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及港台地区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及作者合作现状探析

2014-02-23 11:08
新世纪图书馆 2014年10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用户

国外及港台地区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及作者合作现状探析

杨 柳 邵 波

论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智慧图书馆领域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TDA清理数据并构建共词矩阵,使用SPSS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探讨智慧图书馆RFID实验、信息构架、虚拟技术、建设意义、模型设计、信息服务六大研究主题;同时使用Ucinet绘制高产作者团体共现图谱,开展国际合作分析与中心性分析。在获悉研究热点与作者合作现状基础上,从重视用户调研、扩大研究群体、加强学术交流、理论切合实际四个方面探讨对国内研究的启示。

智慧图书馆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热点作者群体

0 引言

“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一词最早于文献中出现可以追溯到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学者Markus Aittola, Tapio Ryh nen, Timo Ojala三人合作发表的《Smart Library—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一文中,将智慧图书馆作为该校图书馆一项新的服务应用予以阐述[1]。智慧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服务单位和主要推动力[2]。近年来,智慧城市的创建工作在国家政策引导与支持下开展得如火如荼,智慧图书馆作为其实践的重要内容,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国内新的研究热点。

文献调研发现,我国大陆地区现有研究智慧图书馆的文章,主要是从我国图书馆发展战略视角出发,对智慧图书馆概念、构建、技术等问题的探讨,而国外及港台地区对智慧图书馆的探讨开展得较早,在技术、实践、理念上的研究亦相对成熟。本文基于文献调研,试图揭示国外及港台地区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我国内地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选取其下三个子库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板:1900—至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00—至今),A&H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1975—至今),时间设定为2003—2013年,以“(smart or wisdom or intelligent)and librar*”为检索式进行主题检索,检索结果为472条记录。数据下载日期为2013年12月10日。

TDA(Thomson Data Analyzer),是美国Thomson公司开发的一款具有强大分析功能的文本挖掘软件,支持对文本数据进行多角度的挖掘、清理和可视化分析。笔者将下载的472条记录导入TDA开展数据的清理与初步分析,剔除错检、无关键词文献,共得

到171篇文献作为进一步分析的数据源。

1.2 研究方法

本文在数据清理基础上,一方面,利用SPSS20.0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研读作为数据源的论文,深入揭示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另一方面,凭借Ucinet6.0软件,对智慧图书馆领域的作者合作情况开展社会网络分析,以便获悉其学术群体现状。数据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1.2.1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没有预先设定好的主题类别。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将n个样品看成n类,即一类只包括一个样品,然后将性质接近的两类合并为一个新类,这样得到n-1类,再从n-1类中找到性质最接近的两类加以合并,变成n-2类,如此类推,直到所有的样品聚为一类。最后把整个分类系统用谱系图进行表示,它可以显示所有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3]。

1.2.2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其特征之一就是从定性和可视化方面对定量分析进行补充[4]。用社群网络分析挖掘软件对作者群体进行分析时,可以用由多个点和各点之间连线组成的共现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它可以反映作者的科研量,对资源的掌控程度,在某一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及他们之间的科研合作关系等。

2 研究热点分析

2.1 提取高频关键词

据TDA统计,文献中共有1014个关键词。使用List Cleanup功能对此1014个无序的关键词进行清理,合并大小写、单复数等类型词,得到关键词975个。鉴于智慧图书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选择词频不少于3次的38个关键词作为聚类分析的基础,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高频关键词统计表(Keywords≥3)

数据显示,这38个关键词涵盖了128篇文献,占总文献的74.85%。由表1可知,除“系统”外,其余关键词的研究文献所占比率均在10%以下。可见,国外及港台地区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研究比较分散,没有

十分集中的主题领域。高频关键词可初步反应研究热点,但由于关键词均为单词,含义零碎、单一,缺乏关联性、系统性,难以全面描绘热点研究领域[5]。基于共现分析的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联系最紧密、距离最近的关键词归为一类,从而准确揭示研究热点。

