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库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2014-02-28 14:45刘阳
图书馆学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库文献图书馆

刘阳

(东北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19)

高校图书馆文库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刘阳

(东北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19)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的数据信息,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文库资源建设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文献发表年代、作者和机构分布、文献来源统计及研究内容分析等方面总结了国内高校文库建设现状,分析了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不足,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文库 高校图书馆 资源建设 综述

文库属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本校内部教工、学生以及校友的学术文献和出版物为主要收藏范围。根据1987年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对于高校图书馆要着重收集本校及与本校有关的学术文献和出版物的倡导,我国第一个高校文库“人大文库”于当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筹建,从此揭开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文库资源建设的序幕。2003年11月,首届全国高校文库工作研讨会的召开更加推动了文库资源建设的发展。随着高校图书馆建设文库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有关文库建设学术研究的深入,目前国内高校文库的建设在数量、规模、种类和形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文献获取来源和手段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将检索词“文库”“大学”和“高校”限定在主题字段进行组配;鉴于高校图书馆与文库建设的紧密关系,同时又要提高查全率,将检索词“图书馆”限定在全文字段。最终以“主题=文库and主题=高校or主题=大学and全文=图书馆(精确匹配)”为检索条件,对该库中收录的所有关于高校图书馆文库建设的相关文献不限定时间范围进行检索,共获取317篇文献(检索日期为2014年3月26日)。通过筛查,剔除其中报道型文献和重复文献,最终获取密切相关文献109篇。

2 产出文献基本概况分析

2.1 文献发表年度

文献发表年度统计可以追踪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热度分布和发展速度。从图1可以看出,109篇文献年代跨度为25年。从1988年开始,有关高校文库建设的研究文献不多,关注度不高,每年论文产出量为平均1~2篇。2003年全国首届高校文库工作研讨会召开,会议起草了《关于加强全国高校文库建设的倡议书》,从根本上打破了十几年来我国高校文库研究停滞不前的僵局,推动了文库建设的向前发展。2003~2006年,平均年论文产出量在6篇左右。2007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文库工作研讨会的召开再次推动了文库建设研究的稳步发展。从2010年开始年均文献产出达到了15篇左右。据统计,目前我国过百所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了本校的文库资源建设,随着这些数据库实体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实践成果和理论研究将会不断地总结出来,与其相关的文献报道也将会呈趋高态势发展。

图1 文献发表年度情况

2.2 文献来源

文献来源统计可以看出该领域研究成果层次的分布及其被界内认可的程度。109篇文献中除1篇硕士学位论文外,其他文献均发表于以图书情报类(33种)为主,以大学学报(21种)和其他教育、经济和管理等各类杂志(12种)为辅的66种各类期刊上,分布比较分散,其中21种期刊载文量在两篇及以上(见表1)。从文献来源分布结构及普通期刊《农业图书情报学刊》8篇文献的刊载量可见,图书情报类期刊是高校图书馆文库资源建设工作的主要关注者。然而,参照2012年公布的19种北大版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目录发现,33种发表文库资源建设的图书情报类期刊中核心期刊只占12种,共载文34篇,约占文献总数的30%,其中《大学图书馆学报》刊载量最多,为7篇。该数字说明有关高校文库资源建设的学术研究并未达到相对较高的层次,在核心期刊中的占有量仍然有待提升。此外,21种大学学报约占期刊总数的1/3,刊载相关文献25篇,可见高校学报类综合性期刊也同样重视涉及推动高校自身学科发展、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库资源建设相关研究。

表1 载文量两篇及以上的期刊统计

通过统计被引频次7次以上文献(见表2)得出,《大学图书馆学报》是刊载该领域高频被引文献最多的期刊,共刊载4篇高频被引文献,占11篇高频被引文献总数的36%,其中单篇文献最高被引频次为21次,最高下载频次为408次。结合刊载数量与质量的综合评价得出,《大学图书馆学报》是我国高校文库资源建设领域文献的核心来源。从表2还可看出,11篇高频被引文献中有8篇来自核心期刊,可见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相比在整体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方面的确占有较大优势。

表2 被引频次7次以上文献(*代表核心期刊)

