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三名”工程建设

2014-02-06 20:57兰建平
浙江经济 2014年7期
关键词:名牌新生代企业家

兰建平

作者为浙江省经信委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深入实施“三名”工程,需要进一步明确“三名工程”推进的重点、目标和路径,寻求和注入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增强浙江区域经济的新活力,再创浙江经济发展的新魅力

名家(大企业家)、名企(著名公司)、名牌(公认名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构成,三者之间的逻辑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以企业家为驱动和支撑、企业为载体和平台、品牌为终极表现和价值形式的有机整体。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一批企业、品牌和企业家,相比其他企业更具竞争力、品牌更具认同度、企业家更受社会尊重,在市场中具有更好的表现、更佳的知名度和更广的影响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这些企业家(名家)、著名公司(名企)和公认品牌(名牌),可以简称为“三名”。“三名”工程的实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从相对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不断演进的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加强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家的培育和扶持,统筹推进“三名”工程,不仅是顺应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也是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抓手,正因为如此,新一届省委、省政府把实施“三名”工程作为浙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名企”工程:努力培育全球500强企业

知名企业是在区域或行业中具有较大领先优势的企业。知名企业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企业市场化选择的必然结果。从浙江发展的实际来看,大量中小企业“低、小、散”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前店后厂”式的路径模式依赖明显。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工业化将从中期进入后期。从经济发展增加有效供给的角度去看,如何从“适应市场”式的发展转向“引领市场”式、乃至“创造市场”式的发展,将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一种趋势下,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扶大”比“活小”显得更为重要。

“三名”工程中的“名企工程”,重点应放在培育和扶持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财富》500强企业上。未来5-10年,是浙江经济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以什么来标志?不仅仅是浙江GDP在全国的排名问题。如果在未来5-10年中,全省能够涌现出8-10家全球500强企业,那是浙江经济强省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2012年,《财富》500强的门槛为230亿美元,包含台湾在内,中国上榜的公司总数已经达到95家,而浙江仅有两家企业上榜,占全国上榜企业的2.19%,这和浙江经济在全国的占比6%左右很不相称。2013年全省规模最大前5名的企业规模最低的为约130亿美元,如果按照7.5%-8%左右的增速及近1-2年的美元汇率预测企业“自然”成长路径,至少可以新增3-4家世界财富500强企业。

浙江是中小微企业大省,2013年全省工业中小微企业近9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万家。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产能过剩问题的突出、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市场倒逼、环境约束、资源趋紧,产业整合发展会成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必然趋势。如果能够按照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方式推进兼并重组,加快产业整合发展,培育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左右的大型企业集团,那浙江完全有条件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全球500强,成为“第一方阵”各省中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省份之一。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浙江名企培育和扶持的目标可以设为8-10家世界500强企业航母,800-1000家的上市公司行业冠军。根据这一目标,谋划和实施名企工程,并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重点研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同时积极引导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通过“双向”混合的方式,积极推进产业兼并重组。把“资本优势+市场优势+政策优势”结合到一起,在优势产业领域积极推进产业整合,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可以引领转型升级的顶层企业,带动全省经济实现转型和跨越。

名牌工程:着力塑造区域经济的“四有”品牌

知名品牌是经济价值市场化表现的终极形态。品牌的价值体现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国现有的品牌经济认定和管理体系,知名品牌包括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省著名商标等已有的国家或省市认定的品牌。但如果从品牌的真正影响力来看,顾客和市场的认定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这种市场的认定表现为在市场竞争中被客户的广泛认知和价值认同,体现为有文化蕴义、有个性表征、有历史传承、有时代气息(“四有”)。而且这种“四有”特点不但在一个时段、更在于在若干个历史阶段内,表现为被市场的持续接受和广泛认同。

无论是在“吃穿用住行”和“文教医旅娱”等传统领域,或者在难以预见的“高精特新尖”等新兴领域,真正的名牌都是属于市场遴选的结果,具有较广的知名度和较高的美誉度,在特定市场或大众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名牌的市场认同度、忠诚度不是靠政府评出来的,而是靠市场竞争表现出来的。如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打入日本市场的家电品牌就是国际品牌,能够打入德国市场的机床品牌等就是国际品牌,能够打入美国的IT产业制造商、服务商就是国际品牌”。这种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就是具有文化蕴义、个性表征、历史传承和时代气息。它不但体现在高质量产品上,也体现在优质服务上,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均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实施名牌战略是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的通行做法,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区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多年来浙江也力图把名牌作为重要的抓手,来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新时期,从供给导向走向需求导向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重要改变,通过塑造若干“四有”名牌,将有利于浙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

浙江经济发展正处于从“产品经济”向“名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浙江制造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如果能够结合浙江深厚的文化积淀,良好的创意氛围,把“文化+创意+制造”加以密切结合,浙江完全有条件成为“东方的意大利”。可以把“四有”产业作为名牌经济的发展的重点,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选择500个左右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传统产品(“隐形冠军”),运用市场评价机制,把市场优势、技术机会、政府制度结合起来,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其中的100左右“隐形冠军”成为行业的全球“显形冠军”,实现从“标准制造”向“制造标准”的转型。

名家扶持:大力培养和锻造新生代企业家

企业家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群体中的标杆和示范。知名企业家(名家)能够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资源是浙江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浙江能够从“资源小省”走向“经济大省”的重要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家理应受人尊重,他们是这个时期“最可爱的人”。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营造更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个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要不断通过改革,形成最佳的创新创业环境,才有可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但是,必须指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活力更应该面向未来、展望未来。以前的名家功成名就主要是立足过去,那是“昨天的赞歌”,今天和明天的精彩,期待出现一代又一代充满时代气息的企业家。未来浙江经济的发展,谋划的重点应以锻造一批新生代企业家来成为“名家工程”的重要主体。特别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把社会的资源更多地集聚到最具社会创造力的新一代企业家身上,更能够加快推进地方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两代企业家相比,老一代企业家在创业中创新,新一代企业家在创新中创业。新生代企业家,往往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善于学习;彰显个性甚至个人英雄主义;遵循国际标准,具有全球视野;并更少受到不合理规则的约束。他们或者从原生代企业家手中接过接力棒,或者靠自己的核心技术获得市场的追捧,或者从细分市场完成原始积累,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正在制定新的市场规则。

实施“名家工程”,通过促进企业家的“更新换代”,将极大地促进新时期“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建设。而新生代企业家终将走上历史舞台,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因此,锻造新生代企业家,使其成为新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代表,成为创新创业的引领者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开拓者,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名家扶持的重点工作。要积极探索建立新生代企业家培育的长效机制,如可以探索设立“浙江企业家学院”,像培养市管后备干部、省管后备干部一样,培养新生代企业家、高级职业经理人。这种制定设置和安排,也符合高等学校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三名”工程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新时期促进浙江经济实现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抓手。实施“三名”工程,应把“三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谋划,注重统筹推进,特别是应注重全球500强企业、“四有”名牌和新生代企业家的融合推进,使新生代企业家领导全球500强企业,全球500强企业拥有被市场广泛接纳的“四有”名牌,而“四有”名牌成为全球500强企业和新生代企业家价值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名牌新生代企业家
撕名牌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企业名牌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名牌表
新商标法禁止“傍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