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影响因素分析

2014-02-25 02:36王光辉杨伟宇马银贵李得宝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外三科宁夏石嘴山市753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
关键词:轴线股骨颈股骨头

王光辉 杨伟宇 王 磊 马银贵 李得宝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外三科,宁夏石嘴山市 753000

随着国内外对内固定技术的逐渐深入研究,显著提高了股骨颈发生骨折的愈合率[1],虽然其愈合度可高达90%,但并不能明显降低术后的股骨头发生坏死的并发症[2],这种并发症是股骨颈骨折后的两种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已经成为骨科专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将对影响股骨头坏死的因素进行相关研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股骨颈发生骨折手术之后的预后本质,为尽可能降低坏死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2-2011年有随访资料的10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1例,女58例,年龄18~93岁,平均年龄(54.2±17.5)岁。并且采用透视下的闭合复位和空心加压使用螺丝钉固定的手术方法。受伤到内固定为3~20d的手术时间,平均(6.3±1.9)d。随访3~46个月,平均(32.6±6.7)个月。

1.2 方法 本文通过电话和信函随访这两种途径,收集患者的原始病历、复诊记录和X光片。采用现国内外通用的Garden分型法[3]、Ficat法[3]分别测定患者股骨颈骨折分类和股骨头坏死的X线分期,并分析其年龄、性别、骨折复位及骨折分型的情况等相关因素和股骨头发生坏死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折后发生股骨头坏死 共21例,发生率为19.27%;男10例,女11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4.3±17.3)岁。坏死时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后3~46个月,平均(24.9±9.2)个月。>3年1例(4.7%);其余20例(95.3%)为<3年,其中坏死时间<1年、1~2年、2~3年分别为12例(57.1%)、5例(23.8%)、3例(14.3%)。其 坏 死 采 用X线Ficat分期:Ⅰ期4例(19.0%),Ⅱ期6例(28.6%),Ⅲ期9例(42.9%),Ⅳ期2例(9.5%)。

2.2 性别比较 股骨颈骨折男51例,女58例;行透视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丝钉固定术,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男10例,女11例。经卡方检验,χ2=0.007,P>0.05,男性和女性股骨颈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年龄比较 按年龄将患者分成四组:<20、20~40、40~60、>60(岁)。经卡方检验不同年龄四组的股骨头坏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P=0.043)。

2.4 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 共109例,其中Ⅰ型3例(2.8%),Ⅱ型40例(36.7%),Ⅲ型39(35.8%),Ⅳ型27例(24.8%)。各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率经卡方检验,χ2=9.797,P=0.02<0.05有统计学差异。

2.5 骨折的复位 本组109例分别采用空心加压使用螺丝钉固定、Garden排列指数来判断复位的情况:“解剖复位:正位片上股骨内侧皮质线与近端骨小梁轴线构成的角应为160°,侧位像上股骨头颈轴线与股骨干轴线构成的角应为180°。非解剖复位:正位片上股骨内侧皮质线与近端骨小梁轴线构成的角<150°,侧位像上股骨头颈轴线与股骨干轴线构成的角<160°”。复位程度与股骨头坏死关系经卡方检验χ2=51.537,P=0.00<0.05,二者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复位程度与股骨头坏死关系

3 讨论

3.1 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 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是其在骨折后发生坏死最主要的原因[4]。旋股内、外动脉以及圆韧带动脉三条动脉为股骨头供应血液,其中最主要的血供来源是旋股内、外动脉的升支由股骨头的后方供养股骨头[5]。但是这些血管在发生骨折或治疗时被严重损伤,从而引起股骨头的供血不足,但其损伤的程度与骨折类型、移位程度都有密切的关系。

3.2 影响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

3.2.1 年龄:经分析得出,随着年龄的增加本组病例股骨头发生坏死的情况逐渐降低。多发生于青少年和青壮年,而老年群体的发病较低,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和青壮年的骨质较老年人坚韧,他们如果发生骨折则需要较大的暴力,便会导致比老年人更严重的股骨颈错位以及血管损伤。

3.2.2 骨折的Garden分型:引起股骨头坏死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股骨颈发生骨折后移位的严重程度[6]。其依据骨折Garden分型高低来判定,分型越高,表明移位越显著,则血管受损伤程度越重,导致股骨头发生坏死的几率越大,经研究发现,其坏死很少发生在轻微移位的嵌插型骨折患者身上。

3.2.3 骨折端的复位:股骨头的血运受复位情况影响较大,再加上股骨头自身旋转以及内外翻,这几方面共同作用都将会使圆韧带、相关残留动脉扭曲,进而对股骨头血运产生显著影响。Garden指出:“任何不良的复位都会增加股骨头坏死以及晚期塌陷的发生”。本组病例中因复位不良引起的坏死率高达82.3%。

3.2.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时间:股骨头发生坏死主要在骨的塑形期内(0~3年)。本文中股骨头坏死大多在骨折后的3年以内发现的,其比例为95.3%,值得关注的是:在骨折后短短的1年内经X线诊断有些病例就已经出现了,随着时间的增长,发病率高峰期为2~3年,3年之后其发病率显著下降。早期临床诊断其坏死的依据为:(1)患者出现疼痛;(2)并且伴有跛行;(3)髋关节的内旋及外展均受限。由股骨头发生坏死的时间可得出,发生骨折后,患者应坚持随访3年以上,并且要结合临床相关检查。

综上所述得出:引起股骨头坏死及晚期发生塌陷最重要的因素是其骨折的分型、年龄以及内固定时骨折端的复位。其中青少年、GardenⅢ和Ⅳ型发病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复位不良引起的坏死率非常高。本文结果发现:坏死的发生时间在骨折发生的3年以内,因此为避免早期发生其坏死,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查。由于人工关节技术及材料的改进,GardenⅢ、Ⅳ型,年龄>65岁以上患者宜选择全髋关节置换。

[1] Lee KB,Howe TS,Chang HC.Cancellous screw fixation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one hundred and sixteen patients〔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4,33:248-251.

[2] Nikolopoulos KE,Papadakis SA,Kateros KT,et al.Long-term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vascular necrosis,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J〕.Injury,2003,34:525-528.

[3] 王亦聪.骨与关节损伤〔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60,1177.

[4] 孙景城.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原因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5(2):81-82.

[5] 周伟生,王芳军,林宜圣,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造影及血供初步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3,12(2):68-70.

[6] 毛玉江,危杰,等.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6):3256.

猜你喜欢
轴线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圆柱轴线相交相贯线解析性质分析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