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14-02-03 21:12
中国会计年鉴 2014年00期
关键词:税务会计核算资本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13年,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工作紧密围绕公司八大中心任务,牢牢把握“转变方式质量年、风险管理效益年”工作主线,一面继续夯实计划财务传统职能,一面紧跟公司发展形势,以财务管理创新增强公司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体系

(一)调整部分业务的会计政策,财务会计体系更加市场化、规范化,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一方面,为使公司会计政策更好地反映公司经营策略、与同业更为可比、更能满足未来上市要求,公司调整了部分业务的会计政策,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程度。另一方面,全面梳理会计科目体系,研究落实系统落地实施等问题。

(二)全面梳理各类业务的会计制度。在会计政策变更的基础上,修订会计核算、财务内控等方面的制度文件,规范主营业务的会计核算要求,落实财务内部控制要求,防范经营风险。

(三)集中审核各经营单元2013年中间业务收入确认,跟踪指导部分重大交易的会计核算处理,督促各经营单元执行会计制度,确保收入确认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四)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定期对公司经营情况及同业情况进行分析。经营分析报告对公司经营管理各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揭示经营中的成绩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同业分析报告从监管指标、盈利状况等多个维度,对比同业经营情况,全面分析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为公司决策层提供依据。

(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圆满完成2013年度财务决算工作。一是全面梳理年度财务决算涉及的各类问题,逐一研究解决方案。二是组织召开年度财务决算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年终决算的各项工作,要求各单位精心组织,落实责任。三是尽早开展年度审计工作,与审计机构充分沟通,研究重大会计问题。

二、全力服务和支持公司战略发展

(一)加强信息披露,全力支持公司战略发展。认真严谨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严把信息披露质量关,确保所披露的信息满足市场及监管要求,真实展示公司实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维护公司良好的公众形象。

(二)大力支持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的开展。一是积极参与公司首单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尽职调查工作。二是规范资产证券化的会计核算,明确资产证券化的会计核算方式。三是深入研究资产证券化“出表”、税务处理等问题。

(三)有效发挥业财协同作用。针对公司开展的各类创新业务,积极参与方案设计等业务前端环节,从收入确认、资本占用和税收筹划等角度,提出前瞻性建议,使交易结构更加优化并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业务开展需要及会计准则要求,发挥计划财务作为业务合作伙伴的职能,有力支持了公司业务发展。

(四)事业部改革深入推进。搭建事业部改革的总体框架、组织协调事业部正式运行的制度、人事和风险管理安排,圆满完成股权、投资、资产经营和资金市场四大事业部的组建工作。

三、强化资本管理和公司价值管理

(一)全面推进经济资本管理,资本集约化经营初见成效。自2012年下半年推行经济资本管理以来,经济资本理念已深入人心,得到广泛认同,并逐步运用到公司经营决策管理中。一方面,初步构建资本管理框架体系,制定一系列资本管理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完善经济资本限额管理政策,灵活实施、保障发展。在督促各单元严格执行公司下达的经济资本限额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业务发展诉求,灵活、适度调整限额管理政策,有效支持业务开展。经济资本管理实施一年多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推动公司价值创造,有效平衡了资本、收益、风险三者关系,助推公司利润总额、归属母公司净利润、ROE名列前茅。二是支持结构调整。通过优化资本和资产结构、减持高风险权重资产等资本腾挪措施,增加合格资本供给,支持公司不良资产主业的发展。三是守住资本底线。通过总量控制和限额管理,满足监管部门对公司资本充足水平的要求。四是促进业务创新。在总量控制和收益水平的双重要求下,结构化投资、资产证券化、资产收购基金等创新业务的探索和推广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科学制定经营目标和资本计划。一是在充分考虑公司发展战略、目前业绩、经营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拟定集团2013年经营计划,并上报董事会审议通过。分解下达各经营单元年度经营计划,督促各经营单元制定有效措施,严格执行落实。二是根据公司2013年总体战略和经营计划,合理分配全年经济资本。

(三)稳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一是修订全面预算管理办法,推动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制定并执行分公司费用预算指标,积极落实预算管控措施,推动成本管理进一步精细化。三是及时实施年度预算调整,有效应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切实保障业务开展的合理支出。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以来,公司预算管控意识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流程基本理顺,成本管理精细化水平逐渐提高,成本收入比和费用增速实现“双降”。

(四)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对分公司,建立和实施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强调资本、风险和收益的有效平衡;继续坚持分类管理,引导“大分公司比贡献,小分公司比增长,中分公司两者兼顾”;鼓励各经营单元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内涵。对子公司,以财政部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为依据,着重从经营效益、风险管控、发展转型3个主要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合理设计各子公司绩效考核指标及标准值,力争在参考各子公司实际情况及行业特性的前提下实行差异化考核,确保指标设计公正、公平、合理。

(五)加强公司价值管理。结合公司经营计划、资本计划和业务发展导向,测算分析公司各业务条线盈利及资本情况,起草了盈利及资本状况预测报告,为公司经营层及时进行经营规划、实现对公司价值的精确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四、加强财务基础建设

(一)圆满完成财务专项大检查。为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内控,公司组织实施了财务专项大检查。通过检查摸清分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发现财务、税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完善财务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二)以防范财务风险为出发点,财务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一是制定大额采购管理办法,规范公司大额采购的责任部门、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监督,提高透明度。二是制定办公用房出租管理办法,规范公司办公用房出租行为,防范市场风险,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公司收益最大化。三是制定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响应党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作风要求,防范公司合规风险。四是制定网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规定网银业务的管理职责、管理权限、操作流程等,控制网银资金汇划风险,确保公司资金安全和高效运作。

(三)进一步强化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审核。从公司整体战略出发,审查子公司财务决算、财务预算、利润分配等方案,切实维护公司作为出资人的利益。

(四)加强税务筹划,进一步完善纳税管理。针对公司商业化转型以来,税务事项大量涌现,涉税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一是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制定税务服务手册,加强税收指导和培训,为公司依法纳税和合理避税提供了制度依据。二是增强税务规划的前瞻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加强对所得税的分析测算,提前做好经营安排。三是聘请专业机构对公司涉税事项进行系统梳理,主动发现问题,逐步规范税务管理事项。四是解决部分历史遗留的税务问题,向监管部门争取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公司加强与各级税务机关的沟通,积极配合税务检查,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公司税务管理工作获北京市2013~2014年度“纳税信用A级企业”称号。

(五)稳步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财务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准确化水平。一是实现会计核算系统的全面升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日益复杂的业务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二是完成会计报表系统开发工作,进一步提高集团合并报表的编制水平,以满足市场和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的需求。三是启动费用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拓展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

(六)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人才队伍。一是高度重视员工队伍建设,领导带头、员工积极参与,加强队伍的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一方面让青年员工多参与核心工作、多承担责任,着力培养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青年员工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二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员工队伍的专业素质,研究有关会计准则、财务转型、经济资本等知识及最新政策动态,打造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员工,有效服务并支持公司发展大局。公司计划财务部2013年度被全国金融工会评为全国金融系统“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称号,并获得“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供稿张鑫执笔)

猜你喜欢
税务会计核算资本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