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研究

2014-02-09 09:42谭世诚汤中敏韦春凌李燕丽梁秀群胡世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岁者脉搏年龄段

谭世诚,汤中敏,廖 虹,韦春凌,李燕丽,梁秀群,胡世红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表现为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的聚集,使患者处于发生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的高危状态[1]。亚临床靶器官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信号。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目前评估动脉血管僵硬度的经典指标[2-3]。为了明确代谢综合征对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本研究对代谢综合征与ba-PWV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 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 112例、女1 088例;年龄35~64岁,平均(46.7±7.1)岁。职业:公务员1 959例、企业职工868例和个体工商业者373例。入选者均排除已确诊为冠心病、脑卒中、精神疾病及肿瘤患者。

1.2 方法

1.2.1 人体测量学指标测量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检测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按体质量(kg)/身高2(m2)计算体质指数(BMI);测量静息状态下的坐位肱动脉血压。

1.2.2 生化指标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注入肝素钠抗凝管中混匀,3 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10 min,分离血浆;采用日本奥林巴斯AU2700生化检查仪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脂。

1.2.3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诊断标准[1],即具备以下4项中的3项或全部者即可诊断代谢综合征:(1)超重和/或肥胖:BMI≥25.0 kg/m2;(2)高血糖:空腹血糖(FBG)≥6.1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2 hPG)≥7.8 mmol/L,或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3)高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4)血脂紊乱:空腹血三酰甘油(TG)≥1.7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 mmol/L(男)或<1.0 mmol/L(女)。

1.2.4 ba-PWV测定 使用日本欧姆龙动脉硬化测定仪(型号BP-203RPEⅡ)自动测定ba-PWV。受试者在休息5~10 min后平卧,双手手心向上置于身体两侧,保持正常呼吸并全身放松,用袖带缚于双上臂及双下肢踝部,上臂气囊对准肱动脉,下肢袖带气囊处于下肢内侧,心电感应器置于左侧第二肋间。在检测心电图和心音图的同时测量四肢SBP和DBP,仪器自动测得左右侧ba-PWV,以左右两侧ba-PWV的均值为平均ba-PWV。以ba-PWV<14 m/s为正常,14~ m/s为轻度增快,16~ m/s为中度增快,18~ m/s为重度增快。

2 结果

本组受试者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11.5%(368/3 200),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4.6%(309/2 112),女性检出率为5.4%(59/1 088)。依据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368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2 832例)。

2.1 不同年龄ba-PWV比较 两组中3个年龄段ba-PWV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55~岁者ba-PWV快于45~岁者,45~岁者快于35~岁者(P<0.05)。代谢综合征组各年龄段ba-PWV均快于与非代谢综合征相应年龄段受试者(P=0.000,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年龄段受试者ba-PWV比较

注:与同组内35~岁者比较,*P<0.05;与同组内45~岁者比较,△P<0.05

2.2 不同性别ba-PWV比较 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男性ba-PWV均值分别为(15.7±2.4)、(13.9±1.8)m/s,女性ba-PWV分别为(16.2±3.1)、(13.2±2.1)m/s,两组男、女ba-PWV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91、10.585,P=0.000)。代谢综合征组男性ba-PWV均>14 m/s,且3个年龄段ba-PWV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组女性ba-PWV均>14 m/s,但3个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无论男女,代谢综合征组各年龄段ba-PWV均快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性别受试者ba-PWV比较

注:与同组内35~岁者比较,*P<0.05;与同组内45~岁者比较,△P<0.05

2.3 不同性别ba-PWV增快检出率比较 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男性ba-PWV增快检出率分别为79.0%(244/309)和40.3%(726/1 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071,P=0.000)。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女性ba-PWV增快检出率分别为76.3%(45/59)和28.6%(294/1 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90,P=0.000)。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以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表现为中心性肥胖、糖代谢异常、血压升高、血脂紊乱等集中出现于同一个体,其多种危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致使心血管发病和死亡危险性增加。Isomma等[4]报道代谢综合征个体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非代谢综合征个体增加5倍。在芬兰进行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显示,调整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患有代谢综合征的男性个体冠心病死亡风险增高了3倍[5],说明了代谢综合征的严重危害。国内顾东风等[6]对全国35~74岁的15 540例成年人进行了代谢综合征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合计、年龄未标化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6.5%;年龄标化后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男女分别为10.0%和23.3%。本组健康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非标化检出率为11.5%,男性为14.6%,女性为5.4%。这种检出率的差异可能与本组人群年龄构成不同及所用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不同有关。

