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2014-02-17 19:17胡泳郝亚洲
IT经理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乔伊奇点维尔

胡泳 郝亚洲

未来很可能存在于机器交互的界面中,但是大量的技术、伦理问题都要在人机交互的阶段解决。

希望读者看到这个标题后,可以会心地一笑。就像宁财神在《龙门客栈》的一版预告片中打出“1024”的时候,草榴一族好像接收到了族人发出的暗号,激动万分——1024等于草榴,草榴等于“无尺度”、“无节制”、“无下限”的分享。

所以,当东西文库的主编李婷把一本叫做《1024》的Mook给到手里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你们是在向草榴致敬吗?”。李婷的解释是:“1024在这里象征了字节。”

好吧,对于这个机智的解释,不妨表示接受。这个名字取得很巧。脱胎于草榴的“1024”有着“重口味”,“精致”,“技术流”,“分享”,“极客”等意思,不管它被用在什么地方,这些都是不会变的。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抑或非草榴中人,不如翻翻这本Mook:极其精致的版式设计,绝不小清新的内容,奇妙的插画,相信“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的KK式信仰,加之东西文库的母体译言网本身就有的追求高度分享的组织文化,“1024”这个名字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比尔·乔伊的忧伤

《1024》的创刊号主题是“人机交互”,这也是人类社会在不远的未来要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任何领域都无法逃脱。甚至说,更远一步的未来很可能存在于机器交互的界面中,但是大量的技术、伦理问题都要在人机交互的阶段解决掉。我们看到了几乎这个领域内所有大腕的观点和文章,甚至尼尔·弗格森这样的历史学家也加入了讨论阵营。

最有意思的是比尔·乔伊、迈克尔·德图佐斯和库兹维尔三位大佬争鸣的一组文章。比尔·乔伊,技术狂人,太阳微系统的创始人。他更加为人所知的是“聪明人总在组织之外”的乔伊法则。德图佐斯,已故大师,曾经是美国计算机科学的领军人物。库兹维尔,年少成名,因为“奇点说”名声大震,是奇点大学的创始人。

乔伊曾写过一篇《未来为什么不需要我们》的2万字长文。在文中,乔伊尽情揭示了人类面对机器进化时的无力与无奈。“在发现和创新之间狂飙突进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无法察觉自己发明之物带来的后果,这是一种通病。科学探索的本质——求知,一直压倒性地驱使着我们,让我们无法停下来看一看,技术进步的进程也会完全失控。”

在库兹维尔的眼中,乔伊的忧伤基本算是无病呻吟,因为乔伊一直遵循着直观线性观的逻辑,也就是按照稳定节奏看待技术进步,而忽略了在真正的历史中每次技术变革带来的指数级发展。这正是库兹维尔奇点理论的基础。当所谓的技术爆炸式增长来临的时候,被它颠覆的将会是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实,库兹维尔的这些判断和乔伊无甚区别,区别在于态度。库兹维尔是典型的行动派,他觉得与其在那自怨自艾,不如直面颠覆,敬畏技术。

虽然德图佐斯也极力反感乔伊的忧伤,但是他依然不忘讥讽库兹维尔这种仅仅关注技术狂野不羁一面的思路是“哗众取宠”。德图佐斯还是彰显了一位MIT学者的严谨和人文风范,他在目睹了MIT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几十项试验后总结说:“每一项成功技术的革新,都是两种力量同时发挥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理智控制下的强烈欲望,急于突破当前教条和观念的束缚;一方面是对人类潜在需求的严格评估,据此淘汰那些极端荒谬的研究方向。”德图佐斯认为,仅仅有理性是不够的。感性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和理性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一个是纠正理性的过度发展。

乔伊的忧伤在于他放大了理性的作用,认为机器进化到一定程度就会反制人类。只要机器不具备人类的感性,它就无法到达人类的高度,它就永远不是人。

不知道德图佐斯如果活到现在的话,他会不会对自己的理论进行纠正。如果人类情感或者人性可以被量化,并成为大数据被挖掘和分析的话,也许乔伊的忧伤会成为现实。

可以很明显感觉到,乔伊的理论和上世纪70年代哲学鬼才京特·安德森在《过时的人》中所阐述的想法极为相似:技术进步把我们带入了死亡的深渊,尤其原子弹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全面掌握了消灭自己的技术。在他的眼里,库兹维尔的奇点来临之时,就是人类社会失控之日。

三位大师的这场争论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经典场景,也感谢东西文库的编辑耗费心血,全景呈现于《1024》之中。

当然,如果你是技术史迷的话,创刊号中关于《全球概览》的内容不容错过。看看这本影响了KK,乔布斯,马尔科夫等大佬们的嬉皮士范儿读物,是如何阐释工具的吧。

猜你喜欢
乔伊奇点维尔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乔伊想当建筑师
奇点迷光(上)
深耕环保细分领域,维尔利为环保注入新动力
你是那个杀猪的
奇妙的维尔康图书馆之旅(二)
麦克维尔斩获4000万元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