续表

2.3 文献作者和机构

笔者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作者分组浏览功能对109篇文献进行排序得出:在85名第一作者中有70人发文1篇,15人发表文献两篇以上共39篇(见表3),这个结果距离普赖斯定律中提出的“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的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可见,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高校图书馆文库资源建设的人群比较分散,高产出作者相对较少,没有形成持续的主流研究和著者团队。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的罗莹以8篇发文量居于榜首,8篇论文的发表时间跨度为6年,说明2006~2012年该研究者对于文库资源建设一直保持持续研究的热度,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作者。此外,95%高产出作者的论文发表时间主要分布在2004~2012年,说明近9年来国内学者对于该领域研究的关注度逐步提升。诚然,目前对于高校图书馆文库建设领域的研究已经引起诸多关注,研究人员数量逐渐增多,然而核心作者数量偏少,这应该与文库资源建设所需的投资大、周期长、重藏轻用等原因有关。因此,持续深入的研究工作还需假以时日去探索才会逐渐成熟起来。

表3 发文两篇以上第一作者统计

续表

根据CNKI新检索平台上发文机构分组浏览功能,笔者发现共85名第一作者中,除一位来自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一位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之外,其余作者均来自高校图书馆。而因为核心作者的缘故,罗莹所在的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以发表9篇论文成为该领域的核心发文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7篇)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5篇)占据第二和第三名的位置。这说明即使目前对于高校文库建设的研究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核心作者群体,但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辅助力量,以其先进的信息收集整理手段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已经成为高校特色文库资源建设的主要力量。

3 研究内容描述分析

3.1 研究内容的基本分布

对于文献内容的归纳分析可以理清该领域学术研究的重点和趋势。总体来说,2003年前的相关文献较少,主要涉及国内早期建设的一批高校文库的文献征集原则、范围和途径等具体实际操作等内容;2003~2007年,高校图书馆文库的实际个案建设研究继续不断涌现,同时,不少学者开始对文库建设的定位、可行性与必要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等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从2007年开始,文库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建设复合型文库的设想被提出。近3年来,随着高校文库资源建设在规模和形式等方面不断完善,有关文库建设着眼于多元模式发展、合作建库及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研究开始增多。同时,一些学者开始对高校文库资源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整理,以期了解我国文库建设的总体现状,把握和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

3.2 理论型文献分析

约占全部文献1/2的55篇文献均为文库建设的理论研究。大部分理论型文献从文库资源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张书美、罗莹等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构建复合文库,揭示主题内容,着力开展团队合作及有效推广等手段来保障和提升高校文库的教育价值和人文价值[1,2]。常春从突出特色、校史展示和促进教学等方面阐述了高校文库建设的必要性,认为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强烈的自我社会认可意识及充足的物理空间是文库资源建设的基础和保障[3]。王纪坤对高校文库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各高校文库建设还涉及计划性缺失、制度不完善、文献收集不全、珍贵文献少、服务与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4]。

关于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研究文献有8篇。其中,卲国维根据高校文库建设的原则和服务功能,利用开放源代码系统Fedora来设计高校文库数字化平台[5]。梁洁分析了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的6个原则,并利用UML技术对高校文库全文数据库进行建构[6];7篇文献涉及高校文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易美认为共建共享是未来信息资源发展的趋势,同时高校图书馆和档案馆在文献收集内容和采集手段方面具有互补的性质,提出通过建立统一管理平台、阅览平台和网络服务平台来达到两者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合作[7]。罗莹将高校文库与机构库的异同进行比较,提出在保留实体文库的基础上,逐步以机构库来替代电子文库的设想[8]。

理论型文献从高校文库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出发,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建设文库资源的必要性;同时,分析文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并进行论证。特别是对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从永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合作建设、统一管理等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可操作办法,为高校文库建设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3.3 个案型文献分析

在109篇密切相关文献中,共有44篇文献为文库建设的个案分析。其中,31篇文献主要针对作者所在高校实体型文库建立的背景、意义、收藏范围、采集途径和对象以及排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总结。如:罗莹以文库从收藏高校学术成果、展示高校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出发,认为藏书与普通图书排架方式应有所不同,提出了文库排架的3个基本原则[9];尹晖等通过对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库建设的实例分析,提出文库资源建设需要在依靠本校学科优势和现有条件的同时突出特色主题[10];石国庆等以广州大学图书馆的“两广作家文库”和“广州大学师友文库”为例,着重阐述了捐献工作的规范化对于文库资源的特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1]。

13篇文献针对网络环境下高校电子文库建设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讨。邹新明等将高校文库数据库分为5类:目录型、全文型、深入型特色型和准知识库型,并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电子文库建设思想融入本校文库“北大名师”的建设经验,提出了丰富“北大名师”收录内容、扩充规模的设想[12];陈海燕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文库建设为例,对该文库软硬件环境、数据库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13]。

