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

2014-02-18 07:33杨玉红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肾功能有效率血糖

杨玉红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大丰 224100

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

杨玉红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大丰 224100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4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行干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采用不同护理措施护理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干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及对护理总满意度(95.24%)较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6.67%)及对护理总满意度(61.90%)相比有显著优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临床护理效果

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蛋白质及肾功能衰减等临床症状[1]。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为进一步了解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该组研究从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取42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4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1例,男15例,女6例;患者年龄为49~70岁,平均年龄(59.56±1.17)岁;患者病程为2~19年,平均病程(10.54±1.03)年;对照组21例,男14例,女7例;患者年龄为48~71岁,平均年龄(60.38± 1.24)岁;患者病程为2.1~19.8年,平均病程(11.62±1.26)年。对所选4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选的4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采用不同护理措施护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对护理总满意度进行对比。干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心理护理患者治疗期间,由于对病情和治疗的不甚了解,再加上文化程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心理差异,采取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焦躁、恐慌及迷茫情绪。另外,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时,患者易产生恐惧感,护理人员要运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其沟通交流,照顾患者生活,运用熟练的操作技术,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此外,告知患者相关治疗成功的案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

1.2.2 健康教育护理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标准进行,限制蛋白质与盐的摄入量,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饮食要以富含高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牛奶、鸡蛋以及瘦肉等;在具备胰岛素的环境下,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保证热量充足,避免增加蛋白质与脂肪分解;摄入脂肪时,主要摄取植物蛋白,禁止食用动物脂肪。另外,护理人员要有计划地指导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让患者了解到糖尿病治疗的注意事项和重要性,并对患者讲解饮食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积极意义。

1.2.3 胰岛素用药护理如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则长期发展后,患者的血糖易增高,加快病情进展,提高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因此,为有效控制原发病,要及早给予胰岛素治疗,保持血糖的稳定性,确保将其控制在较好水平;并对血糖进行及时监测,对胰岛素剂量进行适当调整[2]。

1.2.4 降压药物服用护理根据医嘱选择最适宜的,且不经过肾脏排泄的降低血糖药物对血糖进行控制,并告知患者按时服药,防止由于药物服用不当,导致出现低血糖反应。如服用降糖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则给予胰岛素治疗,提醒患者注意禁止使用易对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1.2.5 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使其处于全面代谢状态中。指引患者多食新鲜蔬菜,少食多餐,限制植物蛋白摄入量等等[3]。控制盐的摄入,少喝或不喝含盐的汤类,有利于控制血压。对肾功能不全者,则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以0.6 g/kg/d为宜[4],要多食优质蛋白质饮食和低钾饮

食,避免食用高钾食物,如香蕉和深色蔬菜[5]。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完全缓解:症状基本消失,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空腹血糖<5.8 mmol/L,显效:临床症状改善,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70%,空腹血糖<7.2 mmol/L;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30%~70%,空腹血糖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24 h尿蛋白无变化甚至加重,空腹血糖无明显改善;<72 mmol/L[6]。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数+显效数+有效数)/总病例数×100%。

1.3.2 护理满意度调查在患者出院时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数+满意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法,P<0.05,说明两者间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采用不同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对护理总满意度进行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尚不够显著(χ2=3.11,P=0.078>0.05);治疗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往往都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病情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生命。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病理特点,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占据重要地位,并指导患者保持健康心态、指导患者掌握早期识别疾病方法及防护方法。此时,护理人员的主要作用是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血压,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现象的发生率,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进而有效延缓或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常规护理措施缺少针对个体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护理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健康教育,没有充分考虑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进而影响患者整体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干预护理措施为一种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基础上加以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胰岛素用药护理、降压药物服用护理及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这些护理措施不仅针对个体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护理,还充分考虑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所患疾病是终身性的,从而认识到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治疗原则和相关知识[7],从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干预护理措施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该次研究结果数据显示,4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非常满意度对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干预护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优化了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1]史大英.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糖与肾功能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0):125-126.

[2]王莺,孔梅,张晓霞.162例2型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干预[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242-243.

[3]朱敏,黄晓萍.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规范化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0):21-22.

[4]刘礼斌,王丽静.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治疗[J].药品评价,2009,6 (11):455-457.

[5]黄运燕,冯锦尚,王新民.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与护理[J].中原医刊,2002,29(2):48-49.

[6]曹晖.糖肾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8): 962-963.

[7]刘荣.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91-1693.

R473.5

A

1672-4062(2014)05(b)-0049-02

2014-02-21)

猜你喜欢
肾功能有效率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