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预激方案与常规化疗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对比

2014-02-19 10:45廖永梅王淋何雪花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期
关键词:老年

廖永梅 王淋 何雪花

【摘要】 目的:探讨CAG预激方案与常规化疗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老年初治性AM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使用CAG预激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系统并发症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非血液系统不可耐受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预激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治疗老年初治AML,其在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持续时间。

【关键词】 CAG预激方案; 老年; 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增快,人类暴露于环境污染及工业废气等危险因素的概率增大,导致了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病率增高[1]。尤其是现阶段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装修涂料污染重视程度不够,白血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2]。目前,对于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意外的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均采用DA/HA化疗方案,其临床有效缓解率可达到70%左右,但对于在老年人群中的白血病,此种方案缓解率较低,且死亡率较高[3]。CAG方案是1995年由日本Saito和Yamada等人提出的一种治疗继发性或难治性行髓系白血病的方案,本文以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老年初治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就CAG预激方案与常规化疗在治疗老年初治性髓性细胞白血病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老年初治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60~79岁,平均(65.49±4.79)岁。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患有AML,符合形态学、遗传学、免疫学检查指征,被确诊患有AML[4]。在疾病分期方面,M0 1例,M1 5例,M2 13例,M4 3例,M5 7例,M6 1例,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笔者要求所有患者精神正常,发病前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经影像学检查未见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在治疗前一年内无手术史,无长期服药史。本研究方案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年龄61~78岁,平均(65.65±3.95)岁,对照组年龄60~79岁,平均(65.12±4.9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疾病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CAG预激方案,对照组使用常规化疗方案。CAG预激方案以14 d为一疗程,在治疗前8 d内,静脉滴注阿克拉霉素10 mg/d,同时在整个疗程,每天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 μg/m2和阿糖胞苷10 mg/m2,如果患者治疗过程中白细胞高于20×109/L,停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待降低至1×109/L再继续使用。患者一疗程治疗结束后,休息14 d,进行第二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使用HA方案或TA方案。所有患者均行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本文研究指标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笔者将两个疗程中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下降未超过50%的患者归为无效未缓解(NR),将下降比例超过50%但未达到正常的情况归为有效部分缓解(PR),将下降至正常水平的情况归为完全缓解(CR),比较两组患者CR率之间的差异。本研究第二部分是对两组患者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主要包括骨髓抑制、合并感染、中性粒细胞过低(小于0.5×109/L)及血小板过低(小于20×109/L)四种,比较两组患者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本研究第三部分是对两组患者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主要包括黏膜炎、脱发、脏器功能损伤、肌肉酸痛和皮疹,因此类并发症在AML治疗过程中发生率较高,所以笔者只统计经过治疗,患者依旧不可耐受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可耐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Hb、WBC和BPC水平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WBC和BPC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Hb、WBC和BPC水平的比较(x±s)

组别 Hb(g/L) WBC(×109/L) BPC(×109/L)

观察组(n=15) 70.45±12.48 4.38±1.45 50.28±21.87

对照组(n=15) 71.37±17.63 4.37±1.73 50.22±20.13

t值 0.16 0.02 0.01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R率80.00%(12/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5/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6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组别 CR PR NR

观察组(n=15) 12(80.00) 2(13.33) 1(6.67)

对照组(n=15) 5(33.33) 7(46.67) 3(20.00)

2.3 两组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率86.67%(13/15),而对照组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00%(15/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14,P>0.05),但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过低持续时间(6.58±2.84)d和血小板过低持续时间(8.84±3.78)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37±3.37)d和(14.38±5.48)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P<0.05;t=3.22,P<0.05)。

2.4 两组非血液系统不可耐受不良反应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非血液系统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2/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9/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03,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体内各系统的功能是日益下降的,且常常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在血液病治疗过程中,常规化疗方案效果不佳,尤其易引起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5-6]。根据已有的临床报道[7-8],无论是DA、TA或HA对于老年初治性AML的诱导效果均无法取得满意结果,CR率较低,且并发症较多,甚至增加了早期治疗的死亡率。CAG预激方案是最早应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AML的一种化疗方案,并且在AML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9-10],CAG预激方案的作用机制在于可上调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其分化,而体外实验表明,几乎所有的AML细胞都可以在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进入快速增值期,进而使周期特异性药物发挥更为理想的作用效果。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性AML,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印证了以往实验研究对于CAG预激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治疗初治性AML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此种效果在老年患者中同样有体现。两组患者在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未见差异,但在两种最主要并发症中性粒细胞过低和血小板过低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其血液并发症没有差异是因为在化疗过程中,血液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且本次样本相对较小,所以未能体现出这种差异,而观察组并发症持续时间较短,可证明CAG预激方案对老年初治AML的化疗并发症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同时,在非血液系统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这也体现了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初治AML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CAG预激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治疗老年初治AML,其在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丹,孙振球,龙飞,等.湖南省新农合参合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谱[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14-2817.