2.2 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

凭借TDA的Create Matrix功能,生成38个关键词的共现矩阵。使用Excl中的宏功能,基于编程代码将此共现矩阵转为相似矩阵。由于相似矩阵中0值过多,统计时容易造成误差过大情况,为方便进一步处理,用1与全部相似矩阵上的数据相减,得到表示两词间相异程度的相异矩阵[6],如表2所示。

表2 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部分)

2.3 高频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在SPSS20.0中,选择系统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功能,其中聚类方法采用离差平方和法(Words Method),度量标准选择“计数”中的斐方度量(Phi—Square Measure)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因子分析中的碎石检验准则确定应提取的因子数。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当累积到第7个因子时,曲线开始接近平滑,它的前一点数值为6。因此,提取6个因子,即将关键词划分为6组最为合理,聚类分组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图书馆”与其他所有关键词存在主干和分支的结构关系,六大簇类是围绕图书馆展开具体研究的。根据文献被引次数,选取各大主题下相对高被引、具代表性的文献进行主题阐述。

(1)智慧图书馆RFID实验研究,包括RFID和实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它是一种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可用于电子识别、跟踪,以及群体或个别条目信息的存储。香港大学Lau P Y等、台湾中正大学等高校Wu T Y等人基于RFID技术设计图书馆智能书架,前者侧重技术探索,后者着重阐述实践成功后产生的效益与意义[7-8];西班牙阿拉卡拉大学Castano B等学者结合RFID与SIGUEME技术开发智能系统,可使用户在众多书库与书架中以最短时间、最短路径找到所需文献[9]。

(2)智慧图书馆信息构架研究,包括构架、信息与广播网。该主题的研究集中于运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改进原有图书馆系统,探索开发新的系统架构,在实现信息准确、快速传播的前提下,方便用户获取、使用信息。台湾和春技术学院的Chen L S探讨了如何利用群体智能(Swarm Intelligence)提高图书馆信息构架的智能化、人性化,由此即便不具备IT信息素养的用户,也能方便地与图书馆系统进行交互对话[10];澳大利亚国防科技组织的Wilson A R等学者致力于设计低能耗、高兼容传感器接口的技术探索[11];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Balnaves E等运用创新性“概念验证”理念,探讨智能客户端程序在图书馆电子期刊归档工作中的应用[12]。

(3)智慧图书馆虚拟技术研究,包括行为,智慧,电子书、STEP-NC、智能、最优化、算法、系统、体系结构、数据库、传感器。该主题的研究主要分为技术研发与实践应用两方面。关于技术研发的研究有: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校Xu X等人合作探究新一代STEP-NC技术,并从其解析器和运动控制器两方面展开论证[13];西班牙阿科鲁尼亚等校Fraguela B B等人研发基于CFlex的FlexRAM为原型框架来优化智能内存系统高水平运行[14]。关于实践应用的研究有:台湾国立中兴大学Tasi C S等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数据挖掘技术来满足用户息需求,他们根据用户背景差异将其划分为多个集群进行实验[15];韩国建国大学Noh Y探索语境感应(context-aware)技术在新一代图书馆中的应用,并指出此项技术可能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便捷性服务[16]。

(4)智慧图书馆建设意义研究,包括数字图书馆、数字化学习、检索、代理、软件开发、智能代理、学习方式。该主题的研究偏重基于某项应用或技术,论证

其可能或已经产生的效益。意大利信息通信中心Buscema M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整合分析学生用户的专长、喜好、教育途径、期望掌握的专业技能等因素,阐述人工适应系统在学生用户开展数字化学习中实践意义的同时,论证知识管理和数字化学习之间的协同效应[17];加拿大温莎大学Liu G Y以文献调研方式论证智能代理技术在图书馆环境中的实际应用现状与潜在价值影响[18];澳大利亚格拉茨大学Dreher H等人基于最新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展示新一代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化学习门户网站系统的同时,阐述其构建意义[19]。

(5)智慧图书馆模型设计研究,包括设计、决策、管理,智能系统,选择、案例推理、产生、模型。由于智慧图书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关于其模型设计的研究大都处于实验期,真正应用于实践的寥寥无几。立陶宛维尔纽斯技术学院Zavadskas E K等学者提出构建智慧图书馆及其辅导系统模型的设想,该模型支持信息与知识最大限度再利用、分析、整合等功能,以满足高校与机构用户的个性化数字化学习[20];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Berendt B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一种可感知的检索系统模型,用户可反复修改系统自动生成的聚类直至找到满意的检索结果[21];韩国建国大学Noh Y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研发基于上下文感知的信息服务模型,该模型可以识别用户突发需求[22]。