PWV是指脉搏波在动脉中的传导速度,其大小可反映动脉僵硬度。PWV是目前评估动脉血管僵硬度的经典指标[2-3]。动脉僵硬度是反映心血管危险性的信号,随着无创检测手段的发展,在人群中监测动脉僵硬度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7-8]。ba-PWV主要反映大、中动脉的僵硬度。由于其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和受试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观察个体大、中动脉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的重要指标。代谢综合征与ba-PWV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本组健康体检人群中,虽然ba-PWV在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中均随年龄增大而增快,但增快的速度和幅度不同,代谢综合征组3个年龄段ba-PWV均快于非代谢综合征;且代谢综合征组中3个年龄段ba-PWV均>14 m/s,而在非代谢综合征组中仅有55~岁受试者ba-PWV>14 m/s,可见两者ba-PWV增快的年龄相差20岁。代谢综合征组男性ba-PWV增快检出率是非代谢综合征组男性的1.96倍(79.0%和40.3%);女性ba-PWV增快检出率是非代谢综合征组的2.67倍(76.3%和28.6%)。以上均提示代谢综合征可促进患者大中动脉提前及加速发生僵硬。笔者早期研究发现,ba-PWV与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其增快可预测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而ba-PWV重度增快(≥18 m/s)者属10年心血管发病的高危人群[9]。本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组ba-PWV重度增快检出率男性为13.6%,女性为20.3%,提示了对代谢综合征患者检测ba-PWV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代谢综合征与ba-PWV为什么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呢?原因是这两者均受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10]。已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ba-PWV的关系,陈盼盼等[11]按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将571例受试者(男269例,女302例,平均年龄56.2岁)根据个体代谢异常的项数进行了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ba-PWV关系的研究;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腰围与ba-PWV有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三酰甘油与ba-PWV呈正向独立相关。调整性别和年龄后,ba-PWV在对照组为13.1 m/s,在1项代谢异常组为14.5 m/s,在2项代谢异常组为15.1 m/s,在3项代谢异常组为15.9 m/s,组间有明显差异。

本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与动脉僵硬度密切相关。对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应当重视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PWV的检测,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和PWV增快者应进行评估和积极地干预。本研究样本有限,尚需进行基于社区的大样本人群研究。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2 Willum-Hansen T,Staessen JA,Torp-Pedersen C,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aortic pulse wave velocity as index of arterial stiffnes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Circulation,2006,113(5):664-670.

3 Laurent S,Boutouyrie P,Asmar R,et al.Aortic stiffness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Hypertension,2001,37(5):1236-1241.

4 Isomma B,Almgren P,Tuomi T,et al.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J].Diabetes Care,2001,24(4):683-689.

5 Lakka HM,Laaksonen DE,Lakka TA,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ota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middle-aged men[J].JAMA,2002,288(21):2709-2716.

6 顾东风,Reynolds K,杨文杰,等.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 181-186.

7 周大燕,黄晶,盛娓娓,等.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2.

8 王逸文,刘绍辉.体检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3697.

9 汤中敏,胡世红,张林潮,等.脉搏波速度与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程度关系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4055-4057.

10 俞黎黎,徐璐,邵继红,等.代谢综合征组分组合对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41.

11 陈盼盼,顾东风,王梦琴,等.代谢综合征各成分与臂踝脉搏波速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1):37-40.

猜你喜欢
岁者脉搏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35岁以下年赚54万,台网民狂吐槽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各年龄段患者应用金匮肾气片处方分析
论文写作中需注意的“模糊”表达
紧扣时代脉搏 致力宣传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