发生,医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一切使医学生负面职业情感体验加深,继而职业认同降低。

2.1.3 行医强度高,待遇低。

医务人员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往往使医务人员身心疲惫,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超负荷地工作强度导致年轻医生猝死、早死现象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医生高强度的工作得到的待遇却不比其他专业同期毕业生高。医生付出与收获严重失衡的现实使得医学生对职业价值与期望产生质疑,职业认同随之下降。

2.2 医学教育的缺陷

爱因斯坦曾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仍然注重专业教育而忽略与之相关的其他教育,医学教育的缺陷是医学生职业认同走低的重要因素。

2.2.1 医学生职业认知教育缺失。

高校对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教育目标模糊,未能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医学生入学时对医学专业特性、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医生必备的素质等了解甚少,多凭宏观了解或者家长意愿踏进医学大门,此刻的职业认同是肤浅而脆弱的,很容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的左右,因此入学教育中职业认同教育非常重要,遗憾的是当前的医学教育还是以关注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为主,对专业思想的关注比较低,可以说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教育是缺位的。后期开设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也是把心理调适、工作态度、情感教育简化为知识教育,没有在根本上起到帮助医学生端正职业价值观、提高职业认同感的作用。

2.2.2 医学生职业人文教育缺失。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医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3]在我国长期将医学人文教育与政治教育混谈,突出政治信念,忽视人文精神,缺乏对生命的关注、伦理的思考以及对医学内在精神的深刻揭示,疏离了医学职业中最为重要的温情与人道。当前医患关系紧张与我国近几十年的医学教育中长期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相当部分的医生只认识疾病的生物学表现,而不认识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心理等人文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密切相关。所以说人文素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和基础,丢掉了这个根本,就失去了教育的精神和主旨,就是不成功的教育。[4]

2.2.3 医学教育的副作用。

医学的长学制再加上三年规范化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课业重,考试多,医学求学之路充满了艰辛,负向的职业情感体验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造成了影响。加上医学教育现有部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由此导致在满怀热情步入医学院校后,对医学的热情逐渐冷却。

3 提升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的对策

医学生是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后备力量,是国家医疗卫生工作未来的骨干,做好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升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关系到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

3.1 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教育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认同的核心,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认同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它不仅表现在人们的择业观上,也表现在人们在具体工作中的工作态度上,是个体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医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教育重点解决“个人主体意识增强、评价标准趋于务实、职业目标短期化和功利化、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动态化”等职业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找寻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医学职业价值观教育中注重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相结合、学术性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苦乐观、职业待遇观以及客观的职业地位观,增进对职业的适应性。

3.2 加强医学生职业认知教育

实践证明学生的职业认知越深,其职业认同越高,从业的思想准备越充分,应对问题的能力越强。通过医学职业认知教育,增进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适应性,坚定献身医学的职业目标,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提高学医、行医苦与累对职业价值认同影响的免疫力。通过职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强化职业情感、激发学习动机、巩固职业意志,勇于克服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通过职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减少因医疗纠纷对职业认同带来的负向体验。通过职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从医生职业相对稳定、可以为国民健康尽力也可以促进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管理等角度强化职业承诺。在日常教育特别是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职业成就,引导学生体验职业乐趣,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与憧憬。帮助学生找到个人与社会的契合点,实现个人的职业追求与社会需要的和谐统一,从而坚定职业定向,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5]

3.3 加强医学生职业人文教育

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质是做人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鉴定学生从事社会工作、承担社会角色,特别是职业角色的重要基础。对医学生涉及医学伦理、医学与社会、医学的意义和目的、职业伤害与权益、医学心理、医学法律法规、医学与环境以及医患关系等相关医学人文知识教育,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调查发现学生干部的职业认同比普通学生高,原因在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了隐性课程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综合能力高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也会表现出高的职业信念、高的职业承诺、高水平的职业行为,因此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的综合能力培养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临床教师对医学生的影响力更高,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所以临床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有关敬业爱岗、诚实守信、服务社会、创业成才等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也是医学生人文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3.4 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进入21世纪,全球医学高等教育基本要求强调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等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保证其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生动有趣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增强学习效果,提升专业技能。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重塑“救死扶伤”、“医者父母心”的良医形象。教育学生从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解读医患关系,正确认识医生的责任与义务,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善于表达。加强自身修养和涵养,在医疗工作中做到相互尊重,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遵循“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在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不断自我增长。通过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医务工作者。

3.5 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学校应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医学生对职业前景与职业生涯等问题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知与判断,合理降低就业期望值,有效下移就业重心。教育医学生立足眼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加强自身各种能力的锻炼,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心理特点及能力倾向有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为进入职场做好充分的准备;指导学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把自身特点和职业需要结合起来,做好自我定位,在适合的工作岗位发挥专业和能力所长;教育医学生正确认知与评价自身价值,坚持集体职业价值取向,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主动自觉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就业优势;教育医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求职心态,把握就业形势,培养竞争意识。

[1]何秋霞.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141-145.

[2]雷鸣,曾国华,袁坚,等.加强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专业精神教育[J].教育探索,2009,(3):11-12.

[3]刘瑞梓,鲁映青,孙利军.医学人文教育新模式的创建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6):643-645.

[4]高凤香.关于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问题的分析思考[J].价值工程,2011,(7):307-308.

[5]张丽莉.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修回日期2014-09-10〕

〔编 辑 李恩昌〕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Value Identity of M edical Students

CHEN Xuefeng,LIANG Bo,SUN Dan,LIANG Junfeng
(Students'Affairs Office,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E-mail:cxf309@mail.xjtu.edu.cn)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medical students'professional value identit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for lowmedical students'professional value identity,including:the negative impactof social reality;the defect ofmedical education;medical students'own factors.On this basis,medical students'professional value identity,vocational cognitive education,vocational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enhance themedical students'professional value identity,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medic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health.

Medical Students;Professional Value;Professional Value Identity;Medical Education

R192

A

1001-8565(2014)05-0664-03

2014-05-16〕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人文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