(6)智慧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包括万维网、信息检索、用户研究、图书馆、学术图书馆、移动技术、信息技术。台湾国立交通大学Chang C C等人通过对用户信息检索和借阅行为的系列研究,构建了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智能数据挖掘模型,并以数据分析、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等为依托,分析图书馆用户借阅记录,探索提高用户检索效率的途径[23-24];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Bilandzic M等选取昆士兰州立图书馆为调研点,调查分析用户的数字资源合作学习行为,以期为强化图书馆作为非正式、合作化社会学习场所功能提供建议[25]。

3 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3.1 提取高产合作作者

从Web of Science下载的文献信息中,作者字段使用的是缩写格式,由此,TDA可能会将代表两位以上不同作者的缩写名视作一位进行统计。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首先对信息中的作者项进行区分。处理后显示,智慧图书馆研究领域涉及作者582位。根据普赖斯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对洛特卡定律的推论:发文数量在0.749(Nmax1/2)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其中,Nmax 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26]。智慧图书馆研究领域中Nmax=3,计算得

出此领域最低产学者所发表的论文数应为1.30篇,取整数为2篇。即相对来说,发文2篇及2篇以上的作者为智慧图书馆领域的高产作者,据TDA分析,共得到32位高产作者。

考虑到高产作者亦会和其他作者产生合作关系,仅对32位作者进行分析,不能全面客观地揭示高产作者合作情况。因而,笔者将32位作者的文章单独列出,提取所有与高产作者产生合作关系的作者共115位,以此作为分析基础。使用TDA的Create Matrix功能,构建115位作者共现矩阵,如表3所示。

3.2 高产作者团体共现图谱

利用Ucinet集成的Netdraw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可视化,得到国外及港台地区智慧图书馆高产作者团体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图中圆形节点代表高产作者,并标注对应的姓名,方形节点代表与高产作者产生合作关系的作者。节点大小代表他们在网络中的中心度,节点之间的连线粗细表示作者两两之间的合作交流强度。需要指出的是,Chen L S没有与任何作者产生合作关系,在共现图谱中,他显示为独立的点,因本文分析的是合作情况,因此笔者在图4中剔除了该独立点,也不再对其进行分析。从图4中可以看出,国外及港台地区智慧图书馆领域的高产作者共形成了13个合作群体,作者间的合作网络较为稀疏(密度为0.0665)。

3.2.1 国际合作分析

经统计,目前共有40个国家及地区开展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研究。为了解高产作者团体的国际合作情况,基于图4中的分组,笔者使用Ucinet将13个作者团体与40个国家及地区的共现关系进行可视化,删除孤立节点后如图5所示。

可见,13个团体中,有5个为跨国合作,国际合作率为27.78%。其中Group1的合作网络最大,由21名学者组成,他们分别来自美国、韩国、英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德国;涉及两个国家的合作团体有4个,分别是Group2、Group3、Group4、Group6,其中Group2包含20名学者,Group3次之,有12名作者,Group4、Group6分别有10名、7名学者。同一国或同一地区内的合作团体数量最多,有8个,结合图1可以看出,这8个团体的合作网络相对较小。从文献量统计情况来看,各研究群体的发文量均不多,可见各团体的交流尚处于起步磨合阶段,没有形成稳定、系统的合作模式。

3.2.2 中心性分析

根据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中心性分析主要包括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与接近中心度三个指标。点度中心度衡量作者与其他学者之间联系的多少。中间中心度反应作者对资源的控制程度。对接近中心度的分析要求网络中每个节点都与其他所有节点有联系,本文构建的合著网络不是一个完全联通的网络,因此不能计算接近中心性。利用Network对图4中作者的点度中心度与中间中心度进行统计,各中心度排名前5的作者如表4、表5所示。

