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 等待收获季

2014-02-17 18:44贺文
IT经理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英特尔智能用户

贺文

在刚刚结束的CES国际电子消费展上,可穿戴产品的展位同比增加近四成,是当之无愧的新主角,主办方还特意开辟了“腕带革命”技术展区。有预测,2014年将会成为可穿戴设备发展的转折年。由于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软件市场的迅猛增长,可穿戴技术将会在今年迎来“爆发期”。我们有理由期待,“可穿戴”的这颗果子快熟了——

● 从极客、IT男、健身达人的专属配置,到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消费品。

在本届CES上,科技巨头、硬件厂商、服装企业都试图在可穿戴领域来场大咖秀。就连国内没有参展的服装企业,也不忘搭宣传的顺风车,探路者、奥康国际等相继对外“告白”,正在积极推进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布局。现在可穿戴设备主要集中在运动、健康上,而且绝大多数是在手腕和脸上做文章,未来呢?这些设备完全有可能被佩戴到其他部位。比如更加接近于装饰品的智能戒指已经面市,下一步可能是超越配饰的层面,甚至是我们日常所穿戴的衣服、鞋等。

在细分人群上,已经有了能喊你换尿布的可穿戴设备,适用于婴儿和患小便失禁的老年人;360公司的智能手环“儿童卫士”,从目前已知的信息看,性能方面虽无意外之喜,但是却在特定细分市场上找到切入点,针对儿童走失的问题,率先踏足细分群体的安全管理;母婴社区宝宝树,近期推出针对孕妇的智能手表。有预测,母婴健康追踪,将是可穿戴设备的下一个战场。

当然,在用户面前摊开一堆儿让人眼花缭乱、如坠云端的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商不能忽略一个最本质的问题:设备能为用户做什么,用户为什么需要它们?

● 从最初的创业公司诸如Jawbone、Fitbit等投身其中,到谷歌、苹果、微软等科技界巨头围观,再到现在的诸如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大佬的“芯”亮相,三星、索尼、联想、华为等硬件大家纷纷参战,产业链成熟、市场成熟为期不远。

就像电脑、手机能成为电子“快消品”,离不开其上游零部件的标准化供应一样,当英特尔、高通推出了可穿戴设备的芯片,当康宁生产出适配可穿戴设备的立体玻璃, 当柔性可弯曲屏幕被应用到量产终端设备上时……可穿戴设备的标准化零部件量产则可以期待。

今年的CES如果有什么惊喜的话,当属英特尔专为可穿戴设备设计的新芯片Edison。如此来看,英特尔CEO布莱恩·科兹安尼克喊出的“要使得一切都智能起来”,应该不是空话,英特尔展出的多款可穿戴产品,从具备生物识别和健身功能的智能耳塞、与当前个人助理技术集成的始终在线的智能耳机,到婴儿监测连身衣等等,其实是想说它们都有一颗配适的、强劲的“心脏”。

当然,除了上游零部件的量产能力、硬件商的制造能力,下游的云服务提供商、数据处理商、互联网公司等都是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前端通过智能硬件采集数据,云端的数据存储和分发、分析挖掘,以及App端呈现的分析后的改善处置与评估,这是一个完整的可穿戴设备的业务闭环。有极端者甚至认为,将来没有数据分析能力的设备,对用户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注重后端的数据分析和服务,才能让用户体会到“可穿戴”的价值感。

● 开放,打造可穿戴设备生态圈的开始。

最近国产智能手环的主力创业团队咕咚,对外公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数据开放和硬件开源。在咕咚网CEO申波看来,两个“开放”是让咕咚回归到“做互联网公司本身”。

“硬件开源”实质上是将更多尚未浮出水面的、没有互联网软件基础的硬件公司拉入到可穿戴式大潮中来,由他们来参与智能硬件的生产;“开放数据平台”则想把各行业的服务商拉进来,对方可以通过调用咕咚网用户产生的庞大的日常运动数据,为用户量身订做更丰富的服务型产品。在申波他们看来,咕咚的价值还是在平台,如何把用户量、数据量做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他不讳言,这是咕咚向谷歌在智能手机上打造开放的Android平台致敬。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谷歌也试图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复制这样的成功。

2013年年底,在对开发者公布API接口之后,Google发布了Glass开发工具包,目的是使全球开发者社区能为Glass开发更多应用。游戏和应用通常可以提升新硬件的普及速度,帮助消费者深入了解这项技术。这已经在iPhone上得到了验证。

Glass的开放,无疑是谷歌在打造可穿戴的生态系统。对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来说,他们推出谷歌眼镜的目的绝非通过硬件盈利,打造生态系统,提供更多更基础的网络服务才是他们的“醉翁之意”。

也正是基于此,我们揣测,360、百度涉足可穿戴,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猜你喜欢
英特尔智能用户
英特尔携手一汽集团,引领汽车行业全新变革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英特尔扩充FPGA可编程加速卡产品组合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英特尔开源帮霍金“说话”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