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培养的探索及做法
——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2014-01-30 23:43冯文珍张乃正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人文

冯文珍,张乃正,房 兆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陕西 宝鸡 721013,fengwenzhen413@163.com)

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培养的探索及做法
——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冯文珍,张乃正**,房 兆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陕西 宝鸡 721013,fengwenzhen413@163.com)

首先阐述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及融合培养意义,其次着重分析了该院特色“1234”模式:围绕一个目标,打造过硬的融合型师资队伍;坚持双轨并举,形成独特的融合式培养模式;体现三种能力,建立融合型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四位一体教学特色,实施分年级分阶段融合教育途径。

科学素养;人文精神;融合培养;护理教育

学校教育是培养护理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关键阶段。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培养科学与人文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要用融合型的科学人文主义观点理性教育学生。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建院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与创新,形成了比较独特的高职护理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提升培养模式。

1 理论基础及融合培养意义

1.1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人在处理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应该具备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即人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核心是“求真”。科学素养体现在护理中,是以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和敬业牺牲的奉献精神指导工作。护士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改革创新,勇于实践,确保护理技能正确实施。

1.2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由认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终极关怀。核心是“求善”。人文精神回归到护理中,体现在护士要用专业的护理知识竭尽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同时以一种情感关怀去照顾病人,注重与病人沟通和互动,尊重病人的想法和意愿,形成和谐温馨的护患关系。[1]

1.3 融合培养的意义

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相互依赖,同等重要。护理学本身就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它既包含了科学知识又渗透着人道主义,临床护理工作不仅要治病,更要关爱病人。所以在护理教育实践中,如果单纯追求科学素养,必然会使护理知识空泛,缺少人文终极关怀;反之,如果单纯强调人文精神,没有护理科学限定,就会淹没在神秘主义中。[2]只有正确认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提升的重要意义,才能使护理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培养高职护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就是要在学生阶段重视融合教育的培养模式,统筹安排课程体系和学业时间。通过课堂教学、实训实习、校园文化、竞赛讲座,分年级分阶段进行融合型教育,使高职护理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系统的护理专业知识,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而且通过课堂人文渗透和环境熏陶,掌握系统的护理人文知识,培育人文精神。

2 融合培养的主要做法

我院经过10年创新发展,特别是在护理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培养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形成了具有特色的 “1234”模式。

2.1 围绕一个目标,打造过硬的融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提升教育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教师不但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而且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教师丰富的护理知识,会激发学生对护理学习的兴趣,促使其对护理真知的不懈探究。同样教师良好的人文素养,会潜移默化感染学生,使其人格得以完整。[3]因此,只有强化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渗透。

2.1.1 明确内涵,不断创新。

组织和发动广大教师,深刻学习科学素养、人文精神的概念、内涵以及融合提升在护理教育和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根据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基本涵义,学院对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学程时间、教学进程、学时比例、教学日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所用教材和课表等,都进行了重新讨论、编写、修订和改革,以符合专业与人文融合提升的护理学生培养目标。

2.1.2 健全机构,规范管理。

为了做到专业技术课与人文素质课双轨并举,首先抽调并外聘以护理技术课和人文素质课为主的相关老师,成立以“护基”和“护心”为主干课程的融合型教育学科教研室。其次,加强课程之间联系,优化课程资源,共同开发精品课程和实验课程。最后,制订详细可行的职责及考核标准,期末严格考核,并将实施融合型教学具体落实到指定教师、年级、课程和班级,从组织上保证了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文品质的提高。

2.1.3 融合培训,提高素质。

依据“1234”模式改革需要,护理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培养,必须注重教学团队优化和教师素质培养。积极从临床及高校引进人才,选送骨干教师到医院、境外培训,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对护理教师培训。

2.2 坚持双轨并举,形成独特的融合型培养模式

高职护理教育要实现将护理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专业目标,只有立足主体,完善实体,夯实载体,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具有职业情感和求实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

2.2.1 课堂教学是实施融合模式的主体。

采取多种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案例、问题引导、实物展示、影视形象、角色扮演、模拟招聘等形式,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人文课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专业知识。切实落实“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护理学基础》绪论教学中,除认真讲解护理学概念等基本知识外,还应详讲南丁格尔的生平及事迹,使学生树立热爱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在《护理美学》教学中,加入外科手术切口选择及缝合美观等内容。[4]只有不断改革课堂内容,才能使护理专业逐步向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融合的课程方向迈进。

2.2.2 实验实训是检验融合模式的实体。

实验实训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依据三年不断线的思路,第一学年临岗(课堂实训)、第二学年协岗(课间实习)、第三学年顶岗(毕业实习)三个循环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尝试有机整合专业技术课与人文素质课实训内容,改变以往以护理专业课为主的方式,打破学科壁垒,融合护理学基础、儿科护理、妇婴保健、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心理等相关课程,形成不同学科老师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新格局;调拨专项经费加强护理实训室建设和改造,对实训楼门面、楼道、室内设置、布局尽量病区化,建成医院护理病房的缩影,缩短教学与实习的距离;以实际护理工作场所为背景,“教、学、做一体化”,辅以PBL学生主讲、操作技能大赛、现场模拟、资源网络平台、人机对话等方式,融理论、操作、合作、规范和素质与一体,增强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实践性。