表4 作者点度中心度前5统计

表5 作者中间中心度前5统计

由表4可见,Klein J、Demuth D、Strehlau W皆是Group2的核心成员,他们各自与其他作者之间有21次的直接合作关系,相对点度中心度为9.211%,所占份额为0.024。有三位作者并列点度中心度第一,且表4中的数值差异较小,中心度较为接近,可见智慧图书馆研究领域中尚未出现占据主要位置的中心人物。整个网络的点度中心度为5.99%,数值偏低,表明该领域作者合作较分散。

表5中,中间中心度居于首位的是Hong K,他的中介性为96,标准化中间中心度为1.490,该值虽远高于该领域其他作者,就中间中心度而论却属于较低的数值,且其点度中心度位列第4。而整个网络的中间中心度为1.47%,该值亦较低,说明网络连通性差,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少,规模较小。可见,在智慧图书馆研究领域中,至今尚没有作者掌握较多的研究资源。由此说明,智慧图书馆还是一个新兴学科,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有学者对资源的掌控能力都不高。

4 启示

4.1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重视用户调研工作

高频关键词统计表中,“用户研究”位居第四,有11篇文献对用户的具体信息行为进行分析。从六大主题的内容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外及港台地区研究多以用户需求为主,注重研究可能带给用户的实际效益。据对我国内地智慧图书馆领域的文献调研,笔者发现多数学者已意识到重视读者需求,如武龙龙等指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要预先考虑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27];金敏婕论述了智慧图书馆提供的智能个性化服务将满足用户多元需求[28];乌恩提倡构建智慧平台时应坚持服务主导原则[29]等,但至今尚无学者调研搜集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及行为。任何时期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都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只有以用户需求为主导,才能确保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4.2 吸引新优研究力量,发展核心研究群体

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国外及港台地区智慧图书馆研究领域尚未出现核心作者与相对稳定、紧密的核心研究群体。据李显志对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的分析,国内核心研究人群亦未形成[30]。而核心研究群体是一个领域发展与繁盛的基本保障,直接决定该领域理论研究与实际建设的进度与高度。我国研究应注重渲染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吸引与培养新进、优质研究力量并举,逐渐形成研究能力强、联系紧密的核心研究群体,推动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与建设稳步、高效发展。

4.3 加强合作交流意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从国际合作分析中可见,智慧图书馆跨国合作率仅为27.78%,大部分合作行为尚属一国内部的交流,这样的研究孤岛现象不利于新思想、新技术的传播,最终将阻碍智慧图书馆发展。我国学者应加强两个方面的合作意识:(1)鉴于智慧图书馆的平台构建、系统开发等研究需要计算机科学、通讯工程、建筑学等多学科知识作支撑,学者应在加强同行内部合作的同时,注重与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2)拓展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建设和研究的交流渠道,积极关注、参加以“智慧图书馆”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议等国际活动[30],善于把握国际学习合作契机。

4.4 坚持因地制宜,理论研究切合实际建设

我国学者在吸收国外创新理念、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亦应意识到国内外社会体制、经济文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等都存在显著差异。我国的理论研究必须结合国情实际,适时地切合当时当地的发展现状,方能产生实践指导意义。智慧图书馆是实现图书馆转型的新契机,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机遇,将使图书馆真正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31]。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应坚持主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国家政策支持、引导下,多视角探索具中国特色的智慧图书馆发展模式。

[1]Markus Aittola,Tapio Ryhnen,Timo Ojala.Smart Lib rary-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J].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2003(5):411-415.

[2]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1):22-28.

[3]皇甫青红,华薇娜,刘艳华,等.国际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热点及作者团体分析[J].情报杂志,2013(1):

118-123.

[4]Martin Kilduff,蔡文斌.社会网络与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

[5]聂冰.iSchools年会研讨热点分析及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11(6):120-126,92.

[6]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12):65-75.

[7]Lau P Y,Yung K K O,Yung E K N.A Low-Cost Printed CP Patch Antenna for RFID Smart Bookshelf in Library[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0,57(5):1583-1589.

[8]Wu T Y,Yeh K C,Chen R S,Chen Y C,Chen C C.Integrated Library Service Application Platform Based on the Smart Book Shelf[J].Malasian Journal of 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2011,16(12):103-119.

