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传统 不断创新——谈釉下刻花在现代日用瓷的应用

2014-02-24 03:35邱俊华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刻花耀州瓷器

邱俊华

陶瓷的装饰是陶瓷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优美的装饰是提升陶瓷美感,提高陶瓷档次不可或缺的形式。因此,历代的窑口在胎质(关系到成瓷的温度、器物的基本质量)提高器形出新之外,都十分注意它的装饰。

陶瓷器的装饰历史十分悠久。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陶瓷器的制造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那些残留在器物上的划纹,或是用以制造陶器的辅助材料(草木、竹篾编织物)留下的纹样中发现了美感,受到启发而将它变成有意识的追求,这是一种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态的进步,而这种艺术形态的不断进步自此贯穿了陶瓷生产的始终。

就瓷器的装饰而言,无非两个方面,一是釉色的装饰。釉是瓷的最基本要素,又是它的最原始、长久的装饰。二是釉上或釉下(有的是釉上釉下结合)的刻、划、印、雕、镂、剔、堆、贴、彩(20世纪中后期还出现釉中彩)等多种装饰。正因此,呈现出我国陶瓷的各俱情态和丰富多彩。

我国在宋代以前,崇尚以颜色釉,特别是单颜色釉以主的瓷器装饰形式(著名的唐三彩虽然是多种颜色釉混用,但属陶器性质)。颜色釉自商代原始瓷产生以来,经过近3000年的不断改进和创造,至宋代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出现了一个各种色彩争奇斗艳的局面,宋代的五大名窑,即平时所说的汝、定、官、哥、钧,都基本上是单种颜色釉的施用,其中钧窑釉虽是一种窑变釉,仍属配制后单釉施用的装饰方式。这种单颜色釉的装饰方式,到明清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一直影响到当代。

但历代艺师显然不满足于单一颜色的装饰方式,他们都在不断地创造。即使是单一颜色釉畅行的宋代,也出现了磁州窑在黑瓷、白瓷的生产的同时,生产出白地黑花为装饰的瓷器,这种装饰除彩绘之外,还有剔花、划花等;吉州窑最具代表性的品种的黑釉器,其上面则多伴有木叶纹、玳瑁斑、剪纸贴花、窑变花釉、黑釉彩绘及剔花装饰。耀州窑的装饰,除刻花、印花以外,还有划花、镂雕、贴塑等,技法多样……我们潮州的宋代笔架山窑,除美术陈设类瓷器以外,影青釉和白釉等日用类瓷器也在大量采用划花装饰之同时,应用了雕、刻、贴、塑等技艺。还有其它窑口,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事实证明,这些技法的合理运用,增加了实用器物的美感,提升了作品的美学价值。

明清时期,随着各种彩绘形式的创新,日用瓷的彩绘十分流行。但是时代在不断前进,现代人讲求饮食居住环境的健康和环保,对日用瓷器的质量检测标准要求日高,目前的成套日用瓷以及涉及餐饮的各种用瓷,对铅、镉等溶出量要求十分严格,不少企业对餐具多采用纯白釉装饰,或使用釉下、釉中彩绘或花纸的装饰形式,于是出现了或是单纯的白调子,或是装饰部位过于固定的一种千篇一律的程式。一些以其它颜色釉为装饰的餐具饮器,多件相同的色泽摆在一起,又会使人觉得过于呆板和沉闷。

面对着这样的思考,同时结合本企业的主要产品是针对远东地区的餐饮形式而设计生产的特点,我们在颜色釉餐饮器具的装饰形式上花了多年的气力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果和经济效益。

适用远东地区以及别的开办远东餐饮业、酒家的国家和地区的这类产品,往往造型奇特,不规则和喜欢多样化,他们不少菜式还有分餐的饮食习惯,又产生了小而另碎,某种菜式有选择固定用器,又不喜欢桌面上器具造型千篇一律甚至重复的习惯,这往往为我们的设计造成很大的困难,产生不小的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吸纳了我国古陶瓷的各种装饰形式,又大胆加以变化和创新,根据产品造型的不同特点,合理加以运用,如局部变色釉(花釉)的控制使用、青花、划花、釉下点彩、甩笔喷彩等,使产品达到新、奇、特的艺术效果,努力将日用瓷作为美术陈列瓷的风格来设计制作,使之成为餐桌上的艺术品。其中对于釉下刻花的应用就是较为成功的一例。

我们从耀州窑的刻、印花装饰中得到了启发。耀州窑在陕西的铜州(地属当时耀州),唐末已有生产,至宋代达到高峰,产品以刻、印花最具特色,这种技艺在当时诸窑同类产品中最为精良,对其它瓷窑影响很大。它虽然不属宋代的官窑,却也生产宫廷的贡品(如龙凤纹盘碗等),它的刻花装饰多在器表,印花则表里都施用。刻花装饰技法在我们华联企业使用,是一种对传统技法的继承和发扬。我们也认识到,时代前进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要求都随着发生了各种变化。为什么各个朝代的陶瓷都有不同的特点,在内在上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必须在改进造型设计的同时,在刻花图案花面的设计上下工夫,使造型、釉色和花面装饰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甚至引领同类器物的时尚,为更好适应各阶层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和市场需求,这些刻花图案的艺术处理上,有写实、有变形、有抽象;花面有阴刻,有剔刻;有细如线描,有如浅浮雕等等,各自配套。同一套餐饮具中,求其整体统一,风格一致;不同的装饰方式和画面,又体现出变化万千,争奇斗艳的形象。

作品《曲港跳鱼》是一套施黑褐釉的多种奇特造型的餐具,其中有书卷形、方形、长方条形、罾网形和锅形盘等组合,器内以一条变形的鱼为刻花的主体图案,再依照不同造型处理其变形程度和雕刻的位置,这条鱼扬起头,鱼鳞张开,跃跃欲动,生猛而充满活力,十分可爱,再在其它位置上配上云纹和水纹,使它如跳跃活动于云水之间。罾形盘还配上对角交叉桥梁形小竹竿,作一种综合装饰,真如捕鱼的罾网到一条跳动的大鱼,十分可爱也充满生活情趣。在作品的展示中,还配上了:

波卷,云舒。

苏轼咏:曲港跳鱼,圆荷泻露。

稼轩叹:休道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莼鲈之思,是一阙游子吟,是一首乡情曲。

如此深沉,如此厚重。

永难相忘。

的诗句,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这套作品推出后,大受欢迎。2012年,我仅带这套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受到行家的好评,并获得评比会的金奖。我的同类产品也同样取得很好的艺术和经济效果。

事实证明,借鉴古陶瓷刻花装饰方法和技艺,继承它那种刀法犀利、线条流畅、构图完美的优秀传统,同时注重陶瓷的时代性和企业作品的独创性,注入现代元素,注重文化底蕴的开掘,釉下刻花这种装饰手法在现代日用瓷的应用上大有可为。

《曲港跳鱼》

猜你喜欢
刻花耀州瓷器
浅谈青瓷刻花装饰艺术的现代表现形式与图案创新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与宋元黑釉剔刻花瓷的对比研究*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耀州瓷走在“十字路口”——向左是传统,向右是时尚
耀州瓷:时光雕刻千年——你的美一缕如烟,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耀州瓷刻花装饰手法与创新
耀州瓷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