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长征出发地
——于都

2014-02-07 05:32曾懿华
老区建设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央红军中央苏区赣南

□ 曾懿华

于都,是块古老的土地,她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北有雩山而得名,是江西省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之一,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建县初辖现宁都、瑞金、石城、会昌、安远、寻乌等县,曾是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故有“六县之母”和“雩当闽、粤、湘岭之冲”之美誉。

于都,是块红色的土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之一和巩固的后方基地,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勤劳善良的于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前仆后继、百拆不挠,谱写了地方人民革命的光辉篇章。于都将和“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壮举一起闪耀着永恒的历史光辉。

于都何家屋(毛泽东旧居)

于都:诞生了赣南第一支正规的工农武装和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1926年11月于都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这一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于都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于都人民的革命运动在全县城乡迅速蓬勃兴起。1928年2、3月间,于都里仁、步前、桥头等地的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相继举行了震惊赣南的武装暴动(史称“三乡暴动”),率先拉开了武装反抗封建压迫、剥削的序幕,成为全国各地工农武装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都失败了,但却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暴动失败后,以暴动骨干为基础组建的桥头游击队,在斗争中发展成了赣南地方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第15纵队。并形成了以桥头为中心,跨兴、于、宁三县边界的红色区域,1928年8月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和于北特区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以桥头为中心的于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于都成为了“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陈毅《关于赣南闽西、粤东红的报告》(1929年9月11日)],成为了兴、于、宁、会、瑞诸县边界革命斗争的大本营。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于都: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和巩固的后方,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游击赣南进入于都境内,帮助建立了于都境内第一个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从而推动了全县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32年1月当于都北部地区的最后一个反动据点——上宝土围被攻克后,于都便成为了中央苏区的全红县。从此中央苏区也进入了鼎盛的新时期。于都境内的各项事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全县工农群众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革命热情,积极投身于建设和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运动中。在购买战争公债、支前、扩红、参军参战和全力支援红军反“围剿”的斗争中,于都人民积极响应,无私奉献。仅1933年,于都人民除了完成应缴的土地税外,还捐献了60余万担粮食,4万余元。据统计,全县共有67709人参加红军,占当时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强,支前参战的人数近十万人,参加长征的有一万余人,光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6200多人。于都人民为中央红军的壮大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于都人民为支援红军战略转移作出了历史贡献

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中央机关、中革军委总部分别从瑞金和不同战场撤离,秘密集结于都进行休整、补充,准备作战略转移。于都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为保证中央红军顺利出发长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积极响应中央猛烈“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全县青壮年积极报名,踊跃参加红军,在长征出发前的两次突击扩红中,一万余名于都儿女参加红军,先后组成了八个补充团,补充到红军队伍中。

——积极筹集粮款物资。为保证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集结期间和长征初期的物资供给,于都人民省吃、俭用,倾其所有。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提供了坚强的物资保障。

——于都地方武装根据中革军委的统一部署,配合红军牵制和阻击敌人,封锁消息,为中央红军安全集结,顺利出发长征提供了安全保障。

——热情慰问集结在于都的红军指战员。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集结休整期间,于都人民不仅把最好最干净的房子腾出来给红军做营房,而且还组织慰问队带着粮食、鸡蛋、猪肉、蔬菜、草鞋等物品慰问红军,组织妇女组成洗衣队帮助红军洗衣服。

——帮助红军征集器材、架设浮桥。为帮助红军架设浮桥,沿河两岸的于都人民把家中所有可用材料都贡献出来了,有的群众还拆下了门板和床板。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之后,又亲自把自己的一副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朱德、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真正做到了红军需要什么,于都人民就无私奉献什么。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组织运输队随军出征。由于这次战略转移采取的是“搬家”方式,需要大量的民工随军出征。于都人民积极响应中央征调民工的号召,几乎全部承担了这一重任;他们中除少数人在到达陕北后被编入红军。许多人在征途中壮烈牺牲,至今连名字都无法知道。

——安置、保护留在苏区的红军伤病员和红军家属。红军主力出发长征后,仅在于都县内就安置了伤病员6000多名,于都人民不仅上山采药为伤病员治病,而且还精心护理,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细粮留给伤病员,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于都人民还收留了一批红军将士的后代,解决了前方将士的后顾之忧。为保护这些伤病员和红军后代。许多群众还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拥军优属的悲壮之歌。

于都: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的最后一块土地,成为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起源地

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后,于都人民在留守苏区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保卫中央苏区的最后斗争,于都成为了中央苏区的最后一块土地。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步步紧迫和血腥镇压,坚强的于都人民威武不屈、百折不挠。据统计,仅长征后的五个月内,全县被国民党惨杀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达3000余人。然而,英勇的于都人民并没有被凶残的敌人所吓倒,他们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中,继续坚持游击斗争,有效地牵制和打击了敌人。留守苏区的红军和地方武装,除一小部分突围外,绝大部分壮烈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历史诗篇,拉开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序幕。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于都人民继续发扬苏区时期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于都,是块充满希望的土地。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瞿秋白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多次在这里从事过伟大的实践活动。于都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他们的故事至今人们仍在传颂,他们的风范成为鼓舞、激励于都人民奋发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曾先后十次来到于都。1929年春,他和朱德率领红四军游击赣南,攻占了于都县城,帮助建立了于都境内第一个红色政权——于都工农革命委员会,并在县城东门外沙坝上召开了万人群众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此后,在中央苏区这段火热的斗争年代里,毛泽东多次往返于都,指导革命斗争。1934年9月,毛泽东再次由瑞金云石山来于都。沿途他考察了潭头区消费合作社,对他们积极设法解决物资供应,满足群众需要的工作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在于都期间,他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工作,了解敌情,召开会议,并抽空深入烈军属家慰问、走访、义务劳动。长征出发前夕,他出席了在县城谢家祠召开的赣南省三级干部大会,在会上他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鼓励干部要安心工作,树立必胜的信心。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在县城东门外跨出浮桥,渡过于都河,踏上了万里长征路。

邓小平,苏区时期曾多次来过于都,她的爱人金维映同志曾任于都、胜利(今属于都)县委书记。小平同志十分关心于都的各项事业,多次前来指导,他还出席了胜利县三级干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1934年10月18日,他在县城东门外渡过于都河迈上长征路。七十年代初期,小平同志重返赣南考察,在于都参观时,他还向有关人员询问此事。

从于都走出来的将帅: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正式实行军衔制度,期间共授予将帅军衔者1614人。在这些将帅中,从于都走出来的将帅达534人(其中元帅7人、大将6人、上将31人、中将98人、少将393人)。

其中在于都这块红土地上诞生了16名少将,他们是:丁盛、丁荣昌、叶荫庭、刘友光、李致远、张耀祠、杨思禄、钟贤文、方槐、黄经耀、康林、段德彰、曾庆良、曾雍雅、谢明、谢正浩。他们和共和国其它将帅一起,闪耀着历史的光辉。

于都,这块红色的土地,她必将以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而载入史册。

猜你喜欢
中央红军中央苏区赣南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中央红军北渡长江第一恶仗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赣州市审计局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图文展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中央红军突破湘江
湘江战役: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