[9]Castano B,E-Martin Y,R-Moreno M D,Usero L.Intelligent System for Detection and Guidance of Users In Libraries[J].Revista Espanola De Documentacion Cientifica,2013,36(1):916.

[10]Chen L S.Applying swarm intelligence to a library system[J].Library Collection Acquisitions&Technical Services,2010,34(1):1-10.

[11]Wilson A R,Vincent P S.Networked Low-Power Sensing:Network Interface and Main Operating System [J].IEEE Sensors Journal,2010,10(9):1495-1507.

[12]Balnaves E,Chehade M.Smart Client approaches to digital archiving of e-journals[J].Electronic Library,2009,27(5):837-845.

[13]Wang J,Xu X,Sun J,Li R T,Wang W S.Development of an NC controller for next generation CNCS [J].Information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2008,4(3):593-604.

[14]Fraguela B B,Renau J,Feautrier P,Padua D,Torrellas J.Programming the FlexRAM parallel intelligent memory system[J].ACM Sigplan Notices,2003,38(10):49-60.

[15]Tsai C S,Chen M Y.Using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and data-mining techniques for materials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the e-library environment[J]. Electronic Library,2008,26(3):287-302.

[16]Noh Y.A study on next-generation digital library using context-awareness Technology[J].Library Hi Tech,2013,31(2):236-253.

[17]Buscema M,Terzi S,Maurelli G,Capriotti M,Carlei V.The smart library architecture of an orientation portal[J].Quality&Quantity,2006,40(6):911-933.

[18]Liu G Y.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agents in libraries:a survey[J].Program-Electro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11,45(1):78-97.

[19]Dreher H,Krottmaier H,Maurer H.What we expect from digital libraries[J].Journal of Universal Computer Science,2004,10(9):1110-1122.

[20]Zavadskas E K,Kaklauskas A,Banaitis A.The Use of the Intelligent Library and Tutoring System at All Stages of a Building Life Cycle[J].Inzinerine Ekonomika-Engineering Economics,2011,22(1):14-23.

[21]Berendt B,Krause B,Kolbe-Nusser S.Intelligent scientific authoring tools:Interactive data mining for constructive uses of citation networks[J].Information Processing&Management,2010,46(1):1-10.

[22]Noh Y.A study on next-generation digital library using context-awareness technology[J].Library Hi Tech,2013,31(2):236-253.

[23]Chang C C,Chen R S.Using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solve classification problems-A case study of campus digital library[J].Electronic Library,2006,24(3):307-321.

[24]Chen A P,Chen C C.A new efficient approach for data clustering in electronic library using ant colony clustering algorithm[J].Electronic Library,2006,24(4):548-559.

[25]Bilandzic M,Foth M.Libraries as coworking spaces Understanding user motivation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to social learning[J].Library Hi Tech,2013,31(2):254-273.

[26]袁军鹏.科学计量学高级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6.

[27]武龙龙,杨小菊.我国智慧图书馆构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世纪图书馆,2013(5):34-36.

[28]金敏婕.智慧图书馆:构建智慧城市之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4):17-20.

[29]乌恩.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2(5):102-104.

[30]李显志,邵波.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13(8):12-17.

[31]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杨柳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邵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江苏南京,210093。

Research Hotspots of Overseas Smart Librari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ooperation among Their Authors

Yang Liu,Shao Bo

This paper studies literatures on smart library selected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By using TDA to do data cleaning and build the co-word matrix,it clusters keywords of high frequency by SPSS and then explores the six research topics pertinent to smart library including RFID experiment,information architecture,virtual technology,its significance, model desig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In the same time,by drawing the co-occurrence map of the prolific co-authors through Ucinet,the paper conduct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alysis and centrality analysis.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operation among authors,it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four aspects,such as focusing on user research,expanding the research community,strengthening academic exchange as well as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expecting to explore the enlightenment brought by foreign researches to domestic ones.

Smart library.Cluster analysis.Social network analysis.Research hotspots.Cooperative groups.

G250.7

2014-05-14编校:方玮)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用户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图书馆
信用卡资深用户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