2.2.3 校园文化是渗透融合模式的载体。

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护理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通过举办护理技术讲座、护理科普展览、护理知识竞赛、护理技能大赛、直接与临床护理专家对话等方式,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奠定学术基础,感受护理科学氛围,提高科学素养。二是采用护理伦理辩论赛,职业道德演讲赛,模拟招聘面试,讲解护理名人名言,讨论潜在护患纠纷等,训练护理学生的评判应变能力,换位思考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5]三是开展内容丰富的“5·12”护士节才艺表演、心理讲座、社团活动等,弥补课堂不足,感受校园文化氛围。四是组织护理专业学生为非医学院系学生开展吸烟有害健康、营养饮食保健,美容美体等健康教育,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也宣传锻炼了自己。五是将本院校训“敦品尚能,学养日新”,嵌入全院所有教室正前方,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态度。六是改善校园自然人文景观,充实更新图书资料,增加中外文学名著,使学生在优美的读书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2.3 体现三种能力,建立融合型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是护理教育的风向标和测量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的统筹协调,激发护理学生和教师队伍的生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现行高职护理教育评价手段单一,偏重专业,忽视人文,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学院首先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督导条例》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要求,建立健全护理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评价依据,突出能力评价,体现综合素质。把学习态度、进取精神、参与意识、人际关系、身心健康、情感态度,实习跟踪、医院顶岗等纳入考核内容。其次充分利用公开课、学院开放日、校园招聘会等发挥各方面评价作用,引入学生、教师、家长、医院、社会等参与的共同考核机制,并不断修订和完善,实行动态考核。再次是打破传统的 “纸笔测试”模式,建立多渠道、全方位考核途径,考核内容从侧重知识记忆转到“知识与技能”融合上。可以借鉴的方法有:[6]改革考试制度,专业考试中必须增加素质考试内容,而且比例逐年加大。最后是实行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课堂提问、平时测评、研究项目、毕业论文、讲座竞赛、参与教学等多方面全方位,全面评判学生的专业水平、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社会实践、职业人格等综合素质。

2.4 突出“四位一体”教学特色,实施分年级分阶段融合教育途径

2.4.1 一年级融通识、人文和拓展于一体。

通过相关公共课如语言、哲学、法律的学习,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为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相关人文课如心理、伦理、礼仪的学习,培养人文品质,为护理专业学习打好基础;通过相关选修课如文学、艺术、职业道德的学习,拓展学生视野,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4.2 二年级融课堂、实训和技能于一体。

在专业课教学中,打破学科壁垒,增加人文内容,突出专业知识,融教、学、做于一体,培养学生合理扎实的理论素养;实训教学融创新实验、现场教学、技能操作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做中学、学中做”培养理念。

2.4.3 三年级融临岗、协岗、顶岗于一体。

临岗、协岗、顶岗是护理教育的归宿和深化,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关键阶段。首先进行临床实习前教育,通过学校老师授课或邀请相关护理专家讲座,使学生对实习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其次是进入医院的前几周,主要是岗前培训、熟悉医院和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再次是熟悉临床各项操作规程和技能,培养职业习惯和责任感,当好带教老师的助手,并逐步过度到独当一面,处理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2.4.4 毕业评价融理论、实践、论文于一体。

我院学生毕业成绩包括三部分,理论考试占40%,实习实践占30%,毕业论文占30%。特别是把撰写毕业论文作为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科研方法和科研创新的重要环节,从下任务书、开题、实施、撰写、评阅、答辩等各方面规范要求并狠抓落实,从而保证了毕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1]冯文珍,张乃正,房兆,等.陕西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培养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10):90-93.

[2]佘兰,曹建平,倪 超,等.湖南省2所高校护理本科生非技术技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4,21(2):5-8.

[3]许婷婷,程乐森,宋心宇.以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全面提升医学生素质——以潍坊医学院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89-90.

[4]邓宇骁,王晓昊,王飞,等.医学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教育中亟待改进的问题——来自一名本科同学的意见[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22-23.

[5]花文协.高职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研究[J].才智,2012,(22):195.

[6]苏丹.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融合[J].学术交流,2013,(1):59-63.

An Exp lor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Humanistic Spirit:Taking Nursing Training M ode in Baoji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as Exam ple

FENGWenzhen,ZHANG Naizheng,FANG Zhao
(Medical School of Baoji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Baoji721013,China,E-mail:fengwenzhen413@163.com)

Firstl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humanistic spirit and sense of integration training,secondly analyzed emphatically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1234"pattern:around a goal,building perfect fusion type teachers;adhere to the dual-track simultaneously,forming the unique fusion type trainingmode;reflect three kinds of ability,establish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integrated teach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de points phase fusion education way.

Scientific Literacy;Humanistic Spirit;Integration;Nursing Education

R192

A

1001-8565(2014)05-0686-03

2014-06-22〕

2014-08-10

〔编 辑 吉鹏程〕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职护理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提升研究,项目编号:SGH12572

**通讯作者,E-mail:zhang0810@126.com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人文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