[2]福建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临床协作组.福建省2010年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情况调查[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11):902-905.

[3]范芸.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治疗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12):7-8.

[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慢性髓系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6):426-432.

[5]王黎,沈志祥.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点和治疗策略[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1):76-79.

[6]张冰.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6):883-886.

[7]陈芳源.老年白血病的特点及治疗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1):7-11.

[8]秦继霞.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进展[J].白血病·淋巴瘤,2011,20(2):123-125.

[9]曹红花,程昊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荟萃,2011,26(7):637-641.

[10]黄倩.老年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3-09-09) (本文编辑:欧丽)

2.4 两组非血液系统不可耐受不良反应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非血液系统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2/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9/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03,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体内各系统的功能是日益下降的,且常常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在血液病治疗过程中,常规化疗方案效果不佳,尤其易引起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5-6]。根据已有的临床报道[7-8],无论是DA、TA或HA对于老年初治性AML的诱导效果均无法取得满意结果,CR率较低,且并发症较多,甚至增加了早期治疗的死亡率。CAG预激方案是最早应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AML的一种化疗方案,并且在AML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9-10],CAG预激方案的作用机制在于可上调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其分化,而体外实验表明,几乎所有的AML细胞都可以在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进入快速增值期,进而使周期特异性药物发挥更为理想的作用效果。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性AML,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印证了以往实验研究对于CAG预激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治疗初治性AML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此种效果在老年患者中同样有体现。两组患者在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未见差异,但在两种最主要并发症中性粒细胞过低和血小板过低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其血液并发症没有差异是因为在化疗过程中,血液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且本次样本相对较小,所以未能体现出这种差异,而观察组并发症持续时间较短,可证明CAG预激方案对老年初治AML的化疗并发症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同时,在非血液系统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这也体现了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初治AML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CAG预激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治疗老年初治AML,其在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丹,孙振球,龙飞,等.湖南省新农合参合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谱[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14-2817.

[2]福建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临床协作组.福建省2010年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情况调查[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11):902-905.

[3]范芸.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治疗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12):7-8.

[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慢性髓系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6):426-432.

[5]王黎,沈志祥.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点和治疗策略[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1):76-79.

[6]张冰.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6):883-886.

[7]陈芳源.老年白血病的特点及治疗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1):7-11.

[8]秦继霞.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进展[J].白血病·淋巴瘤,2011,20(2):123-125.

[9]曹红花,程昊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荟萃,2011,26(7):637-641.

[10]黄倩.老年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3-09-09) (本文编辑:欧丽)

2.4 两组非血液系统不可耐受不良反应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非血液系统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2/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9/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03,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体内各系统的功能是日益下降的,且常常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在血液病治疗过程中,常规化疗方案效果不佳,尤其易引起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5-6]。根据已有的临床报道[7-8],无论是DA、TA或HA对于老年初治性AML的诱导效果均无法取得满意结果,CR率较低,且并发症较多,甚至增加了早期治疗的死亡率。CAG预激方案是最早应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AML的一种化疗方案,并且在AML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9-10],CAG预激方案的作用机制在于可上调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其分化,而体外实验表明,几乎所有的AML细胞都可以在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进入快速增值期,进而使周期特异性药物发挥更为理想的作用效果。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性AML,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印证了以往实验研究对于CAG预激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治疗初治性AML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此种效果在老年患者中同样有体现。两组患者在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未见差异,但在两种最主要并发症中性粒细胞过低和血小板过低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其血液并发症没有差异是因为在化疗过程中,血液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且本次样本相对较小,所以未能体现出这种差异,而观察组并发症持续时间较短,可证明CAG预激方案对老年初治AML的化疗并发症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同时,在非血液系统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这也体现了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初治AML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CAG预激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治疗老年初治AML,其在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丹,孙振球,龙飞,等.湖南省新农合参合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谱[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14-2817.

[2]福建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临床协作组.福建省2010年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情况调查[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11):902-905.

[3]范芸.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治疗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12):7-8.

[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慢性髓系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6):426-432.

[5]王黎,沈志祥.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点和治疗策略[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1):76-79.

[6]张冰.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6):883-886.

[7]陈芳源.老年白血病的特点及治疗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1):7-11.

[8]秦继霞.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进展[J].白血病·淋巴瘤,2011,20(2):123-125.

[9]曹红花,程昊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荟萃,2011,26(7):637-641.

[10]黄倩.老年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3-09-09) (本文编辑:欧丽)

猜你喜欢
老年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