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芹菜生产发展变化及育种策略

2014-02-24 07:34高国训王武台吴锋刘惠静王立宾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芹菜生产

高国训 王武台 吴锋 刘惠静 王立宾 郎朗 周彦辉 王钦

男,研究员,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副所长,芹菜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芹菜等蔬菜作物育种研究及良种产业化技术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和天津市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近几年利用芹菜雄性不育杂交育种研究已取得突破进展,芹菜育种研究水平属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园艺学报》、《中国蔬菜》、《华北农学报》、《长江蔬菜》、《中国瓜菜》及《天津农业科学》等学术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育成四季西芹、西雅图、优文图斯、赛星、赛莹、锦绣、赛美、赛丽、赛雪等芹菜新品种近20个。其率领的团队进行的芹菜育种研究和良种产业化开发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已累计在全国33个省市销售芹菜新品种良种45万余kg,应用推广面积300 150余hm2,累计为单位创直接经济效益近3 500余万元,社会效益显著。

摘 要:回顾了我国芹菜生产面积、产量、产地分布、主要种植方式发展变化情况,对今后芹菜的生产规模,种植方式和品种、集约化程度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我国芹菜育种应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抗病品种的培育、生物技术在芹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开展专用新品种的选用。

关键词:芹菜;生产;育种策略

芹菜别名旱芹或药芹,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汉代传入我国。作为一种传统蔬菜,芹菜不仅营养丰富、爽脆适口,而且还能治病健身,被誉为佳蔬良药。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芹菜消费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现已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蔬菜之一。

1 我国芹菜生产发展变化

1.1 种植面积与产量

根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公布的数据,1989年我国芹菜种植面积为9.7万hm2,占当时蔬菜总面积的1.5%,总产量为380.68万t;到2003年,芹菜种植面积增加到54.3万hm2,总产量达到1 795.5万t;此后10 a,芹菜面积一直较为稳定地保持在55万hm2左右,占蔬菜总面积的比例也保持在3%左右,总产量在2 000万t左右。由此可见,芹菜在我国蔬菜生产中所处地位非常重要。

1.2 产地分布

芹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产地分布十分广泛,全国所有省份都有芹菜种植。据记载,20世纪80年代之前,各个地区的芹菜种植都比较零散,大规模的芹菜产地很少。1989年统计,在当时29个省份中,芹菜种植面积超过0.5万hm2的只有7个。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各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芹菜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最近10年来,各地芹菜生产都得到稳步发展。目前,芹菜种植面积在1万hm2以上的省份已超过20个,位于前2位的河南省和山东省分别达到7.1万hm2和5.5万hm2。南北各地都出现了许多集中连片的大规模芹菜产地,如山东平度地区、聊城地区,河南中牟地区、鹿邑地区,天津黄花店镇及周边地区,河北坝上地区,宁夏西吉县,甘肃古浪县,四川绵阳市,浙江慈溪

市等。

1.3 主要种植方式

随着我国各个地区芹菜栽培技术与设施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新换代、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芹菜种植方式呈多样化变化趋势。从设施形式来分主要有3种,一种是露地栽培,也是我国传统芹菜种植方式,这种方式成本少,栽培简单,但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很大,目前,除了温度条件较好的南方地区以外,北方许多地区也有季节性的大面积露地芹菜生产,如河北坝上地区近年来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气候条件,错季种植露地芹菜,赶在7~8月采收,可以填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淡季市场供应。另一种是塑料拱棚栽培,利用各种大小不同规格的塑料拱棚进行芹菜生产,具有保温、防雨、防风等多种优势,投资较少,效益较高,这种方式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芹菜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还有一种是近几年兴起的日光温室栽培,因为利用日光温室种植芹菜的成本低,效益好,技术简单,产量和品质有保证,所以在北方各地越来越普遍,如天津武清区黄花店镇冬春季日光温室绝大部分种植芹菜,于春节前后上市售价很高。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芹菜生产多采用播种育苗之后定植的方式,这种方式节省种子、苗期方便管理。如果适当密植,定植后一般经过60~70 d(越冬生产需要时间较长)可以长成中等棵采收上市,目前各地多采用这种种植方式。西芹可以进行稀植,定植后90~120 d可长成大棵,作为高档菜上市,这种方式生产周期较长,芹菜售价较高,但市场需求量有限。江浙和云贵川等地很早以前就有芹菜直播种植的做法,采用品种多为黄心芹、白秆芹等当地传统类型品种,近年来许多地区在种植西芹品种时也采用了这种直播方式,效果很好,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栽培更加容易,农药使用量明显减少,商品菜品质更加优良,种植收益相应增加,因此,这种直播方式得到迅速推广,演变为一种新型芹菜种植方式,产出的芹菜叫做“速生小芹菜”,上市后又叫“小香芹”。

1.4 品种应用

我国芹菜生产所应用的品种有4种类型,即本芹、西芹、本芹与西芹的杂交改良型以及很少量的根芹。

①本芹 又叫中国芹菜,特点是分蘖多,叶柄细瘦、多为空心,叶丛开张,香味浓。这类品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但地域性明显,应用范围不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被改良型或西芹品种取代,目前作为一个地区主栽品种而保留下来的本芹品种已经不多,如黄心芹在江浙地区,白芹在云贵川等地都还有一定的面积种植。

②西芹 又叫西洋芹菜,特点是分蘖少,叶柄肥厚实心,节处缢痕明显,叶丛较紧凑,香味较淡。西芹最早在明朝引入我国,但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应用,直到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犹他芹、佛罗里达683、意大利冬芹等一批西芹新品种的引进,才开始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向周边地区推广种植。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又有许多更加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西芹品种,如美国文图拉、加州皇、荷兰帝王、法国皇后等先后引入我国,对各地芹菜生产起到很大推动作用。近十几年来,我国育种工作者利用引进芹菜资源通过现代育种技术选育出多个优良的西芹新品种,如四季西芹、西雅图、优文图斯、津奇1号、津奇2号、双港西芹、黄嫩西芹等,这些品种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迅速替代国外品种。

猜你喜欢
芹菜生产
变色的芹菜
芹菜叶是宝贝,千万不能丢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芹菜的秘密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芹菜焯水 的正确方法
芹菜叶的妙用
啥样的芹菜口感嫩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食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