在所有案例分析中,有关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库资源建设的文献各有3篇;关于河北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和北京大学文库的文献各有两篇。剔除一个文库多篇产出文献的情况得出,目前国内共有33个高校文库的建设情况被研究分析,其中属于“211工程”高校图书馆有18所,仅占目前已经建成纸质型或虚拟型文库的73家“211工程”大学图书馆总数的1/4。一般来说,“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整理、利用、创新及服务等方面在国内一直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对于高校文库建设起步也相对较早,如能将自己具体的建库经验总结整理出来供更多的普通高校图书馆研究借鉴将促进我国高校文库资源建设更加健康积极快速地发展。

个案型文献对30多所高校图书馆在实体文库和电子文库的建设和开发中的具体操作原则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可以说,各个高校图书馆建立文库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保存学校的科研教学成果,传承学校的文化思想。然而,从资源收集的对象和途径到具体排架、收藏的方法,从数据库类型的界定到开发的规模和条件等方面,每个高校文库的建设又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想法。这些具体个案分析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及时总结文库建设中的经验和方法,促进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文库建设提供了有据可依的实践经验。

3.4 综述型文献分析

综述型文献是指对某一学科领域内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和概括,从而总结出该研究领域的学术见解和技术,了解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文献。据笔者统计,与高校文库建设相关的研究文献从1988年开始一直处于案例分析研究与具体理论研究相互交替出现的局面。随着研究结果不断增多,研究形式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从2009年开始,一些学者开始对国内高校文库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逐步梳理,到目前为止约有10篇综述型相关文献。

其中,张书美、马晓晶等通过对高校文库建设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了高校文库的功能、构成、管理和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4,15]。其中,何建新等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调查,将现有文库资源类型分为4种:纸本型、目录型、全文数据型、准机构知识库型。特别指出全文数据型文献目前还存在数据收藏不全、网页制作简单、特色揭示模糊等问题[16]。

通过网站调查、论文整理和实际案例收集等方法,综述型文献对文库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涉及范围从实体文库资源的收集、管理到数字化文库资源的具体开发实践。其研究内容的深度和研究范围的广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得出以突出特色收藏、多元模式发展来进行文库资源的深加工建设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保障,在明确高校图书馆文库资源建设价值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4 结语

文库资源对于学校自身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学术思想的延续是高校图书馆其他普通馆藏资源无法企及的。通过对近25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文库资源作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一部分,其相关文献产出不多,研究者比较分散,缺少持续性研究,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研究队伍,缺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相对已建成的高校文库数量来说,个案实例分析的文献数量也相对较少。同时,对于高校文库共建共享、知识产权保护、资源服务营销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1]张书美.高校文库教育价值探讨[J].情报探索,2013(4):11-14.

[2]罗莹.高校文库主题人文价值创建探讨——基于与IR共建的理念[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2):41-45.

[3]常春.建立高校文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7):141-142.

[4]王纪坤.高校文库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4):105-108.

[5]邵国维.基于Fedora的高校文库数字化平台构建[D].上海:复旦大学,2009.

[6]梁洁.基于UML的高校文库数字化建设探讨[J].兰台世界,2008(18):71-72.

[7]易美.试论图书馆与档案馆合作共建高校文库[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4):95-97.

[8]罗莹.高校文库与高校机构知识库之比较及发展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7):120-123,110.

[9]罗莹.高校文库排架探讨——兼述广东海洋大学文库排架实践[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7):95-98,104.

[10]尹晖,陈琳.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探讨——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库”的建设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1(S1):49-51.

[11]石国庆.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文献捐赠工作的一些探讨——以广州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论坛,2005(3):52-56.

[12]邹新明,黄涛.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类型调查分析——兼谈北大文库网站“北大名师”的改版设想[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66-71.

[13]陈海燕.桂子文库数据库的建设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2):96.

[14]张书美,张改美.国内高校文库建设趋向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3(4):23-26.

[15]马晓晶,秦强,郭卫.国内高校文库研究与建设现状述评[J].中国报业,2011(22):31-32.

[16]何建新.大学文库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4):42-48.

刘 阳女,1975年生。研究生学历,馆员。研究方向:特种文献管理、信息参考咨询服务。

G250.74

2014-04-02;责编:张欣。)

猜你喜欢
文库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专家文库
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文库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专家文库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