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研究

2014-02-18 07:33贾飞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黄斑水肿视网膜

贾飞

淄矿集团中心医院眼科,山东淄博 255100

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研究

贾飞

淄矿集团中心医院眼科,山东淄博 255100

目的通过探讨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方式,旨在为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罗格列酮8 mg/日,分2次口服控制血糖含量,对照组给予患者激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视力提高情况、视网膜振荡电位变化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视力提高0.25、视网膜振荡电位提高50.63、治疗显效3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由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可以在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下通过激光并结合中药治疗可以改善视力并提高临床有效率,是一种高效治疗方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糖尿病患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史以糖代谢紊乱导致的全身性疾病[1],其中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型并发症,主要原因是高血糖导致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多发于老年患者,视网膜病变导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不及时甚至导致失明[2]。现阶段随着激光凝光技术的发展,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也有了重大进步,该研究通过探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方式,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有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患者,研究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55.32± 1.31)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2.13±0.43)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42~81岁,平均年龄为(56.61± 1.12)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2.25±0.55)年。患者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底不同程度出血、大小不等黄斑、玻璃体积血、水肿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西药罗格列酮8 mg/d,分2次口服来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给予激光治疗,首先应用0.5%托吡卡胺散瞳达到8 mm,用0.49%盐酸奥布卡因麻醉后应用激光机进行光凝治疗,光斑直径为100 μm,曝光时间为0.1 s,光斑密度要保持均匀,对于局限型黄斑水肿采用局部凝光,弥漫性黄斑水肿和囊样水肿应用C型格栅凝光。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牡丹皮、茯苓、大蓟、当归、川芎、赤芍、三七、黄芪、牛膝、旱莲草,眼底出血严重应加服丹参,黄斑水肿严重加服薏苡仁、车前子,用水煎服,1剂/d,2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视力提高情况、视网膜振荡电位变化及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

1.3 评价临床疗效效果

显效为视网膜出血、渗出、黄斑、水肿等临床现象完全吸收,视力大幅提高;有效为视网膜出血、渗出、黄斑、水肿等临床现象有所好转但未完全吸收,视力较治疗前有所恢复;无效为视网膜出血、渗出、黄斑、水肿等临床现象无好转,甚至出血及渗出增多,视力无提高甚至下降。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视力提高0.25、视网膜振荡电位提高50.63、治疗显效3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分别为0.06、20.11、治疗显效28例、有效3例、无效1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81%,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3],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的眼科检查尽早接受治疗对提高临床有效率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针对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较多,西药丙酮酸盐、沃丽汀等可以改善糖代谢紊乱、抑制糖基化反应[4],同时促进玻璃体混浊、视网膜渗出的吸收作用,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相对较大[5]。中药治疗,中药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阴虚致瘀、目失所养、瘀阻目络所致,治疗的原则是有效控制血糖及时改善糖代谢紊乱,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6],配方中三七、丹参有化瘀止血、活血化瘀、养肝明目功效,黄芪养气补血,可以结合病人的致病类型进行调整用药,但是中药在发挥治本功效时,治疗时间较长对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7]。手术治疗,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方式主要有激光凝光术和玻璃体摘除术,激光凝光术可以破坏视网膜外层结构,减低外层的耗氧量,提高对视网膜内层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同时光凝还可以封闭无灌注区,改善视网膜缺血,能显著提高视力并且降低黄斑水肿的发生,玻璃体摘除术是通过彻底清除玻璃体内的积血,将视网膜进行正确复位,来提高和保存视力[8]。该研究通过对比应用激光术和激光与中药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研究组联合治疗后患者视力显著提高、视网膜恢复良好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于由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要在积极控制血糖水平的前提下结合激光光凝和中药调理能有从根本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视力、改善视网膜并且降低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朱永唯,寿武林.人工晶状体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6,14:5421.

[2]王征秒,柳麓崙,宋鄂,等.人工标记示踪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J].罕少疾病杂志,2008,15(6):45.

[3]孙瑞雪,赵宁,邸平会,等.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8,18(5):2641.

[4]孙心铨,王燕琪,李爱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后中长期随诊结果[J].眼科,2003,12:134-137.

[5]李辛,钱峰,刘利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66-667.

[6]郑小燕,潘晓霞.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5):14-16.

[7]高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眼科研究,2003,6 (3):299-301.

[8]季敏,张勇进,周方强.丙酮酸盐用于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4):2661.

R587.2

A

1672-4062(2014)05(b)-0042-02

2014-02-20)

贾飞(1975.5-),男,汉族,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白内障、玻璃体及视网膜病。工作单位:淄矿集团中心医院眼科。邮编:255100。

猜你喜欢
黄斑水肿视网膜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裂孔在黄斑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